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常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调研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1.盛夏季节,柳树枝头上传来蝉鸣。柳树、蝉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载玻片中央写有数字“68”,显微镜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像是A.68 B.98 C.89 D.863.在做探究实验时, 当得到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应该A.改变实验变量,重新进行实验 B.相信实验数据,修改假设与结论一致C.修改实验数据,让它与假设相符 D.反思实验过程,将实验重复做几次4.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④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④①C.②⑤③①④ D.⑤④①③②5.与人的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A.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线粒体6.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一个胎儿,主要原因是A.细胞数目的增多 B.细胞的分裂和生长C.细胞体积的增大 D.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7.桃树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形成的新细胞的数目是A.3个 B.6个 C.8个 D.9个8. “藕断丝连”中的每一根藕丝都由3`8根导管构成,这些“丝”属于A.输导组织 B.薄壁组织 C.机械组织 D.保护组织9.血液被称为“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营养、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等功能,属于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10.下列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是A.衣藻 B.变形虫 C.草履虫 D.酵母菌11.如下图所示,载玻片上是相互连通的草履虫培养液。在右侧培养液的边缘放上某物质,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大多向右移动。则该物质最可能是A.食盐 B.酒精 C. 清水 D.肉汁12.与高等动物相比,绿色开花植物不具备的结构层次是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13.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A.蝗虫 B.蚯蚓 C.蛔虫 D.竹节虫14.下图为某同学在校园里观察到的一些小动物,其中不属于昆虫的是15.下列动物属于鱼类的是A.鲸鱼 B.鳄鱼 C.章鱼 D.鲨鱼16. 与鸟类的主要特征不相符的是A.变温动物 B.前肢变成翼C.体表覆羽 D.用肺呼吸17.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体表被覆鳞片,外观很像爬行动物,但在分类上属于哺乳动物,主要的判断依据是A.体内受精 B.用肺呼吸C.胎生哺乳 D.陆地生活18.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利用仿生研制先进仪器 B.现存所有动物都可以入药C.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 D.为人类服装制品提供原料19.在树林的地表和腐朽的树干上常常长出蘑菇。下列关于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 B.是一种植物C.都可以食用 D.由根、 茎、 叶组成20.下列关于生物武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会破坏动植物生长 B.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允许研发、储存生物武器 D.应坚决反对使用生物武器21.在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大、最小的分类单位分别是A.界、 种 B.纲、 属 C.门、 目 D.界、 科22.下图表示六种动物分类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最小的分类等级是“属”B.熊科包含的动物种类比熊属少C.荒漠猫和兔狲的亲缘关系比荒漠猫和家猫近D.北极熊和亚洲黑熊的共同特征比北极熊和大熊猫的多23.下列不属于我国一级保护植物的是A.银杉 B.油松 C.珙桐 D.华盖木24.目前海洋鱼类日益减少,有些种类甚至濒临灭绝,主要原因是A.鱼类食物短缺 B.海洋鱼类产量过低C.海洋水温过低 D.人类过度捕捞以及环境污染严重25.我国采取了许多措施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濒危生物,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A.颁布相关法律 B.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C.建立自然保护区 D.将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50分)26. (8分)下图为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使显微镜下的视野由图甲变成图乙,应先将装片向 ▲ 移动.视野白图乙变成图丙,需要转动 ▲ 改变物镜。祝野由图丙的模糊到图丁的清晰,而要调节 ▲ .(2)若使用了10×的目镜和10×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比实际放大了 ▲ 倍。当换用40×物镜时,视野亮度变化是 ▲ .(3)视野中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有 ▲ 、 ▲ 和 ▲ .27. (9分)为深入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某小组用超轻黏土等材料制作了植物细胞结构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里填序号):(1)切西瓜时产生的汁液主要来自图中的[ ▲ ] ▲ .