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年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卷试卷说明:本卷共两大题21小题,共计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小题15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 8分,第20小题12分, 第21小题9分, 共52分)1-5.ACDAA6-10.BBCBB11-15.DCDBB16.D17. (15分)(1)小悦是通过哪种方式认识自己的?请你说说小悦如何做更好的自己?(5分)(2)结合镜头二和所学知识,请你帮助小林如何走出“苦海”提出建议。(6分)(3)为了让小悦和小林的初中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应该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初中生活?(4分)17.答(1)通过对自我的全面分析来认识自己。(1分)做更好的自己①学会欣赏自己;②学会接纳自己;③不断完善自己;④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每点1分共4分)(2) ①我们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更加自觉、主动地学习;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社会大课堂去读好“无字之书”,获得更多的启迪。④我们应学以致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3)①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②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行动方案。③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18. (8分)(1)材料一中的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2分)(2)听完材料二中的新闻,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敬畏生命。(4分)(3)除了主题班会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增强同学们敬畏生命的意识 (2分)18.(1)①第1句话“……人生不可以重来”说明生命是不可逆的;②第1句话“……都无可替代”说明生命是独特的。(2分)(2) ①敬畏生命,就要尊重并遵循生命存在和发展的规律。②敬畏生命,就要关爱他人的生命。③敬畏生命,就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国旗下的演讲、知识竞赛、办黑板报等。(每点一分,共2分)19.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19.甲同学的观点片面,乙同学的观点正确。(2分)①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②同时,要充分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不断发展。(每点2分,共4分)所以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2分)20. (12分)20.答(1)①人生价值是通过劳动创造的。人们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②人们各种各样的愿望都是在劳动中实现的,人们在劳动中感受到幸福和愉悦,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和美好。③人世间的一切美好生活都是通过劳动来创造的。④我们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⑤今天,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都要靠劳动来实现。⑥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是衡量其人生价值的尺度。(任答三点即可,每点2分共6分)(2)①立足岗位作贡献。②在踏实奋进中绽放人生的光彩。③在奉献中走向伟大,成就精彩人生。当我们将个人的命运和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奉献时,人生就会闪耀出伟大的光辉。(每点2分共6分)21. (9分)(1)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请用一句话表述父母对你的影响。(2分)(2)结合情境内容,说说该同学的做法对你珍惜师生情谊有何启示 (4分)(3)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友谊真谛的理解。(3分)21.答(1)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使我明白了责任和担当的重要性。(2分,言之有理即可)(2) ①我们应主动理解、关心老师。②真诚接受老师的引领和指导。③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④尊重并适应不同风格的老师。(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3) 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②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③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每点1分共3分)2024年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卷试卷说明:本卷共两大题21小题,共计100分,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影响我中学时代的哲理美文》根据中学生的成长特点,从自然、万物入手,选取感悟生活、触摸青春的精彩文章,所选文章或深刻,或智慧,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体验非凡的文字之美,回忆中学时代的美好生活。下列对初中阶段认识正确的有( )①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②只有初中阶段才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③初中阶段对我们的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 ④初中阶段是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实现目标,需要将“努力”落实在具体行动中,“努力”也有方法。对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解读不正确的是(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并进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天进步一点点C.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夜以继日,从不休息D.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做任何事都需要坚持不懈3.小林这样评价自己:“我个子很高,体能却不好”“我性格内向,不擅长与陌生人打交道”。小林是( )①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 ②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③从生活实践来认识自己 ④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4.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东西方的思想都说明了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自己( )①有助于促进自我发展 ②有助于促进与他人交往③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 ④能保证我们做事成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唐胜杰说,家乡甘肃自古以来就有“敦煌飞天”的神话传说,飞行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幸运的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时代给了我们追梦圆梦的舞台。这启示我们( )①个人的梦想应当紧扣时代脉搏②新时代、新征程为个人实现梦想创造了良好条件③个人梦想只要与中国梦相关,就都能实现④实现个人梦需要发扬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 “如果你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站台上一双双期盼的眼,写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写千里归途,向着一处团圆……”歌曲《如果要写年》以温馨的旋律打动了游子的心。这是因为( )①家是我们生命的居所,是心灵的港湾 ②家中有亲人、亲情,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要③家是代代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 ④家里充满爱,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完全相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从“四有”好老师到“四个引路人”,从“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再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大教师,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育、情系教师,是基于( )①教师承担教书育人的使命 ②老师是我们锤炼品格的引路人③教师是我们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④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 “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想紧贴在一起取暖,各自的刺将对方扎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能够互相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这就是著名的刺猬效应。从友谊的角度看,它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 )A.能够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B.与朋友交往就难免会受到伤害C.朋友相处需要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 D.