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绵阳市北川县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海葵、海蜇和水螅是常见的(  )
A.腔肠动物 B.扁形动物 C.线形动物 D.环节动物
2.蛔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小肠。下列与其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在人体小肠内自由地游动
B.生殖器官发达,繁殖能力强
C.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构成
D.体表包裹着一层角质层
3.蝗虫是农作物的头等害虫,干旱往往伴随着蝗灾,蝗群迁飞迅速,所到之处,农田转眼成为不毛之地。下列蝗虫的形态结构不是与上述生活习性相适应的是(  )
A.蝗虫用气管呼吸
B.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一对翅
C.身体表面有外骨骼
D.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4.鱼类大家族内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失窃事件,于是鲨鱼、带鱼、鱿鱼、比目鱼等一起来开会,讨论谁是混进家族的“内奸”,你认为是(  )
A.鲨鱼 B.带鱼 C.鱿鱼 D.比目鱼
5.青蛙能以皮肤辅助肺呼吸,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
①皮肤裸露、湿润
②皮肤能分泌黏液
③皮肤密布毛细血管
④皮肤表面覆盖鳞片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6.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其种类繁多,在地球上分布大约有3000种左右,我国已知的有150余种,大多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其生活环境多样,主要是陆栖,也有树栖、半水栖和土中穴居。多数以昆虫为食,也有少数种类兼食植物。蜥蜴是卵生,少数卵胎生。蜥蜴能够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头后面有颈,头可以灵活地转动
B.肺较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
C.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D.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7.家鸽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的主要原因是(  )
A.活动能力强,散热快
B.消化系统发达
C.所吃的食物含有的热量低
D.飞行时需要消耗很大的能量
8.下列动物属于胎生哺乳的一组是(  )
A.鲤鱼和娃娃鱼 B.海参和海豹
C.蝙蝠和鲸 D.豪猪和猫头鹰
9.在大课间活动时,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同学在做课间操,有的同学在打羽毛球,有的同学下棋等等。关于运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跳绳时只需要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B.下棋的同学不需要消耗能量
C.打羽毛球伸肘时肱二头肌会收缩,肱三头肌会舒张
D.完成课间操动作时,由相关的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下完成
10.人体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必须由哪些结构参与(  )
A.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B.关节、骨、骨骼肌
C.骨、骨连结、骨骼肌
D.骨骼、骨骼肌、神经系统
11.一只饥饿的蟾蜍捉住了一只苍蝇,吃掉了;过了一会,又捉住了一只大野蜂,被大野蜂螯刺了一下舌头;又一只大野蜂飞过,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又飞来一只苍蝇,蟾蜍捉住了苍蝇,吃掉了。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蟾蜍没有吃第二只大野蜂是因为已经吃饱了
B.资料中描述的苍蝇的行为均属于学习行为
C.在资料中大野蜂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
D.蟾蜍捉第一只大野蜂和对第二只大野蜂不予理睬的行为都是先天性行为
12.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叙述是(  )
A.动物能为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
B.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C.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彻底分解植物枝叶,促进物质循环
13.冬虫夏草是某种生物寄生在蝙蝠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容纳子实体的结构)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该生物属于(  )
A.动物 B.植物 C.细菌 D.真菌
14.细菌和许多真菌给人的感觉是“无影无踪”,但实际上又“无处不在”,人们对它“爱恨交加”,以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制作酸奶和制酱离不开乳酸菌和霉菌
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
C.细菌都是分裂生殖,真菌都是孢子生殖
D.所有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15.葡萄酒历史源远流长,在酿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葡萄酒分解为酒精的微生物主要是(  )
A.乳酸菌 B.大肠杆菌
C.酵母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16.冬季气温较低,容易爆发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下列关于流感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感病毒靠寄主细胞的遗传物质制造出新病毒
B.流感病毒寄生在动物体内,属于动物病毒
C.必须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流感病毒
