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二十) 盐和化肥基础过关1.(2024常州)氮肥为解决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氮肥可由氮气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制得B.NH4Cl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显碱性)混用能增强肥效D.氮肥可为农作物提供N、P、K等元素2.(2023杭州)有一瓶标签无法辨认的试剂,是碳酸钠溶液或硫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仅用下列试剂无法进行鉴别的是 ( )A.pH试纸 B.酚酞试液C.稀硫酸 D.硝酸钡溶液3.(2024温州二模)小科学习了常见的四种盐类:氯化钠(NaCl)、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后,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整理并编制了检索表。检索表中M代表的是 ( )A.NaCl B.Na2CO3 C.NaHCO3 D.CaCO34.(2024苏州)常温下,取少量实验室制CO2的剩余液(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边搅拌边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2CO3溶液(如图K20-1),产生无色气体,白色沉淀不断增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滴加Na2CO3溶液前,锥形瓶内溶液中阳离子仅含Ca2+B.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的溶质是NaCl和HClC.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D.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保持不变 图K20-15.(2024金华二模)下列各组物质中,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的是 ( )A.CuSO4溶液、Ba(NO3)2溶液、KOH溶液B.CaCl2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C.MgCl2溶液、NaOH溶液、稀硫酸D.Na2SO4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6.(2023宁波一模)及时归纳是学好科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利用如图K20-2所示结构图归纳盐的四个方面的化学性质,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K20-2(1)在归纳性质③中,X代表 类物质。 (2)在归纳性质④时,从“某些盐”中选取了硝酸银,写出盐与硝酸银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 7.(2022衢州柯城一模)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如图K20-3甲所示的实验。请回答:图K20-3(1)流程图中操作W的名称是 。 (2)完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符号是 。 8.(2024浙江模拟)如图K20-4Ⅰ所示,小科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质的成分,他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Ⅱ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图K20-4(1)如图Ⅰ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 (写化学式)。 (2)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 (写离子符号)。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 种物质组成。 (4)检验D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方法: 。 走进重高9.(2024连云港)利用如图K20-5Ⅰ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Ⅱ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K20-5A.NaHCO3溶液显酸性B.30 s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C.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 D.实验表明:2NaHCO3+CaCl2CaCO3↓+CO2↑+2NaCl+H2O10.实验室现有一瓶含少量结晶水的碳酸氢铵样品,为测定其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K20-6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B、C中所装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已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NH3↑+H2O↑+CO2↑,NH3能被酸溶液吸收。部分实验步骤如下:图K20-6Ⅰ.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Ⅱ.关闭弹簧夹,给碳酸氢铵样品加热;Ⅲ.当样品反应完全……再停止加热,直到玻璃管冷却;Ⅳ.实验完毕,测得装置B、C中试剂的质量分别增加了m1、m2。(1)NH4HCO3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装置B中盛放的液体是 。 (2)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步骤Ⅲ中,停止加热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4)该样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用m1、m2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1.A2.D [解析]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可用pH试纸或酚酞试液鉴别;稀硫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是有气泡产生,硫酸钠和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硝酸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硝酸钠,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相同,不能鉴别。3.B4.D [解析]常温下,取少量实验室制CO2的剩余液(稀盐酸和CaCl2的混合溶液),锥形瓶内溶液中阳离子含H+和Ca2+。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滴加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时,锥形瓶内溶液的溶质是NaCl。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锥形瓶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稀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滴加Na2CO3溶液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中含有的Cl-数目保持不变。5.D [解析]CuSO4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SO4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的是KOH溶液,能与CuSO4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Ba(NO3)2溶液。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两种溶液混合时能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产生气体,该溶液为Na2CO3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aCl2溶液。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和MgCl2溶液,另一种溶液是稀硫酸;向产生的白色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至沉淀完全消失,再将过量的NaOH溶液和MgCl2溶液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硫酸沉淀消失后的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MgCl2溶液。组内三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Cl2溶液和Na2SO4溶液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BaCl2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Na2SO4溶液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Ag2SO4白色沉淀,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能鉴别。6.(1)酸 (2)NaCl+AgNO3NaNO3+AgCl↓(合理即可)7.(1)过滤 (2)C8.(1)BaSO4、BaCO3(2)BaCO3+2HNO3Ba(NO3)2+H2O+CO2↑(3)Na+、Cl-、S 2(4)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含Cl-[解析](1)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氯化钡分别和硫酸钠、碳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碳酸钡。(2)BC段碳酸钡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NO3Ba(NO3)2+H2O+CO2↑。(3)A~B过程中,沉淀质量增大,是因为稀硝酸和碳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钡、水和二氧化碳,硝酸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A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物质是氯化钠和硫酸钠,存在的离子为Na+、Cl-、S;B点,烧杯内的沉淀由2种物质组成,即碳酸钡和硫酸钡。9.D10.(1)氮肥 浓硫酸(2)2NaOH+CO2Na2CO3+H2O(3)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4)×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