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五课 人生当自强
第二框 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第五课《人生当自强》分为两框。第一框认识自强的重要意义,第二框升华自强,使自强更有意义,自强的精神更有附着点、着力点。课标要求“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本框“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主要探讨了自强不息的历史文化蕴力,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本框也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练好本领、砥砺前行。
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自强不息已经渗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精神因子。自强不息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青少年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功,还能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学会自强不息,青少年可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自强不息不是口号,要行稳致远,必须真正找到自强不息的大方向。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养成为国为民、自强不息的情感、意志、行动。
1.通过“自强不息的精神因子传承”的课堂活动,根据“学习观察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事迹”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交流事迹、谈谈做法”树立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意识和情感。(健全人格)
2.通过“探究与分享”的课堂活动,根据“分享党史”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说意义”进一步强化树立理想、为国担当的意志品格。(健全人格、道德修养)
3.通过“还应如何做?”的课堂活动,根据“阅读感悟”“启思导行”教学情境设置,围绕议题“小铭的启示”明确练就真本领、苦干实干,最后以撰写自强宣言升华主旨。(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 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学难点 容易假大空,需引导各词汇背后的一系列具体做法、表现,注意参与度。
1.教法:议题式、讲授法、谈话法、启发式。
2.学法:自学感悟、归纳法、逻辑演绎。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一个道理: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和奉献。自强的人不仅能够在个人领域取得成就,还能够积极投身社会,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拼搏精神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奋发向上,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地接力传承,中华民族才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节课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探讨: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怎样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二、师生互动 探究新知
探究一 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43-44“生活观察”,引导学生交流更多自强不息的英雄模范的事迹,并说出他们自强不息的“点”。
学生交流,明确每个英雄模范事迹里自强不息的“点”。
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踊跃发言。(引导学生向“优良民族传统”“历史责任自觉”方向思考)
教师小结: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探究二 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2.多媒体出示教材P44-45“探究与分享”: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很多卓越的领导人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了远大理想。毛泽东立志献身中华民族强盛,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23年加入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习近平15岁时到陕北插队,他在回忆自己的知青生活时说:“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说说青少年时期树立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交流提示:(1)毛泽东:立志献身民族强盛——苦读勤读,磨炼意志——枪杆子里出政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不怕远征难——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制度创建夯实政治经济基础——一穷二白抓基础建设——自力更生搞“两弹一星”。
(2)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寻求真知,为中华崛起不断求索——坚定信念,为理想信念宣传奔走——笃定践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人民总理,为党的事业鞠躬尽瘁。
(3)邓小平:16岁赴法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百色起义——戎马生涯——情系龙江——文革沉浮——拨乱反正——总设计师。
(4)习近平:要为人民做实事——从黄土地走来——把中国带向强盛——化危为机、铁骨柔情——让世界更加紧密相连——开拓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征程领航人。
教师总结: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要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拳拳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3.教师过渡: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除了树立远大理想之外,你还有哪些建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正文第二段,进行归纳。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要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①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②要关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趁着青春年少,我们要练就一身本领,更好地为民造福、为国争光。
4.布置阅读、思考任务:教材P45“阅读感悟”,思考: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还有什么要求?怎样才能满足此要求?
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师总结: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我们要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首先要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每一项事业,不论大小,都是靠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干出来的。我们只有不怕吃苦、努力耕耘,才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
5.课后作业——请同学们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并在主题班会课上进行分享。
三、畅所欲言 归纳总结
学生小结,老师点评并完善,彩色笔强调个别词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