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第一章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市青西郊野地区水系结构遭到破坏,水体污染严重。2012年,上海市启动青西郊野公园建设,对河道展开综合整治。规划利用生态沟渠收集面源污染径流并进行预处理;规划的生态水岸是河流水体与陆地间的过渡地带。下图示意青西郊野公园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生态沟渠的主要作用是( )
A.水质净化 B.植被修复 C.水产养殖 D.农田灌溉
2.生态水岸的最主要功能是( )
A.提高土壤肥力 B.增加地下径流 C.增加行洪空间 D.提高经济效益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曲线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
A.先污染后治理 B.边污染边治理 C.可持续发展 D.人地不协调
4.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5.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沟头防护工程是指为防止径流冲刷引起沟头前进和坡面蚕蚀而采取的保护性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下图为我国某地沟头防护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沟头防护工程可以有效防治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渍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7.种植树木可以更有效配合防护埂,缓解该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图中四地中最适合种树的为( )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河流岸线是河流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过渡带,主要由水向辐射带、水位变幅带、陆向辐射带三个区域组成。河流岸线具有净化河流水质、固岸防洪、调节流域微气候、保持生物多样性、提供生物栖息地、社会功能(观光休闲)等生态服务功能。下图为典型河流岸线垂直剖面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发挥河流岸线生态服务功能的核心植物是( )
A.湿生植物 B.挺水植物 C.浮叶植物 D.沉水植物
9.自然状态下,长江下游河段河流岸线变化较小的河岸及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北岸—水流速度慢 B.北岸—沙洲面积广
C.南岸—岩性较坚硬 D.南岸—汇入河流多
永和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地处吕梁山脉南端,黄河中游晋陕大峡谷东岸。境内梁峁重叠,沟壑纵横,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永和县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取得了重大进展,打赢脱贫攻坚战,于2020年2月27日,经山西省政府研究同意,退出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下图为永和县境内黄河及地形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永和县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
11.为治理上述生态环境问题,缓坡修筑梯田主要改造的是( )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水文
某团队选取宁夏中部作为研究区域(图1所示),进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该区域海拔1240—2955m,降水量在230—300mm之间,降水年际变率大,蒸发量大。近年来,地方政府的大量资金投入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图2为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变化趋势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为该区域提供服务功能的生态系统是( )
A.高寒草甸 B.温带落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荒漠草原
13.影响宁夏中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构和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地形降水 B.土壤人类活动 C.降水人类活动 D.土壤地形
江西婺源在文化上与紧邻的省内各县市存在鲜明差异,在以赣文化、客家文化为主体的江西营造了一方凸显的古徽州文化“特区”,在村内遗留至今的古道网中,体现古徽州文化中保护道路传统的历代护桥、护路碑刻十分常见。如图为古徽州及婺源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婺源古村落风水林的主要优势树种及其调节服务功能是( )
①落叶阔叶林
②常绿阔叶林
③涵养水源
④增加土壤肥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导致婺源成为江西古徽州文化“特区”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土壤 C.河流 D.地形
16.在古徽州文化中形成了保护道路的传统,其主要原因是( )
①区域山环水绕,传统道路修护不易
②完善基础设施,以加强行政管辖
③打破山水阻隔,强化区域文化交流
④徽商经贸往来,对道路依存度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波河发源于意大利与法国交界处,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波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意大利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流域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大而出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下图示意波河流域地理位置。
(1)指出波河流域南、北支流哪个区域水能资源更丰富,并说明原因。(6分)
(2)简述波河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6分)
(3)请你为保护波河流域生态环境献计献策。(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灵源村地处南宁市郊区的武鸣区(原为武鸣县),属武鸣的城中村,面积为9km2,常住人口3753人,距离南宁主城区约38km。历史上,灵源村村民多从事劳务输出工作,前往南宁主城区就业,并将闲置房屋出租。长期以来,该村守着武鸣河的环境空间优势,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近年来,灵源村探索“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路径,一方面依托广西三大园林之一的“明秀园”发展旅游业,一方面开拓水果种植和罗非鱼养殖,建设特色农业基地。农业生产与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侵占了河岸空间,灵源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作为当地税收大户的度假酒店欲提出改造扩建计划,环保部门派出评估小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下图示意灵源村的位置及空间结构。
(1)从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角度,分析灵源村长期以来未能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原因。(6分)
(2)从河岸湿地保护的角度,指出灵源村发展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时应注意的问题。(6分)
(3)评估小组需要从水资源承载力角度预估度假酒店扩张的影响,请简述该小组需要开展前期调查的水环境数据。(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渔民利用潮汐规律在天然红树林滩地上筑堤围塘发展养殖业。经过多年养殖,沿海养殖塘严重退化,红树林景观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为了落实国家退塘还林政策,科研人员选择了某废弃养殖塘开展生态种养模式试验,目前该模式取得了不错的综合效益。图一示意传统纳潮养殖模式,图二示意废弃养殖塘生态种养模式。
(1)分析华南沿海地区传统纳潮养殖模式造成红树林景观破坏的原因。(6分)
(2)推测科研人员降低养殖塘基础水位、塘底开沟、塘内建台地的目的。(6分)
(3)简述在东南沿海地区推广废弃养殖塘生态种养模式的意义。(6分)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C
14.答案:C
15.答案:B
16.答案:B
17.答案:(1)北侧支流区域。(2分)
原因:北侧支流流经区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径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等。(4分)
(2)对生态环境开发力度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工农业发展可能导致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土地的过度开垦和破坏,可能引发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用水量大,湿地面积减少等。(任答3点,得6分)
(3)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进行调查和监管;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保护力度等。(任答2点,得4分)
18.答案:(1)有河流水源,但经济规模有限,未能直接发挥供应水源的优势;经济发展水平低,接待能力差,未能充分开发“明秀园”,提供文化服务;调节服务、支撑服务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收入。(6分)
(2)充分调查自然背景,科学制定规划;农业开发注意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合理灌溉,妥善处理农田退水;文化旅游开发注意控制游客规模,监督游客行为,减轻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和旅游开发严禁侵占河岸行洪空间、湿地空间。(任答3点,得6分)
(3)(维持生态健康的)河流径流量、度假酒店的取水量;湿地面积大小、度假酒店占用湿地的规模;河流的自净能力、度假酒店的排污量(或污水处理量)。(6分)
19.答案:(1)筑堤围塘,部分红树林被砍伐;养殖塘长期维持高水位,不利于塘内天然红树林的生长,造成其死亡;长期高密度养殖,养殖废水随潮水排出,污染潮滩,造成红树林生境破坏。(6分)
(2)降低养殖塘基础水位,有利于塘内人工种植的红树林幼苗存活;塘底开沟,有利于低水位时为鱼虾提供充足与稳定的水体和庇护空间;塘内台地为红树林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的潮间带环境。(6分)
(3)对废弃养殖塘进行改造后重新开展种养活动,能显著提高东南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增加了沿海滩涂的红树林覆盖面积,有利于滩涂区的生态修复;在修复生态的同时可以通过养殖鱼虾增加农民收入;人工种植的红树林与养殖鱼虾之间形成生态循环,利于东南沿海地区养殖业可持续发展。(任答3点,得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