(2)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图中的[ ▲ ] ▲ 中。(3)该模型还缺少的结构是 ▲ 和 ▲ .(4)小组同学撰写的制作细胞结构模型报告应包括 ▲ 、 ▲ 、 ▲ 、放大倍数、计算过程、制作好的细胞结构模型照片、结合模型阐述的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反思等。28. (8分)某同学采集到了几种生物,对这几种生物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观察。请回答下列问题:(1)地钱没有根,属于 ▲ 植物。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 .(2)蕨与地钱相比,体内有 ▲ 组织,能更好地适应陆地环境。埋藏在地下的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可能形成重要的工业原料是 ▲ .(3)松与大豆相比,其种子的外面 ▲ 果皮包被,属于 ▲ 植物。(4)图中最能适应陆地生活的植物是 ▲ ,它属于 ▲ 植物。29. (8分) 近年来,外来物种入侵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国颁布实施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下图为我国的部分外来物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松材线虫的身体细长,呈线形,不分节,属于 ▲ 动物。它侵入松树后,会在松树内部大量繁殖,造成松树缺水死亡。红火蚁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属于 ▲ 动物。(2)鳄雀鳍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它会大量捕食本土的鱼类,导致食物链断裂。它依靠 ▲ 在水中进行呼吸。火蝾螈的成体用 ▲ 呼吸, ▲ 有辅助呼吸的作用。(3)以上四种动物根据体内有无 ▲ 可以分成两类。其中,松材线虫、红火蚁属于 ▲ 动物。鳄雀鳝、火蝾螈属于 ▲ 动物。30. (11分)泡菜因其酸爽可口,被许多人喜爱。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尝试自己制作泡菜,他们按以下步骤进行了操作:①准备:将白菜洗净,切成两半;将腌制白菜用的水缸等器材清洗干净,并用酒精擦拭消毒。②进缸:将白菜放入缸内,均匀地摆好:加入适量冷却后的食盐水,直至浸没白菜。③封缸:放上一块石头将白菜压住,用塑料袋密封缸口。④发酵: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若干天。⑤测量:每天取样榨汁,测量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泡菜用的微生物名称是 ▲ ,它 ▲ (选填“有”或“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制作原理是利用该菌在没有 ▲ 的条件下,分解有机物产生 ▲ .(2)步骤①中将器材清洗干净并消毒的原因是 ▲ ;步骤②中加入冷却后的食盐水的原因是 ▲ .(3)取一定量的 ▲ 制成检测样品,采用试纸法测定亚硝酸盐浓度,至少测三次,并计算 ▲ 。试纸颜色越深,说明亚硝酸盐浓度越 ▲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随发酵天数增多呈现 ▲ 的变化趋势。我国酱腌菜卫生标准中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腌菜中不能超过20毫克/千克。则该小组制作的泡菜在 ▲ 天前不宜食用。31. (6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实验来探究洗手与手上细菌数量的关系。实验步骤:①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后冷却;②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拭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③洗手后用另一只无菌棉棒擦拭左手手心,用相同方式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④丙培养基不涂抹:⑤将甲、乙、丙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 。(2)步骤①中,将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步骤②和③相当于是细菌真菌培养步骤中的 ▲ 。(3)甲和乙对照,变量是 ▲ 。将甲、乙、丙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的目的是 ▲ .(4)实验结果显示甲中菌落数量最多,乙中有少量菌落,丙中没有菌落。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答案 A C D B C D C A B A D C B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D A C B A C A D B D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每空1分,共50分)26.(8分)(1) 左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2) 100 暗(3)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27.(9分)(1) ③ 液泡(2) ① 细胞核(3) 细胞壁 线粒体(4) 实践目标模型设计图 制作材料28.(8分)(1) 苔藓 藻类(2)输导 煤(3) 没有 裸子(4) 大豆 被子29.(8分)(1) 线虫 节肢(2) 鳃 肺 皮肤(3) 脊柱 无脊椎 脊椎30.(11分)(1)乳酸菌 没有 氧气 乳酸(2)防止杂菌污染 防止温度过高使乳酸菌失去活性(3) 泡菜 平均值 高(4)先升高后降低 1431.(6分)(1)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吗 (言之有理即可)(2) 灭菌 接种(3) 洗手 控制单一变量(排除无关变量)(4)洗手能减少手上细菌的数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