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生命观念: ①认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及其功能。 ②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区别不同类型的血管。 2.科学思维: ①通过辨认各血管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②通过学生观察,对比自学探讨,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探究实践: 通过学生分组对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观察,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态度责任: 认同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学习重点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学习难点 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课前预习】一、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1.动脉是将血液从______输送到______的血管,动脉的管壁______,弹性______,管内血流速度______。动脉多分布在身体较______处。2.静脉是将血液从______送回______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较______,弹性______,管腔______,管内血流速度______。有些分布在身体的______部,有些位置较______,如手臂上的“青筋”。一些较大静脉管腔中有瓣膜,可以防止______。3.毛细血管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______,分布最广,它的管壁______,仅由______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______通过,管内血流速度也______,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课中研学】1. 自学教材40-41页内容,讨论:不同血管的结构特点怎样与它们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分布 特点和血流速度 血流方向动脉静脉毛细血管2.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1)目的要求:描述血液在不同类型血管中流动的情况。(2)材料用具: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湿棉花或湿纱布,等等。(3)方法步骤:①用湿棉花(或湿纱布)把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千部包襄起来,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中,展开小鱼尾鳍,盖上戟玻片。②在低倍物镜下观察尾鳍内血管和血流情况。观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或水槽。①将人血涂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注意不同类型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区分红细胞与白细胞。②绘制不同类型的血细胞图。(4)讨论:①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②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血管中运行的?【课堂总结】【课堂练习】1.英国生理学家哈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用绷带将人的上臂扎紧时,前臂有血管鼓胀起来,该血管是(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不能确定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以下表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用湿棉絮包住鱼的鳃部,保持湿润,利于其呼吸B.使用低倍物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C.将视野中偏左的血管移至中央,需向左移动小鱼D.视野中观察到的发生分支的血管是静脉3.毛细血管是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下列说法与物质交换无关的是( )A.分布广B.血流慢C.管壁薄D.连接动脉和静脉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心脏;身体各部位;厚;大;快;深2.身体各部位;心脏;薄;小;大;慢;深;浅;血液倒流3.多;极;薄;一层;单行;最慢【课堂练习】1、B 2、D 3、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