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八年级5.1《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题 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内容分析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数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一框的内容, 本课是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法治教育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坚持宪法至上.”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目的是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教育。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有较强的政治理论性,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年纪小,产生“政治生活与我无关”的想法。 作为当代中学生,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懂得我国人民如何行使权利、国家机构怎样行使国家权力,树立公民意识、国家意识,是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须必备的素质。因此,学会树立制度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显得十分必要。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道德修养: 通过搜集有关材料,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法治观念: 通过案例分析,增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健全人格:自觉地履行义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责任意识:我们要时时处处心中有法,认真学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以法作为自己行为选择的首要标准,努力做有高度法治观念的好公民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新闻报道: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 思考: 1.视频中是哪一盛会的开幕式? 2.这一大会反映了我国哪一个政治制度? 教师引导: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认真观看视频根据自己的理解,思考这一大会反映了我国哪一个政治制度。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人大开模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环节二: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PPT出示素养学习目标,自主预习的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点评 小组派代表展示预习成果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目标,教与学有的放矢;通过预习对课本知识提前感知,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环节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活动一:跟随两会镜头,走进人大制度 视频.以下是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一、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二、审查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审查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 四、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修订草案)》的议案。 五、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六、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七、审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学习任务】 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由谁组成?如何产生的? 思考问题并结合议程内容,画出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图。 主要议程中,你能发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内容? 法律链接: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知识回顾:人民代表大会是如何产生的? 教师引导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各种国家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2.活动二:走进两会现场,认识人大代表 情景一: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情景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了“关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 情景三: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我们5000元起征点已经好多年了,现在确实要提高了。再次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1万元以提振消费信心,让民众敢于消费”获得无数网友的支持。 情景四: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对行政机关、审判机 关、检察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严重不满, 或发现这些机关有失职行为,给国家和社 会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上,人大代表可以依法对有关部门提出质 询和要求答复的权利。 教师引导归纳:人大代表的职权? 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有人形象地将人大代表的工作比喻为一个“聪”字,请你解读其中的涵义。 教师引导分析: 1.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2.图片展示 思考:人大代表履行职责有何要求? 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人大代表义务) 学生认真研读人大会议工作议程 学生以组为单位,共同讨论解决教师设置的思考题,各小组依次汇报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师生共同回顾人大产生的流程,从中归纳得出知识点。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每个情境各自体现的职权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教师提示,理解表决权及其内涵 学生分析图片,举手解读其中的涵义。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内容,根据电子白板这是展示的问题思考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要求,消化理解教材内容设计意图:通过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示意图,使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更容易理解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通过易错提醒环节,引导学生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间的不同,落实难点;通过政府工作报告的起草过程,引导学生逐层分析,理解民主集中制;借助几则材料,分别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审议权、表决权、质询权;通过方法技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环节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活动三:见证两会发展,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 学习任务:结合视频,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教师引导归纳: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2. 材料: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部署,修改完善国务院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修改过程中,2023年10月、12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修订草案曾进行了两次审议,并决定将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期间,常委会有关部门将修订草案印发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征求意见,组织部署全国人大代表研读讨论;两次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修订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2024年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国务院组织法,并于同日公布施行。 学习任务:结合国务院组织法的修改和完善,我们应如 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师引导归纳: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坚持党的领导②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③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④坚持民主集中制 实践活动: 我是场外“人大代表” 小组合作:请你作为场外“人大代表”,针对学校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撰写议案,并向我校人大代表反馈。 学生认真研读教师出示的人大代表构成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 学生根据教师引领,认真理解,并做好学习笔记 角色代入,小组谈论,完成议案的撰写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引用两则材料,引导学生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理解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基础作业: 归纳本节课的知识点,完成同步练习题 2.拓展性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本节课的思维导图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本节课立足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领悟知识。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选取社会时政热点问题和人代会的情况,引发学生的探究和争鸣。利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分析热点话题,让学生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的优越性和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自主阅读等教学手段,引领学生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并结合时政分析,归纳总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本课突出的亮点有: 课堂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有校落实核心素养 注重情感教育,有效激发学生探究参与的热情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主动参与 本节课不够满意的地方是: 个别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应更多的给予关注 问题设置更应贴近学生生活 课堂检测时间略显不足学习评价设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教师通过观察、提问、交流、记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案例分析、自主阅读等方式,检验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及完善措施。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