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二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统一(第二课时)课件+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永远跟党走
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时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一八四〇年以后,封建的中国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奋斗。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历史变革。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宪法序言
在当代中国,国家权力属于谁?如何保障实现?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宪法基本原则
宪法基本原则
01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02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学习目标
◎了解“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知道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知道最大的人权,认识到人权的显著特点。
◎了解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和宣传守法等方面的尊重保障人权的措施
◎能说出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成就。
封建
专制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说明人民的范畴。
如何区分公民和人民?
1.宪法基本原则——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人民”的范畴
人民
敌人
现阶段人民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一切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敌对分子
公民
公民是法律概念,指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中国公民相对于外国人。
知识拓展:区分公民与人民
人民
人民是政治概念,强调群体的政治属性和社会角色,通常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群体。
有权支配他人的强制之力
法无授权不可为
权力相对于服从
权利
right
权力
power
自身拥有的维护利益之权
法无禁止即自由
权利相对于义务
知识拓展:区分权力与权利
法律概念
政治概念
练一练
1.用权利vs权力填空
(1)广东省各级政府梳理( )清单,规范行使职权。
(2)如果遇到不公正的对待,我们要为( )而斗争,保障自己( )不受侵害。
2.用公民vs人民填空
(1)在我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 )
(2)宪法规定,( )享有人身自由。
权力
权利
权利
人民
公民
1.宪法基本原则——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结合生活实例,谈一谈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在国家处于什么地位?
人民能否占有、支配、使用物质资料?
人民能否管理各项社会事务?
人民能否拥有、实现广泛的权利?
人民是否拥有武装保卫自己的和平劳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卫人民生命安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的亲身经历,说说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01
03
05
02
04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
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01
03
05
02
04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政府大规模免费测核酸、免费疫苗接种、调配防疫
人员、防疫物资,得益于背后有强大的经济支持。
我国宪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01
03
05
02
04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疫情防控充分发动了基层群众的力量,
各级党政机关,村委会、居委会全面协助
1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探究与分享
问题: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主管理
民主监督
民主选举
01
03
05
02
04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
权利的保障措施。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停课不停学,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向困难群众发放补贴,保障基本生活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01
03
05
02
04
(5)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
权利的保障措施。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边防、武警加强过境检查,防止偷渡等,
防控疫情外部输入。
(5)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武装力量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成
我国宪法怎样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笔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P4)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障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P5)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P6)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P6)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P6)
01
03
02
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如何当家做主?(p7)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作为国家的主人,我们应当怎么做?|启示(记笔记)
阅读材料,说明该数据体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项重大成就?
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最大的人权是人民的幸福生活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人权的内容非常广泛
主体的广泛性
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
内容的广泛
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保障人民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发展促人权,努力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存权
经过长期不懈奋斗,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翻身解放到解决温饱、从基本小康到全面小康,并正在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二)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权利保障水平
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中国已经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等在内的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秉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民生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协调推进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保障
人身权保障不断加强。宪法确认了公民人身权;选举权受到法律保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四)全面保障特定群体权利
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国建立了包括 100 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体系;切实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残疾人权利保障不断加强。
——节选自《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
教材阅读感悟p10
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通过落实哪些措施?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简单了解,后续课时详细讲解)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
执法
放管服: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障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尊重和保障人权
监察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尊重和保障人权
司法
我国从具体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尊重和保障人权
宣传守法
1.学生小明在日记本上记录了一些“宪法规定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有关观点,其中不正确的是,我国宪法(  )
A.确认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我国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B.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C.赋予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并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D.规定了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A
练一练
2.漫画说明了(  )
A.宪法保护的人权主体非常广泛
B.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C.宪法规定实现公民权利的保障措施
D.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B
练一练
3.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的这项规定(  )
①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②彰显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③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保证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练一练
课堂小结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
性质
宗旨
最高理想
宪法明确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奠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形式
宪法规定公民基本权利及实现的保障措施
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行政机关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
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怎样坚持党的领导
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