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课题名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知道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知道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 知道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 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点 知道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教学难点 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教学方法 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镊子等; 学生准备: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白纸、活动手册。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种子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这是两颗菜豆种子。 教师追问:如果条件合适,接下来这两颗种子会怎样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播放视频《种子发芽》,结束后小结: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会迅速成长,就像视频里的种子,短短10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教师谈话: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系列科学活动研究一下种子的特征。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开门见山,提出种子在土中会怎样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知道种子长成植物。与此同时教师告诉了学生一个科学事实,即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种子与新生命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结构特点的欲望。将本节课研究 的话题聚焦为“种子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一)研究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1.教师谈话: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在观察前,想一想你可以观察种子的哪些外部特征。 学生自由思考并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摸一摸表皮光滑程度、量一量长度等。 2.教师播放观察视频《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学习观察顺序和方法。 学生组内完成观察任务,并记录自己组内带来种子的外部特征。 3.教师利用表格小结不同种子的特征。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种植物种子的外部特征,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谈话激发学生思考,明确观察要点(形状、大小、颜色等),并结合视频学习观察方法,确保观察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既锻炼了合作能力,又通过对比不同种子的特征,深化了对种子多样性的理解。最后,教师通过表格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这一过程不仅符合科学课“基于观察、比较”的研究方法,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1.教师谈话: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 它们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学生先预测一下,再把自己预想的结构在纸上画出来,组内交流。 2.教师谈话: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两种状态的蚕豆。 学生观察两种状态的蚕豆,说一说外部形态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浸泡后的蚕豆胀大了,种皮也变软了。 3.教师结合浸泡后的蚕豆实物讲解观察到的外部结构,具体科普种子的种皮和种脐。 4.教师谈话:浸泡后的种子种皮更软,有利于我们剥皮。先轻轻地剥皮,再用镊子轻轻地将“豆瓣”分开。 教师点拨:在分开的时候注意观察它们相连的地方有什么? 分开之后,大家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记录。 5.教师播放观察视频《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学习操作方法。 6.教师谈话:那我们刚才学习了观察蚕豆内部结构的方法,现在把时间交给大家。请大家继续利用相同的方法观察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其他种子的观察任务,并完成观察记录。 7.教师谈话:经过刚才的观察,说说你都发现了种子的哪些内部结构吧! 学生结合观察记录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师结合图示小结:种子内部主要分成三个部分:胚芽、胚根和子叶。它们统称为胚。 【设计意图】 本环节学生先预测并绘制种子内部结构,培养科学推理能力;再通过观察浸泡前后的蚕豆,直观感受种皮变化,为解剖操作奠定基础。教师结合实物讲解种皮、种脐等结构,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学生动手解剖蚕豆,观察胚芽、胚根和子叶,并通过视频学习规范操作,进一步迁移到其他种子的观察中。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种子内部结构的知识,更培养了观察、推理和实践能力,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 (三)研讨与拓展 1.教师提问: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结合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观点。 教师小结: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长度、光滑程度等都不同。 2.教师提问: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结合观察过程说一说。 教师小结:种子一般包含种皮和胚两大部分,其中胚又包含胚芽、胚根和子叶。 3.教师提问: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 教师小结: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根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可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是种子集中养料的地方。 4.教师布置课后的拓展任务:利用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研讨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从观察现象中提炼科学概念,深化对种子结构的理解。通过对比不同种子外部特征的差异和内部结构的共性,帮助学生从多样性中归纳规律,形成“种子结构与其发育功能相关”的科学认知。拓展活动中,学生利用种子制作贴画,将科学探究与艺术创作结合,既巩固了知识,又激发了进一步收集、观察种子的兴趣,体现了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堂总结 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新的知识? 学生交流并回顾。 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知道不同的种子外部形态各异,但内部结构相似,胚主要包含胚根、胚芽和子叶三个部分。 