友谊总是在经历矛盾冲突后得到升华9.2024年3月2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全部既定任务,神舟十七航天员乘组第二次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告诉我们建设美好集体( )A.取决于集体成员数量的多少 B.要形成一致的目标,善于分工合作C.要重视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 D.要确定共同的愿景,不断张扬个性10.作为数学课代表的小璐,每天为同学们收发作业,与老师沟通联络,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人也变得自信。小璐的进步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在集体中凸显自我个性 B.要在集体中不断完善自我C.个人始终与集体保持一致 D.要在集体中维护老师权威11.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正确的生命观”展开热议。对此,下列说法可取的是( )A.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及时行乐B.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C.生命迟早会消失,所以生命毫无延续可言 D.每个人的生命不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12.为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我们要( )①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②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③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④做到放假只待在家中,不外出游玩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3.我们除了要关注身体健康,还要滋养心灵。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滋养心灵的是( )①在餐厅享受多样美味的食物 ②去博物馆感受悠久历史文化③在科技馆惊叹科技的魔力 ④在图书馆遨游知识海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李大钊为鼓舞青年,曾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中写道:“青年啊!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走,才能有达到那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这启示我们( )A.正确的人生目标能确保我们无坚不摧,顺利成才B.要积极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过有意识、有目的的生活C.只有经受挫折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目标D.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不会有挫折15. “新时代好少年”陈妤颉,在小学时就已显露过人的运动天赋,但比天赋更出众的是她的意志。五年级走上田径赛道,对速度的极致追求让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任何一个动作细节都不放松。她以“中国速度”苏炳添为追逐目标,在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中一次次超越自我。从中你获得的感悟有( )A.困难和逆境是个人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B.要勤奋进取,为实现目标而努力C.优良的精神品质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所在 D.只要向榜样学习就能够不断完善自我16.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我+我们=完整的我。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只有把自己融合到集体中,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以下观点正确的有( )①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我们树立人生目标的必要前提 ②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明确人生目标 ④只要融入社会,必定能实现人生价值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17小题15分,第18小题8分,第19小题 8分,第20小题12分, 第21小题9分, 共52分)17. (15分) 进入初中阶段,新环境、新开始,同学们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的困惑。请你根据以下镜头,为他们排忧解惑吧!镜头一 小悦看着镜中矮小瘦弱、衣着气质都很普通的自己感觉糟糕透了。学校运动场上自己是站在看台上为英姿飒爽的同学们加油的观众,演讲比赛上自己是默默的听众……同学们讨论的很多话题她都没关注过,觉得自己“孤陋寡闻”。镜头二 进入初中两个月了,小林总是不开心,发出“学习真是苦,苦海无边!”的感慨。小林的学习习惯不好,做事拖拖拉拉,课堂不认真听讲,还经常做小动作,不及时做课堂笔记;不感兴趣的科目,上课就睡觉;有的内容听不懂也不去问老师和同学。(1)小悦是通过哪种方式认识自己的?请你说说小悦如何做更好的自己?(5分)(2)结合镜头二和所学知识,请你帮助小林如何走出“苦海”提出建议。(6分)(3)为了让小悦和小林的初中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应该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初中生活?(4分)18. (8分) 材料一 关于生命的名言:“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因为人生不可以重来。”“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的生命都无可替代。”材料二 冯荣涛驾驶公交车时,车内一名乘客晕倒,失去意识。当班乘务管理员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征得车内乘客同意并上报车队后,冯师傅直接驾车驶向附近的卫生院。一路上,车内几位热心乘客照顾该患病乘客。因救治及时,该名患病乘客已转危为安。(1)材料一中的名言分别体现了生命的哪些特点 (2分)(2)听完材料二中的新闻,说说我们应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敬畏生命。(4分)(3)除了主题班会的形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活动形式增强同学们敬畏生命的意识 (2分)19. (8分) 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有时会遇到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情况,应该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呢 甲乙同学有不同的看法。甲同学:坚决捍卫集体利益,放弃所有个人利益。乙同学:慎重处理利益冲突,集体个人都要照顾。请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8分)20. (12分)【在劳动中创造人生价值】1969年,39岁的屠呦呦受命从中药中寻找治疗疟疾的突破口……正是源于对中医药的积淀认知,屠呦呦成功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药典籍中获得灵感,有效提取出抗疟利器青蒿素。一生倾情青蒿素,果敢专注不张扬。她不仅是科研人员,还是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不仅查阅古籍,寻找良方,还以身试药,不畏生死。(1)屠呦呦的这些经历启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价值?(6分)【成就精彩人生】屠呦呦,一位像青蒿一样平凡又惠及人类的科学家。“青蒿素的抗药性、治疗红斑狼疮等还要继续研究。”屠呦呦以大爱情怀,在青蒿素后续研究之路上奋力前行。(2)向屠呦呦学习,作为青少年,你准备如何成就精彩人生?(6分)21. (9分) 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父母、老师和朋友是重要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们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逐步走向成熟。某校七年级(2)班开展“成长之路不孤单”主题班会,以下是同学们分享的相关内容。感受·父母爱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画荻教子等故事告诉我们,家长担负着教育后代的责任,家长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很大,往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小青:父母关心我们的学习,关注我们的品行,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和教育我们。小明:父母给我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对我们的未来寄予厚望。(1)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请用一句话表述父母对你的影响。(2分)珍惜师生缘学校是学习和成长的园地,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我们的学习充满欢乐。和老师交往中我善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勤学好问;学习中把老师的表扬当做一种鼓励,批评作为一种关心;我既喜欢语文老师的富有激情、侃侃而谈,还欣赏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思维敏捷、知识渊博……我非常珍惜和老师相处的这份师生情谊。(2)结合情境内容,说说该同学的做法对你珍惜师生情谊有何启示 (4分)缔结朋友缘进入初中后,我结识了新的朋友,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我做了错事,他一边批评我一边帮助我,我们无话不谈,相互帮助,相处非常融洽……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分享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3)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友谊真谛的理解。(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年下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卷.docx 2024年下学期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期末检测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