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湘教版(2019)必修二单元测试第四章 区域发展战略(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十四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格局,依托黄金水道,深入推进发展长江经济带。图为“长江经济带位置和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与环渤海经济区相比,长江经济带具有的突出优势为( )A.毗邻港澳 B.著名的侨乡 C.发展腹地广 D.重化工基地2.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①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②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③以经济为中心强化大开发④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重载铁路——浩吉铁路,全长1813.5公里,是国家“北煤南运”最长的运输通道。截至2023年12月,浩吉铁路煤炭总运量近1.8亿吨。近期,浩吉铁路“捎脚运输”优质水源,以减少空车返程造成运力与运费的浪费。下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浩吉铁路沿线难以观赏到( )A.皑皑冰川 B.茫茫黄沙 C.青青草原 D.滔滔黄河4.建设浩吉铁路的重要意义是( )A.扩大煤炭“海转铁”运量 B.促进文化遗产保护C.实现废弃物质资源化 D.优化煤炭空间配置5.推测浩吉铁路“捎脚运输”优质水源的主要工具是( )A.集装箱液袋 B.大型塑料储水桶 C.罐式集装箱 D.高强度玻璃罐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简称“明州”、“明市”)是该国最佳骑行城市之一,这得益于涵盖“州—都市区—郡—市”多个层级的自行车交通体系规划。其中明市规划的自行车道将城市中心与公园、河湖、景点相连接,并且与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左图为明州州级自行车走廊规划示意图,右图为明州郡内设置私人自行车架的公交车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明州多层级自行车交通体系规划能大幅度提升自行车行驶的( )①灵活性②连续性③安全性④经济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明市规划自行车道最主要目的是( )A.缩短上下班的通勤时间 B.满足居民休闲游憩需求C.提高沿线地区土地价格 D.减少自行车道占地面积8.明州郡内轻轨与公交车多设置私人自行车架,主要目的是( )A.增加销售自行车渠道 B.扩大自行车出行范围C.减少自行车偷盗现象 D.增加自行车停放区域由中国承建的世界首座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海洋渔场1号”已在挪威投入使用。这座海上超级巨无霸直径110米、高69米,一年可养三文鱼150万条,可抗12级台风,设计使用年限25年,是深海养殖业的“划时代”装备。据完成下面小题。9.与近海养殖相比,深海养殖可以( )A.减少资金投入 B.提高产品质量 C.缩短养殖周期 D.减少海洋纠纷10.为了减轻远离陆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海洋渔场1号”设计时应主要考虑( )①生产建造成本②海底地形特征③海洋天气状况④自动运作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海洋渔场1号”的投入使用主要利用了( )A.海洋能源资源 B.海洋生物资源 C.海洋矿产资源 D.海洋空间资源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依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各自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地推动要素流动,从而促进各自进一步发展。图1为京津冀区域关联示意图,图2为京津冀局部区位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在图1中,①②③示意京津冀区域之间的要素流动,其代表的含义分别是( )A.①劳动力、资源、产品,②产业与技术,③工业制成品B.①劳动力、资源、产品,②工业制成品,③产业与技术C.①产业与技术,②劳动力、资源、产品,③工业制成品D.①产业与技术,②工业制成品,③劳动力、资源、产品13.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天津市的发展定位为( )①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②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③全国文化中心、科技创新中心④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4.图2中的曹妃甸工业区承接了北京的重化工企业转移,其承接的优势条件为( )①政府的政策支持②资源环境承载力高③土地面积广阔地价低④产业结构更为成熟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近年来,我国很多省份推行“公转铁”政策,通过发展铁路运输,减轻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对公路运输的依赖,促进区域物流转型升级。完成下面小题。15.与公路相比,通过铁路运输煤炭、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主要优点是( )①提高灵活性强②降低运输成本③提高安全性④减少货物中转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6.“公转铁”可以促进区域物流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 )A.优化物流资源,减少碳排放量 B.筹建铁路站点,拉动经济增长C.缓解交通压力,提升运输效率 D.减少公路站点,提升装卸能力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长江经济带,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是我国重点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下图示意长江经济带位置。(1)简述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2)简述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意义。(6分)(3)试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18.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4分)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在山东省潍坊昌邑市境内北部莱州湾海域实施。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系统原理,在特定海域通过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等措施,实现生态修复、渔业生产、渔业碳汇、景观再造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渔业综合体。“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基本原理是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图2为该示范项目简图。(1)列举莱州湾海域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过程中需防御的主要海洋灾害。(2分)(2)简析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目的。(6分)(3)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分析说明“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模式的意义。(6分)19.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下图中昆曼公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泰国曼谷,长达1850千米,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沿途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显著的地域差异铸就了这条斑斓的彩带。材料二: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交通建设要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1)运用所学交通运输网知识、地域差异地理知识,说明昆曼公路对四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2)简述昆曼公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8分)(3)分析该区域有哪些不利自然条件影响昆曼公路的建设?并列举修建该公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6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2.答案:B3.答案:A4.答案:D5.答案:A6.答案:C7.答案:B8.答案:B9.答案:B10.答案:D11.答案:B12.答案:D13.答案:D14.答案:A15.答案:D16.答案:A17.答案:(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储备充足,种类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产业优势明显;城市密集,市场广阔。(6分)(2)有利于保护长江沿线的生态环境;促进长江全流域内的分工和协作,有利于产业转移;有利于沿江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流域内的整体竞争力;有利于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任答3点,得6分)(3)构建和完善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上、中、下游之间的产业交流和协作;建设和完善上、中、下游的城市群体系,加强城市群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任答3点,得6分)18.答案:(1)灾害性海浪;赤潮;风暴潮;海冰。(任答2点,得2分)(2)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修复风力发电机建设对海洋生态所造成的破坏;为鱼类等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提高渔业产量;海上风电和水下牧场共用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效率。(6分)(3)海上风电提供清洁能源,增加能源供给,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海洋环境保护,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海洋牧场扩展渔业空间范围,提高渔业产量,保障农产品供应安全。(6分)19.答案:(1)昆曼公路与成昆铁路连接,构成了四川出海(与东南亚联系)的又一条通道;四川与东南亚(或泰国)分别位于亚热带、热带、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该公路为两地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6分)(2)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北部冬暖夏凉、南部终年高温,沿线地区降水丰沛,气候垂直变化大;河流纵列分布(或山河相间),流向自北向南,水能资源丰富;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布,生物具多样性。(8分)(3)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增加了施工难度。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任答3点,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