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单元内容导学学习主题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悦纳青春变化,认识情绪情感。核心素养 健全人格 接纳自我、关爱他人的心理品质;正确对待青春期生理变化,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与异性共同成长;管理情绪,体验积极情感,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责任意识 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对自己的成长负责。学会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理智处理朦胧情感。法治观念 注意言语、行为中的性边界,自重自爱,避免伤己伤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学业质量标准 了解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能够尝试化解青春期烦恼,能够自我保护、依法维权。一、教材分析本单元作为七年级下册的起始单元,承接七年级上册的教材立意,统领全册各个单元。单元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不仅关注初中学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而且注重从“身体变化、心理矛盾——异性交往、自爱自保——调控情绪、提升情感”的整体状态来认识和看待初中学生的生命成长承接七年级上册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思想,奠定七年级下册青春生命教育的底色。基于此,本册教材将“青春”视为生命成长的一段重要时光,在立意上与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相呼应,着眼“青春”,不仅关注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通过引导学生珍惜青春、把握青春,为他们的整个人生奠定基础。本单元分为“青春正当时”和“做情绪情感的主人”两课。第一课引导学生体味青春成长的美好,积极适应生理变化、调节心理变化、解决心理矛盾,引导学生懂得对异性的关注和向往是正常的,并能够学会把握异性交往的尺度和界限,自尊自爱,懂得自我保护,防止性骚扰和性侵害。第二课引导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情绪,学会调节情绪,合理表达情绪,不仅要懂得有意识地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而且要学会承受和转化消极情感,用心体悟平凡生活,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在长期实践和奉献社会中提升内在修养,让情感在不断淬炼中升华为高尚情操。【教法建议】1.形式多样:(1)专题讲座:开展青春期专题讲座,涵盖青春期健康知识、男女交往、情绪管理等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2)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讨论、设疑引学、示例讨论等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动画等,帮助学生理解青春期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变化。(3)个性化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树立榜样:通过观察生活、观看励志电影等方式,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策略有效:(1)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学习:通过PPT展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来理解青春期的变化。(2)情绪调节训练:通过放松训练和情绪调节活动,帮助学生掌握自我放松和情绪调节的技巧。(3)自我保护教育:列举、分析容易带来性伤害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远离危险和诱惑。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面临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如果处理不好,轻则影响当下的学习和生活,重则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困扰,人格转换难以完成,对他们的未来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中学生正处于青春萌动阶段,对异性容易产生好奇和渴望接近的心理,他们需要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尺度,预防受到性侵害,从而促进自身健康成长。他们情绪波动较为明显,对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还不够成熟,常常因情绪而影响到学习和人际关系。【学法建议】1.认真预习:阅读教材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主题和概念。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带着问题去学习。2.做好课堂笔记:记录老师强调的重点知识、案例分析和结论。注意条理清晰,便于课后复习。3.积极参与课堂:大胆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交流不同的见解。4.联系生活实际: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经历相联系。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知识的实用性。5.建立学习小组: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督促、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本单元共用6课时完成教学,每框1课时。第一课 青春正当时(共计3课时) 第一框:青春的邀约1课时第二框:男生女生1课时第三框:学会自我保护1课时第二课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共计3课时) 第一框:揭开情绪的面纱1课时第二框:学会管理情绪1课时第三框:品味美好情感1课时第一课 青春正当时第一框 青春的邀约进入青春期,学生的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开始为适应成年人的角色、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做准备。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享对青春期的认识、谈自己的感受,明确困惑与矛盾,循着青春的轨迹,探索多彩的人生。本框“青春的邀约”主要探讨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如何适应和调节。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带来的困惑。步入青春期,学生身体和心理会发生一些重要的变化。在这个阶段,学生在生理、情感、思维、人际关系、社会化等方面向成人靠拢,会遇到许多矛盾和困惑。学生体会着青春期的美好,也面对着青春期的烦恼。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青春期的身体、心理变化带来的困惑,用逐渐成熟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开启美好的青春生活。1.通过“生活观察”的课堂活动,根据“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自我感知的分享”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感受青春成长的力量,体会青春的美好。