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兴国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兴国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卷)
七年级地理
(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
第 | 卷选择题(共15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0月13日,临汾市成功举办了“爱临汾赢未来”2024临汾半程马拉松赛,小明
参观了此次赛事。下图为其从家到赛事终点的骑行导航图。读图,完成1-3题。 1.小明骑行的大致方向是(▲)
A. 由东南向西北 B. 由西北向东南
C. 由东北向西南 D. 由西南向东北
2.小明想看路线细节,在屏幕上进行了放大操作, 比例尺(▲)
A. 不会变化 B. 将会变大
C. 将会变小 D. 无法确定
3.对比传统的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的优点(▲)
①可实时定位 ②可随意改变比例尺大小
③信息容量小 ④可实时播报路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古观象台(35.8°N,111.5°E)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 为古老的观象台,它由13根直立的夯土柱组成。先民们通过观测日出在狭缝中的位 置确定节气,指导农耕。经过观测发现:春、秋分时,日出于7号缝;夏至时,日出 于12号缝;冬至时,日出于2号缝。下图为观象台观测平面示意图和复原景观图。读 图,完成4-5题。
4. 一年内,可观测到日出于7号缝的次数为(▲)
A. 一次 B. 两 次 C. 三 次 D. 无数次
5.一年中,观测到正午影子最短时,日出于(▲)
A.2 号缝 B.4 号缝 C.7 号缝 D.12 号缝
某地理研学小组到山村进行实地考 察。右图为研学小组绘制的该山村等高线 (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完成6-7题。
6. 村庄所处的地形为(▲)
A. 平 原 B. 丘 陵
C. 山 地 D. 盆地
7. 赤狐峰的海拔约为(▲)
A.950 米 B.1620 米
C.1800 米 D.1820 米
2024年11月,有网友在山西省太原市东、西山发现贝壳化石。据调查,这些化 石在远古海洋中广泛分布。据此,完成8-9题。
8. 在山西省太原市东、西山发现贝壳化石,说明(▲)
A. 人们把化石带到山上 B. 此地可能曾经是一片汪洋
C. 此地目前海洋生物种类丰富 D. 此地地表起伏小
9.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人类活动 B. 地球运动 C. 气候变化 D. 地壳运动
“尼特族” (NEET) 是指不升学、不工作、不进修或不参加就业辅导的青年群 体,最早出现在发达国家。下图为四个大洲人口数据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 图中四大洲最容易出现“尼特族”的是(▲)
A. 非 洲 B. 北美洲
C. 亚 洲 D. 欧洲
11. “尼特族”群体比例过高的国家,面临的社 会问题有(▲)
①青年升学压力大 ②劳动力短缺
③社会养老负担大 ④青年就业压力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正式 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标志着 中华文明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得到了更广泛的价值认同。据此,完成12-13题。
12. 有关春节活动正确的是(▲)
①贴春联 ②放鞭炮 ③吃饺子 ④守岁 ⑤装扮圣诞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13.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①有利于传承历史优秀文化 ②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了新的标杆
③有利于全球文化统一 ④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全球影响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天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观看天气预报能及时了解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下图是北京市近几日的天气预报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 出现雨天的是(▲)
A. 周 五 B. 周六
C. 周日 D. 下周一
15.下列关于今天的天气,描述正确的 是 ( ▲ )
A. 晴天,最高气温12℃,最低气温 -1℃,西北风2级,空气质量优
B. 晴天,最高气温12℃,最低气温 -1℃,西南风2级,空气质量优
C. 多云,最高气温12℃,最低气温 -3℃,西南风2级,空气质量良
D. 多云,最高气温9℃,最低气温 -2℃,北风4级,空气质量良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5分。)
16 . (13分)【探究发现】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镇。在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 落,它们具有不同的景观特征。某学校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地理环境对聚落形成和 发展的影响”为主题的探究学习。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聚落的形成
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如下图)是人类早期聚落的集中地区。
(1)说出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所处的两个大洲。(2分)
(2)简要分析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2分)
传统聚落是当地居民长期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结晶。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希腊 对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称谓,是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之一。下图
1
为两河流域聚落分布图(图1)、当地传统民居示意图(图2)及气候资料图(图3)。
(3)从气候角度,解释两河流域的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2分)
探究二聚落的发展
利雅得是沙特阿拉伯首都和第一大城市,过去是沙漠小镇,因石油资源丰富,经 过几十年的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宏大的政府大楼、高层公寓、豪华的宫殿、巨 型商场、宽阔的街道、多层立交桥、漂亮的公园、高耸入云的清真寺尖塔遍布全市。
(4)判断利雅得目前的聚落类型,并说明理由。(2分)
(5)在利雅得所见所闻,可信的是(▲)(1分)
A. 居民多说阿拉伯语 B. 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 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D. 居民多穿着防寒保暖衣
(6)通过以上探究,说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至少三个)。(3分)
探究三聚落的开发与保护
中国传统村落是指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 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传 统村落不仅有美学价值,而且对完善新农村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等有借鉴意义。
(7)请为保护我国传统村落献计献策。(1分) 17 . (14分)【探究发现】气候知多少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人们生产生活与气候息息相关,山西省临汾市某中 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与世界气候相关的主题学习活动。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明概念,知数据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气温与降水是人们 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下图是测量气温和降水量的设备。
(1)分别说出测量气温和降水量的设备名称。(2分)
根据每日记录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据,可以计算各月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 继而得出当年的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数值,累积多年的气温和降水量数值可以得到多 年平均各月气温及降水量数值。下表是临汾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及降水量数值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 1.0 7.0 14.3 19.7 24.4 26.1 24.8 19.4 12.8 5.0 -1.1
