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物态变化(第四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物态变化(第四课时)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3.2物态变化(第四课时)
一、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的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把一块-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会慢慢熔化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D.水的沸点会低于或高于100℃
2.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3.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的水一定沸腾 B.1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沸腾
C.110℃的水一定沸腾 D.90℃的水也可能沸腾
4.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碗放在锅内的水中蒸食物,要求是碗不能与锅底接触,当锅里的水沸腾时,碗里的水会(  )
A.稍后沸腾
B.同时沸腾
C.温度总是低于锅内水的温度,不会沸腾。
D.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5.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B.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C.水沸腾时不停的吸收热量,温度不停的升高
D.烧水过程中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
6.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7.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沸腾而乙不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酒精
B.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C.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酒精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8.小华在家烧水煮饺子,中途发现水量少了些,于是又往锅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并将水再次烧开。下面能反映小华整个烧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B.C. D.
9.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装置。图乙是水沸腾时温度计的读数,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由图乙可知,当地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B.图乙温度计的示数是98℃
C.只增加水的质量,则图线应该是图丙中的d
D.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10.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锅,两锅内分别是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清汤和红油,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红油锅先沸腾,是因为红油覆盖在水面减少了热量的散失
B.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此时汤汁温度升高较慢,不易烧干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水分子在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
D.汤汁沸腾时,金属锅的温度比锅内汤汁的温度高
11.现代的汽车一般在水箱里注入防冻剂来冷却发动机。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沸腾),这是因为(  )
A.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B.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C.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D.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高,沸点比水的沸点低
12.如图所示,实验中烧杯内盛有水,试管内盛有表中所列的一种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最终发现试管内的液体始终不沸腾,则试管内盛的液体是(  )
标准状况下几种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酒精 78
水 100
煤油 150
A.水 B.酒精 C.水或煤油 D.煤油
13.如图为某固态物质加热至沸腾时温度变化过程。相关分析中符合事实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在第15分钟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C.开始熔化的温度是80℃
D.cd是沸腾过程,不需要继续吸热
14.如图所示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水中气泡的状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组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应先调整①再调整②
B.烧杯上加盖纸板的目的是固定温度计
C.③表示水沸腾时气泡的状态
D.④中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
15.小雨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测得了如下表的数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0 89 93 96 98 99 99 99 99
A.水从第5分钟开始沸腾
B.温度计玻璃泡不要碰到烧杯底或侧壁
C.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沸点为99℃,撤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
D.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改用猛火加热
二、填空题
16.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其中一些成语背后蕴含着科学原理。如“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他是通过 (填“升高”或“降低”)水的温度的方式止沸的;“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着的柴薪,他是通过停止给水加热,让水不能继续 的方式止沸的。
17.小明和小红都想帮妈妈煮粥。小明认为粥锅里的水烧开后,可继续火烧得很旺,煮得满锅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粥煮好;小红别认为,沸腾后应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微微沸腾,将粥煮好。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 ,请说出理由 。
18.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图中表示水在沸腾前的现象是 (选填“甲”或“乙”)图。
(2)停止加热后,水停止沸腾,这一现象说明 。
1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曲线 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
20.生活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
(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选填“空气”或“炖盅”)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 (选填“同时沸腾”或“不会沸腾”)。
(3)图乙和图丙所示的粒子模型表示沸腾的是 (选填“图乙”或“图丙”)。
(4)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分析这种做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21.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三、探究题
22.小新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
(1)在图甲中,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错误之处是 ;
(2)图甲中铁夹、温度计、铁圈三个器件,应该先安装的是 ;
(3)小新同学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画出了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
(4)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可以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3.沸腾是常见的生活现象,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
(1)图甲是“观察水沸腾”实验的装置图,烧杯口处盖上硬纸板的目的是 ;
(2)小科同学水温上升到后,每隔1分钟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记录,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 。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水温/ 90 92 94 96 98 99 100 100 100
(3)当水沸腾时,观察烧杯中的水如图丙所示,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增大,请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4)另有两位同学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依据各自的实验数据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丁所示,造成图丁中a、b图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3.2物态变化(第四课时)》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D D D B A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B D D
1.B
【详解】A.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故A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B.冰的熔点为0℃,把-10℃的冰放到0℃的房间里,冰能达到熔点,但不能继续放热,则冰不会熔化,故B不可能发生,符合题意;
C.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C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D.水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则在不同的压强下,水的沸点可能会低于或高于100℃,故D可能发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都需 要从外界吸收热量,故A正确;
B.蒸发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则需要在特定的温度下才会发生,故B错误;
C.蒸发和沸腾属于两种不同的汽化现象,故C错误;
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之一是液体的温度,而且 沸腾过程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低于标准气压时,水的沸点低于100℃;气压高于标准气压时,水的沸点高于100℃;水的温度达到沸点不一定就会沸腾,还需要继续吸热。故选D。