【设计意图】 通过师生提问互动的形式,学生回顾并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板书设计课后作业 1.填空题: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开始新生命的。 答案:种子 2.判断题: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 ) 答案:×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种子都有种皮、胚和胚乳 B.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而来的 C.不同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都是相同的 答案:B教学反思 在本次《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的科学课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整体效果较为理想,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课堂导入部分的设计较为成功。通过展示种子图片和播放《种子发芽》视频,学生能够迅速进入学习情境,并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思考。这种直观的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导入环节明确提出了“种子的特征”这一研究主题,帮助学生聚焦学习目标,避免了课堂内容的分散。 在探索新知环节,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来构建知识。例如,在研究种子外部特征时,学生通过观察多种种子并记录其特征,不仅加深了对种子多样性的理解,还锻炼了观察和记录的能力。在研究种子内部结构时,学生通过解剖浸泡前后的蚕豆,直观感受种皮的变化,并通过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进一步理解了种子的内部构造。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学生在观察和记录种子特征时,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导致记录内容不够全面。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观察方法的指导上还不够细致,未能充分强调观察的顺序和要点。其次,在解剖种子的环节,部分学生操作不够规范,导致观察效果不理想。虽然我通过视频演示了操作方法,但未能及时关注到每个小组的操作细节,导致部分学生的探究体验受到影响。 此外,研讨与拓展环节的设计虽然有助于学生提炼科学概念,但时间安排略显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后拓展任务(种子贴画)虽然有趣,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未能详细说明任务的具体要求和意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课后完成时缺乏明确的方向。 总的来说,本节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成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构建了关于种子结构的知识。但在观察方法的指导、操作规范的监督以及时间分配上仍有改进空间。未来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的落实,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探究中获得充分的体验和成长。(共26张PPT)教科科学四年级下册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学习目标1.知道植物种子多种多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2.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镊子等;学生准备:收集的其他植物的种子、白纸、活动手册。问题导入你知道这是什么吗?菜豆种子问题导入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么特征呢?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形状大小颜色……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植物的种子 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凤仙花籽绿豆玉米粒花生赤豆蚕豆黄豆植物的种子 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凤仙花籽 圆形、很小、黑褐色绿豆 椭圆、较小、绿色玉米粒 水滴状、较大、黄色花生 椭圆、较大、红色赤豆 椭圆、较小、暗红色蚕豆 椭圆、扁的、较大、绿色黄豆 圆形、中等大小、黄色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植物。它们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猜一猜种子内部的结构,将你的想法画下来吧!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干的浸泡浸泡后的蚕豆胀大了,种皮变软了。认识种皮和种脐种皮指被覆于种子周围的皮。保护种子不受外力机械损伤和防止病虫害入侵的作用。种脐种子成熟后从果实上脱落后留下的痕迹,实际上是与果实连接的位置,是植物的养料运输储藏到种子中的通道。观察去掉种皮的蚕豆。①轻轻地剥去种皮,将“豆瓣分开”。②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并记录(画图)。从有缝隙的一边将种子分开,并观察它们相连的地方有什么?继续观察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花生菜豆红豆继续观察其他种子的内部结构。花生菜豆红豆观察记录胚芽胚根子叶胚不同植物种子的外部特征有什么不同之处?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长度、光滑程度等都不同。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花生种子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根子叶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胚根可以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可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子叶是种子集中养料的地方。寻找不同植物的种子,做一幅种子贴画。①在画纸或活动手册上,用铅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②将收集好的种子分类放好。③用胶棒在画好的图案上涂好胶。④用小镊子将种子贴在图案上。课堂总结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种子外部形态各异内部结构相似胚胚根胚芽子叶(种皮)小试牛刀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________开始新生命的。种子小试牛刀不同的种子,它们的内部结构完全不同。( )×小试牛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种子都有种皮、胚和胚乳B.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幼苗是由胚发育而来的C.不同种子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都是相同的B本课结束,下次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素养目标】教科版科学四下 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反思).docx 教科版科学四下 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课件.pptx 种子发芽.mp4 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mp4 解剖并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