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题 1分,共 20 分)1.科学方法包括: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文献法。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完成《本草纲目》的修订过程中用到的是( )A. ①④ B. ①②③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2.苏辙有“苦寒坏我千竿绿,好雨还催众笋长”的诗句。下列选项与该诗句体现的生物与环境关系不一致的是 ( )A.朵朵葵花向太阳 B.春风又绿江南岸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风调雨顺,五谷丰登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下列成语中,不能体现生物间关系的是( )A.鸠占鹊巢 B.螳螂捕蝉 C.鹬蚌相争 D.狐假虎威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关系(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 )A.甲表示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B.乙表示消费者,包括人和各种动物C.甲、乙、丙三类生物成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丙是能把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5.玫瑰易受土壤中线虫的侵害。有一种野草根部的分泌物可杀死线虫,建议将该野草种在玫瑰园中,以减轻玫瑰的虫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线虫的存在对玫瑰生长是有益的B.种植野草对玫瑰生长是不利的C.玫瑰和野草之间的关系没有竞争D.线虫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6.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年产氧量占全球的 70%B.生物圈的厚度约为 20 千米,其范围包括岩石圈表面,大气圈的大部和水圈的上部C.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功能D.从地域关系、非生物因素等方面都能看出不同生态系统间是毫无关联的7.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时,用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B.要使视野变亮,可用小光圈C.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物像变大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需是薄而透明的8.右图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则图中 C区含有的细胞结构是( )A.细胞壁,液泡 B.细胞膜、液泡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表皮细胞C.细胞壁、叶绿体 D.叶绿体、液泡19.苦瓜中的瓜苦叶素能清热泻火健脾开胃。瓜苦叶素储存在果肉细胞的( )A.细胞膜中 B.液泡中 C.叶绿体中 D.细胞核中10.种子植物茎顶端干细胞分裂形成叶原基,再发育成叶片。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干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先一分为二 B.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明显C.干细胞发育成叶片的过程只经历细胞分裂 D.细胞分裂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11.下列关于细胞生活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叶绿体和线粒体能将有机物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C.细胞核指挥和控制着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化D.细胞生活是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的统一12.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在一定的结构层次中有序地进行着。图为莲花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量减半B. “藕断丝连”中的丝来自植物体的保护组织C.图中 b过程表示细胞的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多D.俗话说“秋藕连根”,但藕不是根,是莲的茎13.单细胞生物虽然个体微小,却有着重大影响。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酵母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C.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单细胞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14.“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下列关于诗中两种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都能进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C.具有相同的结构层次 D.杜鹃花的花属于生殖器官15.学校生物社团开展了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下列记录中错误的是( )A.水绵无根、茎、叶,是多细胞藻类 B.地钱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是苔藓植物C.桫 W 是蕨类植物,但没有输导组织 D.银杏没有真正的花,是裸子植物16.生物实验课上,同学们进行了“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的实验,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观察时,需要用到显微镜 B.直接剥去果皮后就可观察玉米的胚C.要用浸软的菜豆种子、玉米种子观察 D.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都有种皮和胚乳17.我们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处理后的精米(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是双子叶植物 B.水稻种子中没有子叶C.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 D.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18.为表彰林奈在植物分类学上所做的贡献,将世界上最小的灌木命名为林2奈木,右图为林奈木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能发育成种子的结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在果树开花季节,如遇到连阴雨的天气,常造成果树减产,其主要原因是( )A.连阴雨天,花不能正常开放 B.连阴雨天,受精卵不能发育C.连阴雨天,传粉受到影响 D.风大、气温低,花粉不能成熟20.晓宇同学将番茄的幼苗移栽后,没过几天出现了萎蔫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损伤了幼根和根毛 B.损伤了根冠和分生区C.损伤了根冠和伸长区 D.损伤了分生区和伸长区二、非选择题(每空 1分,共 30 分)21.(9 分))实验课上同学们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图一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二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几个视野,请结合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图一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用图一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图一中步骤 D 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2)图二中,出现视野①的原因是 ;视野③观察效果差,实验操作方面的原因是;若向下移动玻片,视野③中气泡向 移动。(3)从图二的视野①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推测其可能使用了图三中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填字母)。若发现这些镜头沾有灰尘,可以用 来擦干净。(4)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调节遮光器和 。(5)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相比,草履虫没有液泡和 。22.(8 分)小林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知识后,以葫芦为材料完成了植物栽培实践活动。小林的栽培记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1)萌发:将葫芦种子放入装有湿润纱布的培养皿中,放在温暖的地方。保持纱布湿润,主要为葫芦种子的萌发提供 ;葫芦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小白尖"是 。(2)生长:将葫芦幼苗移植到肥沃的土壤中。缺水会影响葫芦的生长,观察叶片结构,可以发现, 是植物散失水分的“门户”。(3)开花:葫芦开花了,葫芦花是单性花,图 所示花能结出葫芦,因为葫芦由此花中的 发育而来。图甲花中花药里的花粉落到图乙花中柱头上的过程,称为 。3(4)结果:葫芦藤上长出小葫芦了,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小葫芦属于 。葫芦种子与菜豆种子的结构相似,根据子叶数量判断,它们均属于 植物。23.(6 分)化肥对提高粮食、蔬菜产量有重要作用,但长期大量施用会导致土壤板结、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1)肥料包括化肥(无机盐)和有机肥两类。化肥可被植物根尖的 区吸收,经 运输到茎、叶等器官;有机肥需要先经过土壤中 的作用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2)为寻找更为高效、低污染的施肥方式,科研人员在实验田中研究了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的产量与品质及土壤肥沃度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施肥方式 小麦产量(kg hm ) 籽粒淀粉含量(%) 土壤有机质含量(g kg )I 100%化肥 8392.1 67.0 17.6II 15%有机肥+85%化肥 8415.7 67.2 20.6III 30%有机肥+70%化肥 8560.0 68.1 21.0①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的变量是 。②实验中每个样地面积不宜过小、小麦数不宜过少,目的是 。24. (7 分)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雨水花园”是近年公园中惯用的可持续的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如图)。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型绿地,可以从地面汇集和吸收雨水,其中的牛筋草、狼尾草等观赏植物、沙子和砾石等会净化雨水(即净化水质),并将过滤后的水逐渐渗透到土壤中,进一步收集后,这些水资源会作为遗址公园的景观用水、生活用水等,实现了公园雨水不外排。同时“雨水花园”还有蓄洪抗旱的作用。(1) “雨水花园”中的所有生物和 构成了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其中的牛筋草、狼尾草等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 ;这些植物可通过 作用调节周围环境的湿度。(2)从生态系统的类型上分析,与该生态系统最为接近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 c.湖泊生态系统(3)在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 流动。(4)该生态系统中,水、阳光、温度、昆虫、牛筋草、狼尾草等影响鸟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称为 。(5)游客在“雨水花园”投喂鸟类,少量的投喂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但投喂量过大,可能引起虫害、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这说明该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4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生物参考答案选择题(共 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C D C D C D A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C C C C C C A非选择题(共 30分)21. (1) D→C→A→B清水(2)材料未展平 未正确盖盖玻片 上 (3) ad 擦镜纸(4)反光镜 (5)擦镜纸22. (1)一定的水分 胚根 (2)气孔(3)乙 子房 传粉 (4)器官 双子叶23. (1)成熟 导管 分解者(2)①有机肥替代化肥对小麦的产量、品质及土壤肥沃度有影响吗 有机肥的含量 ②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24. (1)环境 生产者 蒸腾 (2)b (3)食物链(4)生态因素 (5)自动调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