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第7课第2课时,继续围绕“我们爱分享”这一主题展开。本课旨在通过具体的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分享资源,理解分享的规则和礼仪,培养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化对分享的理解,学会在分享中尊重他人,共同享受分享的乐趣。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在上一课时已经初步了解了分享的意义和魔力,但对如何在具体情境中与他人分享还存在一定的困惑。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分享的经验,不知道如何在分享中与他人互动,或者在分享过程中遇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本课的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分享技能,引导他们学会在分享中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解决问题。核心素养分析核心素养: 1. 政治认同:通过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他们未来形成积极的社会参与态度和政治认同感。 2. 道德素养:本课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分享活动,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享中的规则和礼仪,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愿。 4. 健全人格:通过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理心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 5. 责任意识:强调在分享过程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尊重他人、爱护共享资源。教学重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与他人分享,并遵守分享的规则和礼仪。 2. 培养学生解决分享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共同享受分享的乐趣。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与他人分享,并遵守分享的规则和礼仪。 2. 培养学生解决分享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学会尊重他人、共同享受分享的乐趣。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分享活动的图片、视频和示例等) 分享物品(如图书、玩具、手工制品等) 分享规则卡片(用于引导学生了解分享的规则和礼仪)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通过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分享的魔力,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人一起分享呢?”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学生活动: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思考并准备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教师旨在搭建知识桥梁,自然过渡到新课主题,强调“分享”的实践意义。此举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促使他们联系生活实际,为探索分享的具体方法奠定基础,增强课堂互动与学习热情。二、讲授新课 第二模板:一起来分享 1. 一起来分享 教师活动: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分享活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是谁带来的书?真好看!我们在分享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总结出分享的基本规则和礼仪,如爱护共享资源、尊重他人等。 2. 分享小贴士 教师活动: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情境模拟,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享的小贴士:“秘密分享小声点儿,故事分享生动点儿,方法分享仔细点儿,图书分享爱惜点儿,与人分享礼貌点儿,一起分享大方点儿。” 3. 我和大家分享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结合分享规则卡片,总结出在分享时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小过错不计较、有要求可以提、特殊情况要说明。”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和视频,思考并讨论分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学生活动:听例子、看情境模拟,理解并掌握分享的小贴士。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结合分享规则卡片,总结分享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生动的分享活动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引导他们认识分享的意义与礼仪。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共享资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让分享成为一种美好的校园风尚。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生动的例子和情境模拟,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直观理解并掌握分享的小贴士,即保密、生动讲述、细致传授、爱护书籍、礼貌待人及慷慨共享,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讨论与分享规则卡片的结合,旨在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引导他们自主总结出分享时的注意事项,从而培养他们在交流中展现宽容、积极表达需求及妥善处理特殊情况的能力。三、课堂练习 教师提供分享物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分享活动。 分享活动: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分享,并应用所学的分享规则和礼仪。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典型的分享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分享的过程和乐趣,同时检验他们对分享规则和礼仪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活动与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乐趣,加深对分享规则和礼仪的理解与运用,培养其社交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检验教学成果,确保学生真正掌握分享之道。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知识点,强调分享的规则和礼仪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并承诺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他人分享,遵守分享的规则和礼仪。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总结知识点并强调分享规则与礼仪的重要性,加深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与记忆。同时,鼓励学生分享学习收获与感悟,培养积极分享的习惯,并承诺在生活中践行分享的规则与礼仪,提升个人素养。板书设计第7课第2课时 我们爱分享 一、一起来分享 1. 分享的基本规则和礼仪:爱护资源、尊重他人等 2. 分享小贴士:秘密小声、故事生动、方法仔细等 二、分享时应注意的事项 1. 小过错不计较2. 有要求可以提3. 特殊情况要说明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生动的例子、情境模拟和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具体情境中与他人分享,并遵守分享的规则和礼仪。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高,能够积极思考和分享自己的感受。然而,部分学生在分享活动中还显得有些拘谨,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给予更多的鼓励和引导。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分享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更广泛的社区和社会中分享资源和快乐。总体而言,本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分享意识和分享能力上得到了提升。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9张PPT)第二单元 我们一起长大7.2 请帮我一下01教学目标02新知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练习05课堂小结06板书设计01教学目标1. 政治认同:通过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他们未来形成积极的社会参与态度和政治认同感。2. 道德素养:本课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通过分享活动,培养他们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3.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理解分享中的规则和礼仪,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意愿。4. 健全人格:通过分享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同理心和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5. 责任意识:强调在分享过程中,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尊重他人、爱护共享资源。02新知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分享的魔力,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与他人一起分享呢?03新知讲解一起来分享这是谁带来的书 真好看!看书的时候,要爱护哟。注意这里的角要压好。我折的青蛙怎么不会跳 这是谁带来的书?真好看!我们在分享时应该注意什么?小过错不计较、有要求可以提、特殊情况要说明。秘密分享小声点儿,故事分享生动点儿,方法分享仔细点儿,图书分享爱惜点儿,与人分享礼貌点儿,一起分享大方点儿。我和大家分享时应注意些什么呢?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弄坏的。没关系,下次用别人的东西要小心。小过错不计较有要求可以提给我看看吧!下次你也要给我看……可以让我拿回家玩吗 这是爷爷留给我的纪念品……特殊情况要说明小过错不计较04课堂练习分享活动教师提供分享物品,让学生分组进行分享活动。每组选择一种物品进行分享,并应用所学的分享规则和礼仪。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典型的分享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体验分享的过程和乐趣,同时检验他们对分享规则和礼仪的掌握情况。05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宝贵的知识点,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分享时规则和礼仪的力量。回顾今天,你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真棒!现在,想想你学到了什么,大胆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快乐吧!06板书设计第7课 我们爱分享基本规则和礼仪:爱护资源、尊重他人等秘密小声、故事生动、方法仔细等注意的事项:小过错不计较 有要求可以提特殊情况要说明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第7课《我们爱分享》第2课时教案含反思.docx 【核心素养】第7课《我们爱分享》第2课时课件.pptx 视频素材:分享更快乐.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