4.D
【详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A.乙图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不断变大,说明水的内部温度相同,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进入气泡,乙是水沸腾时的现象,故A错误;
B.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水沸腾时不停的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C错误;
D.烧水过程中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过程中遇冷,又变成小水滴,此过程伴随着的物态变化有汽化和液化,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水沸腾后,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所以小火不能提高水的沸点,但可以节约燃料,故A错误;
B.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用“大火”不能使水的沸点升高,当水沸腾后应使用小火,可以节约燃料,故B错误;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可以节约燃料,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故C错误;
D.水沸腾后,无论是用“大火”煮,还是用“小火”煮,水的温度都保持不变,用“小火”煮可以节约燃料,故D正确。
故选D。
7.B
【详解】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
由图及题意知道,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低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不能达到沸点,也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如果与乙中液体种类相同,乙中液体只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不能沸腾;甲中液体的沸点如果高于乙中液体的沸点,乙中液体才能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乙中液体才能沸腾,故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只有B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水沸腾之后,温度保持不变,当向锅里迅速加了一碗水后,锅内水的温度降低,然后在加热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上升,达到沸点继续沸腾,在此过程中,水面上的气压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与原来相同,据此分析可知,A图象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B.该温度的分度值为1℃,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8℃,此时水沸点为98℃,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AB正确,故AB不符合题意;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的沸点不会改变,水的质量增大则加热时间会加长,故为图像c,C错误,故C符合题意;
D.水沸腾的特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A.覆盖在汤汁上面的红油层使麻辣红油汤蒸发慢,蒸发吸热少,所以在吸热相同的情况下,麻辣红油汤升温快,先沸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汤汁沸腾后可以改为小火加热,汤汁温度不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在受热时,水分子运动剧烈,液态变成气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金属锅的温度比锅内汤汁的温度高,汤汁才能沸腾,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防冻液中掺入了专门的物质,使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所以与水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也不易开锅,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故选A。
12.C
【详解】烧杯内盛有水,在标准大气压下,达到水的沸点100,对烧杯底部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能沸腾,试管内的液体始终不沸腾,若试管内装的是水,烧杯中的水即使沸腾,温度最高也是100 ,这样的话,即使试管中的水能够达到100,但达到100后就不能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则试管中的水始终不会沸腾;若试管内盛的是煤油,煤油的沸点是150,烧杯内水的沸点是100,低于煤油的沸点,所以试管中的煤油始终不会沸腾;如果试管内装的是酒精,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水的沸点,所以加热烧杯内的水当水和酒精的温度达到78,再给水继续加热,试管里的酒精就会继续吸热会沸腾。综上所述试管里的液体不沸腾的可能是水或者是煤油。故ABD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该图象中ab段表示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固态时是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4-11min物质是熔化过程,该物质在第15min时为液态,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该物质从第4min开始熔化,熔化温度是50℃,故C不符合题意;
D.cd段是液体的沸腾阶段,温度保持80℃不变,则沸点是80℃,液体沸腾时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A.组装过程中需要自下而上,所以先调整②再调整①,故A错误;
B.为了减少热量损失,所以实验时,加纸板,故B错误;
C.③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故C错误;
D.沸腾时,水中气泡内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故D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A.从第5min起,水开始沸腾,其温度保持99℃,水沸腾后,继续对其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实验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否则温度计示数不是水的温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将保持不变,温度保持99℃不变,沸点是99℃,撤去酒精灯,水不能继续吸热,所以水停止沸腾,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其温度保持99℃,如果要使水的沸点超过99℃,可以增大气压,但改用大火加热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6. 降低 吸热
【详解】[1]“扬汤止沸”的道理是:把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可以增大液体表面积且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液体相对应空气是流动的)从而加快了蒸发,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液体温度降低,低于沸点,液体不能沸腾,起到止沸的效果。
[2]“釜底抽薪”道理是:水沸腾是要吸热的。如果把锅底的柴火抽掉,也就停止了给水加热,水不能从外界吸收热量,水的沸腾就会马上停止。
17. 小红 见解析
【详解】小红的想法更合理,因为锅内水剧烈沸腾后,温度将不再升高,只需要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粥煮好,这时水沸腾时加热温度不变,用小火加热,保持水的沸腾状态,可以节约能源;如果火太大,既浪费能源,又会使水因剧烈汽化而容易干锅。
18. 乙 沸腾需要吸热
【详解】(1)[1]由于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故乙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的现象。
(2)[2]液体沸腾的条件是:到达沸点,继续吸热。停止加热若观察到水就不沸腾,这一现象说明沸腾需要吸热。
19.c
【详解】水的质量发生变化,其沸点不变。因为水的质量增加,所以加热到沸点需要的时间更长,所以曲线c符合。
20. 炖盅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或分子热运动) 不会沸腾 图丙 不合理,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无论用大火或小火,煮熟汤料的时间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费燃料
【详解】(1)[1]用图甲所示的炖盅炖汤,锅盖周围有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炖盅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
[2]在炖汤的过程中,能闻到汤的香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3]大煲内的水沸腾后,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不能从外面的水里面吸热,所以它不会沸腾;
(3)[4]因为丙图中烧杯内有大量气泡,所以表示沸腾的是丙图;
(4)[5]当大煲内的水沸腾后为使汤料快点煮熟,加大火力让水沸腾更剧烈,这种做法不合理,理由是: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无论用大火或小火,煮熟汤料的时间相同,用大火反而更费燃料。
21. 98℃ 不变
【详解】[1] 通过观察温度计知道,此时的温度是:
90℃+8℃=98℃
[2] 由于沸腾过程水的温度不变,由于此时水正在沸腾,所以,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保持不变。
22. 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壁 铁圈 98 移走酒精灯
【详解】(1)[1]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所以使用温度计时存在的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壁。
(2)[2]为了实验中用酒精灯外焰加热,组装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所以应该先安装的是铁圈。
(3)[3]由于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水温达到98℃后保持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8℃。
(4)[4]由于实验中,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所以为了探究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可以移走酒精灯,使水无法吸热,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23. 减少烧杯中热量的散失 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同时气泡受到的压强减小 水的质量不同
【详解】(1)[1]实验时,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是为了减少烧杯中热量的散失,节省实验时间。
(2)[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3)[3]水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的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汽化变成水蒸气进入气泡,同时气泡受到的压强减小,因此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4)[4]根据丙图可知,两杯水升高的温度相同,比热容相同,b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少,根据公式可知,b比a的质量大,即两个图像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