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统编版小学道法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有个新目标》教学设计祖国的大花朵-微信:LC20211226课题 有个新目标 单元 我有新面貌 课时 1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正处于习惯养成和目标意识培养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和期待,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尚未形成明确的目标意识。部分学生可能在幼儿园有过一些简单的目标,如按时完成手工任务等,但对于目标的重要性、如何制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目标,激发他们制定目标的积极性。教材分析 《有个新目标》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我有新面貌” 的开篇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在新学期展现新的精神面貌,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实现的小目标,感受目标实现带来的喜悦,进而激发他们制定新学期目标的欲望,并探索实现目标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新学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也为后续课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奠定基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制定目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让学生感受目标带来的动力和成就感。2.帮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个人和班级目标,提高学生的规划能力和自我管理意识;引导学生初步探索实现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明白目标的含义和重要性,知道目标能指引前进方向、给予前进力量,理解制定目标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点 1. 引导学生认识目标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制定目标的兴趣。2. 帮助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个人和班级目标,并初步了解实现目标的方法。难点 1. 让学生理解目标的意义,并将制定目标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养成制定目标和努力实现目标的习惯。2.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目标过高或过低。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制作包含学生生活场景、目标相关图片和动画的教学 PPT;准备便利贴、卡片等道具,用于学生书写目标;收集一些关于目标实现的小故事,制作成音频或视频资料。2. 学生准备:回顾上学期自己完成的一些小任务或取得的小进步,思考自己在新学期想要做的事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1. 播放一段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视频,展示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操场上快乐玩耍、在活动中努力表现的场景。视频结束后,提问:“小朋友们,在视频里看到大家开心学习、快乐玩耍,你们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完成过让自己特别开心的小任务呀?”2. 邀请几位同学分享自己的经历,认真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 “你做得真棒!完成这个任务一定很有成就感”。 1. 认真观看视频,被视频中的场景吸引,回忆自己过去的经历。2. 积极举手,分享自己上学期学会跳绳、交到新朋友等经历,感受分享的快乐和老师的鼓励。 通过播放生动的校园生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回忆,自然引出关于过去完成任务的话题,为后续讨论目标做铺垫,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在学习生活中完成任务的乐趣。讲授新课 1. 展示 PPT,呈现教材中 “我实现了的小目标” 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图片里的小朋友实现了哪些目标呀?实现这些目标时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讨论并发言。2. 结合学生的回答,讲解目标的含义,强调目标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展示一些因目标而取得进步的案例,如运动员为了获得冠军努力训练、科学家为了攻克难题不断研究等,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故事介绍,让学生明白目标能给人指引方向、带来前进的力量。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为 “目标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鼓励小组成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发言,对各小组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目标的重要性。4. 引导学生思考新学期的目标,展示 PPT 中 “我的新目标” 和 “班级的新目标” 示例,如 “上课专心听讲”“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风” 等,启发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和班级情况制定目标。为每位学生发放便利贴,让他们写下自己的新学期目标。邀请几位同学上台分享自己的目标,给予肯定和建议,如 “你的目标很有意义,如果再具体一些就更好啦”。5. 展示 PPT,介绍实现目标的方法,如把大目标分成小目标、制定计划、向他人学习等,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例如,以 “每天阅读 30 分钟” 为例,讲解如何将这个大目标细化为每天不同时间段的阅读任务,以及如何制定阅读计划。 1. 仔细观察图片,积极回答问题,如 “图片里的小朋友学会了游泳、交到了好朋友,他们很开心”。2. 认真倾听老师讲解,通过案例感受目标的重要性,思考目标对自己的影响。3.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如 “目标能让我们知道要做什么”“有了目标做事情更有动力” 等。认真倾听小组代表发言,学习他人的观点。4. 思考新学期的目标,参考示例,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目标,如 “我要每天按时完成作业”“我要学会踢毽子” 等。上台分享目标,认真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建议。5. 认真观看 PPT,学习实现目标的方法,结合老师的举例理解如何将目标细化和制定计划,思考自己实现目标的方法。 1. 通过教材图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目标,了解他人实现目标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共鸣。2. 借助案例讲解目标的含义和重要性,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3.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对目标作用的认识。4. 引导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培养学生的规划能力,通过分享和建议帮助学生完善目标。5. 介绍实现目标的方法,为学生提供实际指导,帮助学生将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巩固练习 1. 开展 “目标小能手” 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卡片,卡片上写有一个目标,如 “在一周内记住 5 个新汉字”“学会唱一首新儿歌” 等。要求小组讨论实现该目标的方法,并在规定时间内写在卡片上。2. 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给予指导和启发,如 “可以想想每天安排多长时间来学习新汉字呢?”。讨论结束后,邀请各小组展示卡片内容,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从方法的可行性、多样性等方面进行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奖励,如贴上小红花贴纸。3. 为每个小组发放一张大卡片,让小组共同制定一个班级目标,并讨论实现该目标的具体计划,如 “班级卫生目标” 及每天的值日安排、监督措施等。完成后,邀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班级目标和计划,全班共同讨论完善。 1. 小组成员认真阅读卡片上的目标,积极讨论实现方法,如 “每天早上读 10 分钟儿歌来学唱新儿歌”“用新汉字组词造句帮助记忆” 等,并将方法写在卡片上。2. 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分享,积极参与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 “你们的方法很有趣,如果能增加一些游戏环节就更好了”。为表现优秀的小组鼓掌,向他们学习。3. 小组共同讨论班级目标,如 “让班级在本月获得文明班级称号”,并制定具体计划,如每天安排专人检查桌椅摆放、同学们互相提醒文明行为等。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认真听取全班同学的意见,共同完善班级目标和计划。 1. 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实现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2. 评价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3. 共同制定班级目标和计划,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规划能力。课堂小结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呀?谁能说一说目标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可以怎么实现目标呢?” 邀请学生举手回答。2.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再次强调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制定和实现目标的要点,鼓励学生在新学期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为自己和班级的进步努力。同时,将学生写下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目标张贴在教室的 “目标墙” 上,作为大家努力的方向。 1. 认真思考老师的问题,积极回忆本节课知识,踊跃举手回答,如 “今天学习了目标,目标能让我们进步,实现目标可以把大目标变小、制定计划” 等。2. 认真倾听老师的总结,受到鼓励,看着 “目标墙” 上的目标,下定决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1. 通过回顾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记忆,加深对目标的理解。2. “目标墙” 的设置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让目标可视化,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板书 有个新目标1. 目标的重要性:指引方向、给予力量2. 制定目标:个人目标、班级目标3. 实现目标:分小目标、制定计划、向他人学习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目标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制定目标时较为随意,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在游戏活动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小组合作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制定目标的指导,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制定合理目标;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小组活动的组织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