D.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17.科学兴趣小组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金鱼、田螺、水草归为一类,将蜗牛、鸡、苹果树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依据是(  )
A.按生物的生活环境 B.按生物的用途
C.按生物的生长状态 D.按生物的形态结构
1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后,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梳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
A.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繁殖都没有脱离水的束缚
B.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C.子房内有无胚珠是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
D.被子植物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种子和果实
19.蜘蛛生来就会结网,种类不同的蜘蛛所结的网不一样.它不能说明的是(  )
A.蜘蛛具有的多样性
B.蜘蛛具有基因的多样性
C.结网行为由环境因素控制
D.结网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
20.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种类众多的珍稀动、植物。下列关于我国的珍稀生物说法错误的是(  )
A.白鱀豚、扬子鳄、娃娃鱼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
B.银杉是中国特有的珍稀被子植物,被誉为植物界中的“大熊猫”
C.造成银杉珍稀的原因是其对生长条件要求极高,且繁殖困难
D.珍稀生物对研究生物的起源、分布和发展以及自然历史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2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引体向上”是初中男生必测项目,理解其中的原理能帮助制定科学的训练方法。
(1)引体向上可以同时锻炼多块肌肉。据图甲分析,引体向上时,背阔肌    (填“收缩”或“舒张”),牵引肱骨绕关节活动,使躯体向上臂方向靠拢。如图乙,表示    (填“屈肘”或“伸肘”)动作。结构①表示    ,在图乙中处于收缩状态。
(2)如果动作不规范,且未进行热身运动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脱臼,结合丙图所示分析,脱臼是关节头从[   ]   里滑脱出来。一般情况下,关节腔内的滑液和[   ]   
能减少运动时两骨之间摩擦,这些结构都能使我们在运动过程中免受伤害。
(3)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肋间肌、膈肌和心肌的收缩频率加快,使呼吸频率和血液循环速度提高,以满足肌肉细胞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要。说明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如图丁能正确表示血液流经骨骼肌时氧含量变化的是    (填字母)。
(4)骨在运动系统中承担着“杠杆”作用这与骨具有较强的韧性和硬度密切相关。为了研究骨的韧性和密度与运动的关系,研究者用大鼠进行了为期六周的运动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不运动组 低强度运动组 高强度运动组
骨重量(g)【骨硬度指标】 1.08 1.23 1.06
最大负荷量(N)【骨强度指标】 109.64 110.23 94.54
弹性挠度(mm)【骨韧性指标】 0.41 0.5 0.4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22.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在美术课上画的四种动物的脚印,它们分别是鸬鹚、天鹅、啄木鸟和大象。小嘉根据它们的特征编制了一张检索表:
(1)根据检索表中的信息,请补充3b的内容:   。
(2)表中Q是    (填动物名称)。
(3)请判断(A)和(B)中,   是啄木鸟的脚印。
23.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溶液的颜色会由蓝色变成黄色。短时间内使用BTB对鱼没有影响。图一所示是鱼鳃的结构,图二是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在【】内填序号,横线上写文字)。
(1)图一中的【   】   是鱼体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它呈鲜红色,是因为其密布大量的    。
(2)鱼离开水后,   黏结在一起,不利于鱼进行    ,而造成窒息死亡。
(3)图二是探究鱼呼吸时气体成分变化的实验装置,装置内所加入的液体是BTB溶液。注意观察BTB溶液的颜色变化。若颜色变黄,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释放了    ;若没有发生这样的改变,则说明鱼在呼吸过程中    。
24.如图是鸟类的呼吸系统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鸟类特有的与肺相连的[   ]   ,可以暂时储存空气.鸟类每呼吸一次,可以使空气能两次经过[   ]   ,完成两次气体交换,这种呼吸方式叫做   .
25.下面是一些微小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B生物是从图A(发霉的橘子)中挑取出,制成临时装片放到显微镜下放大看到
的,3的着生状态呈帚现状,B的名称是   ,其中的结构4名称是   。
(2)生物C的结构中6可以说明它正在进行是   生殖。
(3)生物D只能在活细胞中   生活,离开活细胞,通常会变成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A C D C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D A C A A A C B
21. (1)收缩;屈肘;肱二头肌。
(2)d关节窝;e关节软骨。
(3)B。
(4)低强度运动能够更好地改善骨发育情况。
22. (1)四趾之间都无蹼
(2)鸬鹚
(3)B
23. (1)②鳃丝;毛细血管。
(2)鳃丝;气体交换。
(3)二氧化碳;没有释放二氧化碳。
24. 3气囊;2肺;双重呼吸
25. (1)青霉(菌);营养菌丝;
(2)出芽;
(3)寄生;结晶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