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三单元 走向整体的世界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课程标准】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itle概念阐释: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者 航向 航线 成就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任务一:利用教材整理表格信息时间 人物 国籍 支持者 航向 航线 成就1487-1488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 第一次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1492-1493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向西 西欧-美洲 开辟的绕道非洲到达印度和东方的新航路逐渐成为欧亚贸易的主干道之一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向东 西欧-好望角-印度 开辟了从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向西 环球航行 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任务一:利用教材整理表格信息麦哲伦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好望角南美洲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1.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在今天的印度)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A.达·伽马B.哥伦布C.麦哲伦D.迪亚士A随堂小测2.开创了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航海家是:A 麦哲伦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 哥伦布3.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航海活动有:①欧洲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②环球航行③抵达好望角 ④开辟到美洲的新航路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④4.新航路开辟过程中,首先横越大西洋的是A、麦哲伦 B、达 · 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BCD区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开辟航线、成就北大西洋高纬度 地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荷兰 巴伦支17世纪初 英国人 哈德逊俄罗斯南半球探险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其他航路的开辟:区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开辟航线、成就北大西洋高纬度 地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纽芬兰岛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详细的航海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 英国人 哈德逊 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俄罗斯 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南半球探险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岛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其他航路的开辟:我们船员大家都生着重病,牙床肿得厉害,又在身体上出现了大脓疮,这些脓疮使壮健男人即使没有什么别的疾病,也变为虚弱,以至死亡……须知我们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即不管什么纪律都已不复存在了。——达 伽马航海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哥伦布航海1500年迪亚士船队再次经过好望角时,整个船队全部遇难;哥伦布船队出发时87人,生还者40人。到达美洲前,船员甚至威胁要把哥伦布丢进大海;达伽马船队,出发170人,生还者54人;麦哲伦船队,出发234人,生还者18人,麦哲伦自己也命丧中途。任务二:是什么因素推动和保证了欧洲各国的航海家不畏艰险,走向航海探险之路?结合教材探究分析,并整理归纳你的发现。材料一:农民普遍缴纳货币地租,……工匠、师傅、帮工和……工人、师傅大多领取货币工资。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但欧洲的贵金属开采发展缓慢。1493—1520年间,欧洲产银共4.5万公斤,年均产量仅1600公斤,不敷社会所需要。——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材料二:西欧本身贵金属就不多,而为数不多的贵金属……又大量流向东方,进一步加剧了严重的金银荒。“在15世纪,追求黄金的热病弥漫全欧洲,其中葡萄牙高烧尤甚”。——《大国如何崛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14世纪前后亚、欧主要商路奥斯曼土耳其商业危机伊斯兰世界仍相当强大的状况,使西欧罗马天主教皇急感不安。如此长久的反异教战争,使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几百年的历史都蒙上了浓重的宗教冲突的色彩,人们长期生活在宗教冲突的战火中,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向异教徒作战”、“复仇与征服”的战争气氛,因而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社会意识必然会受到如此深久的历史影响。——吴长春《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动因》葡萄牙亲王亨利王子(1394年—1460年)因设立航海学校、奖励航海事业而被称为“航海者”。在他的支持下,葡萄牙成了欧洲的航海中心,他们建立起了庞大的船队,拥有优秀的造船技术,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的探险家或航海家,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为准备哥伦布船队的远航,不仅掏净了国库,甚至卖掉了自己王冠上的珠宝。在西班牙王室的鼎力支持下,8月份,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远航。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西欧各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对金银财富的渴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文艺复兴宣扬人文主义,鼓励冒险精神《马可 波罗行记》引发了西欧人到东方和海外实现寻金梦奥斯曼土耳其阻断商路,导致商业危机(商路危机)传播基督教的需要欧洲各国君主强化王权,积极扩张推动因素:根本原因保证因素:(1)长期的航海经验(2)造船技术的进步、指南针、火药等的使用(3)地理知识的丰富(4)王室的物质支持由于他们有专门技术,有经济实力,有丰富的思想,还有相对抗的君主国之间的竞争,他们的追求必定成功......总之,西方社会已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郑和船队 哥伦布船队规模 最多200艘,最少62艘 第一次3艘,最多17艘船种 各船分别负责指挥、运粮、运兵等任务 第一次一艘旗舰,2艘轻快帆船配备 配有水手、船师、工匠、医生、翻译、武装人员 第一次航行带了约15个月的食物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哥伦布同王室签订的合同任务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请结合本课和之前所学,尝试解释为何梁启超先生认为“是岂郑君之罪也”。Click here to enter the title其他航路的开辟(1)背景:新航路开辟时,欧洲处在文艺复兴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阶段;郑和下西洋时中国处于封建君主专制鼎盛时期,仍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目的:新航路是欧洲为了打破奥斯曼帝国切断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开拓市场、殖民扩张而进行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显示天朝国威,为大明皇帝寻求稀奇珍宝的航海活动。(3)方式:新航路是武力掠夺,中国是和平友好。(4)影响: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通过掠夺亚非拉国家,促进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为国家带来丰厚利润,促进欧洲向近代社会转型;郑和下西洋通过友好交往宣扬国威、提高明朝知名度,但其实质为朝贡贸易体系下的政治行为,虽加强了中外联系,但消耗了国力,无助于中国转型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比较尽管人类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万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