降水量/mm 3.3 5.4 16.8 26.2 37.2 55.2 119.2 91.1 57.0 36.8 15.6 4.7
(2)根据上表数据,补充完整临汾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4分)
活动二说特征,析成因
根据某地多年的气温与降水量特征,可以归纳该地气候特征。
(3)描述临汾市气候特征,并简要说明其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3分)
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燃烧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 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同学们还发现影响气 候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4)结合上述图文资料,说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3分)
(5)从甲、乙、丙图中,任选其一,简要说明其对气候的影响。(2分)
1 8 . ( 8 分 )【金砖迎“新”,共谋发展】
材料 一2024年1月1日,沙特阿拉伯、伊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埃塞俄比亚、埃 及加入金砖国家行列。自此,金砖国家正式成员国数量从原来的5个(中国、印度、 俄罗斯、巴西、南非)变成10个。
材料二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与其他区域存在联系,需同其 他区域开展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相互取长补短,实现共同发展。2024年10月24日上 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会展中心出席“金砖+”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表 题为《汇聚“全球南方”磅礴力量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材料三 下图示意世界发达国家及金砖国家的位置。下表为2023年埃及和美国部分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资料对比。
国家 埃及(2023年) 美国(2023年)
经济发 展水平 国内生产总值3.91千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为3.69千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27.36万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为8.17万美元。
产业 结构 农业占比10.6%,工业占比32.73%, 服务业占比56.67%。 农业占比1%,工业占比18%, 服务业占比81%。
教育发 展水平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占32%。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占50%。
(1)分别说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特点。(2分)
(2)读表,描述埃及与美国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
(3)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金砖国家属于▲ (填“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金砖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填“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2分)
(4)简述金砖国家合作的意义。(1分)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七年级地理(湘教版)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 CBCBD 6-10 DDBDD 11-15 BACDA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5分) 16. (13分)
(1)亚洲、非洲(每点1分,共2分)
(2)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形成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地处平原地区,地形较为平坦;土 壤肥沃;分布在河流沿岸,可提供水源;位于中低纬度,气候较为温暖。(每点1分, 任答2点得2分)
(3)两河流域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终年炎热干燥。全年降水稀少,房屋多平顶;全年 炎热,墙厚可隔热;全年炎热,多风沙,小窗可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也可防止风沙 的侵袭。(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聚落类型:城市(1分)
理由:据材料可知,利雅得高楼林立;交通便利;人们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等, 属于城市聚落。(每点1分,任答1点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5)A(1 分)
(6)地形、水源、气候、资源、宗教等。(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7)及时对传统村落进行修缮;加大对传统村落保护的资金、技术投入;加强宣传,增 强人们保护传统村落的意识;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传统村落的破坏等。(任答1点得1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7. (14分)
(1)测量气温的设备是百叶箱和温度计;(1分) 测量降水量的设备是雨量筒和量杯。(1分)
(2)答案如右图。(画图4分)
(3)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每点1分, 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不利影响:降水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旱涝灾害;洪灾会淹没农田,冲毁道路、房屋, 使人们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旱灾导致土地龟裂、草木枯黄、农业减产,使人们生产生 活受到影响等。(影响共1分,任答1点得1分)
(4)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人类活动。(每点1分,任答3点得3分)
(5)甲: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 地区降水少。
乙: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同纬度地区,离海洋越远(近),气温的日变化和年 变化越大(小);同纬度地区,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气温低,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 气温高;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丙: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从甲、乙、丙任选其一作答,需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作答,每个角度1分,共2 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8. (8分)
(1)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每点1分,任
答1点得1分)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南部和南半球;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每点1分,任答1点得1分)
(2)美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远高于埃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国的第三产业比重高于 埃及,埃及农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高于埃及;美 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优于埃及。 (每点1分,3点得3分)
(3)发展中国家(1分) 南南合作(1分)
(4)合作有利于发挥各国优势,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全球的 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有利于实现国际合作共赢的局面;有利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任答1点得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