(健全人格)2.通过“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根据“填写表格、分享感受”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变化带给我怎样的感受?”体会青春期发展的差异性,形成接纳自我、关爱他人的心理品质;关心自己的成长,以积极的心态去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培养追求美的意识,注重外在美,更要提升内在美。(健全人格、道德观念)3.通过“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根据“交流心理活动”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些心理活动?”明确困惑,通过“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引导认知,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协调发展,对自己的成长负责。(责任意识)教学重点 明确青春期心理困惑点及解决途径。教学难点 青春期烦恼的解决方法之对应性、实效性。1.教法:情境式、启发式。2.学法:自学、小组合作。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某同学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照片。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该同学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照片,大家有什么感受?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导入:是的。祝贺大家!我们进入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青春期!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加速期。身心的变化有时会让我们感到欣喜,有时也会让我们感到迷茫。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青春期的身体和心理变化?让我们一起在本节课中找到答案。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探究一 感受身体变化1.多媒体展示教材P2“生活观察”。思考:同学们对于青春期有哪些认识?学生思考后,回答。(若有停顿、卡壳,其他同学可以抢答,学生讨论时老师板书课题)教师小结:不知不觉间,我们跨入青春期的大门。这一时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心理发生巨大变化,我们开始为适应成年人的角色、承担成年人的责任作准备。2.教师过渡:为了对青春期有更加真切的感知,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填写教材P3“探究与分享”中的表格。表格完成后,思考: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完成表格内容后,进行展示,教师点评。教师小结:青春期是人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身体外形的变化、体内机能的增强、性的发育和成熟。这些生理变化让我们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的身体充满能量。我们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对成长充满渴望。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烦恼的小明我叫小明,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最近我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发生了变化,他们变高了,变帅气了,但是我仍然没有发生变化,那些“大个子们”经常嘲笑我,叫我“小不点儿”,我真的一点儿也不开心,我是不是发育的不正常呢?思考:(1)请你为小明同学答疑解惑。(2)请你评价这些嘲笑小明、并给他起绰号的同学。(3)你有类似的烦恼吗?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小明的烦恼的情境和问题阅读教材,师生总结归纳:青春期变化的消极影响,解决青春期生理变化带来的烦恼的方法。教师总结:我们要正确对待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我们身体发育的节奏各有不同,有人长得快、有人长得慢,有人发育早、有人发育晚。我们既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焦虑或自卑,也不嘲弄他人的生理变化。探究二 感悟心理变化3.教师过渡:在青春期,除了因为生理变化带来的一些困惑和烦恼外,我们在心理上有哪些变化呢?多媒体展示教材P4“探究与分享”。思考:请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与同学交流:为什么大家会有这些心理活动?同学们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伴随着生理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发生变化:认知能力得到提高,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世界愈加丰富……这些变化既让我们感到新奇,也让我们产生困惑。4.教师讲述:在青春期,身体发育十分迅速,而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因此,个体的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在心理上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请同学们默读一下教材P4-5“相关链接”,总结概括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表现。教师小结:青春期心理矛盾表现为:独立与依赖、闭锁与开放、勇敢与怯懦。多媒体出示以下材料:矛盾的小丽矛盾一 我今年在全区中小学击剑比赛中获得奖牌,班长让我在班会上给大家表演,我却不敢。矛盾二 升入初中后,我不愿意对别人讲心里话了。其实,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矛盾三 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干涉我的事情。可是,当我遇到麻烦时,还是渴望他们“出现”。 思考:(1)小丽产生的这些心理矛盾分别具有怎样的表现?(2)有人说:“小丽的心理矛盾是小事,不需要处理。”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惑?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自我调节的?学生结合小丽的矛盾的情境和问题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我们要积极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我们可以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5.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5“方法与技能”,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1.学生: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2.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框所学内容。青春的邀约塑造外在美,提升内在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