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九) 人体的健康和环境基础过关1.(2022台州)大麻、鸦片、海洛因和“摇头丸”等都是常见的毒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抵制毒品 B.种植毒品C.注射毒品 D.吸食毒品2.(2024宁波余姚一模)2023年,宁波市卫健卫、教育局印发《宁波市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青少年要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生活学习中的一点一滴做起。下列关于健康生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适量运动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能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B.酗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只会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对人体其他系统、器官没有影响C.吸烟可以使人兴奋,增强记忆力,所以初中生可以适当吸烟D.青少年每天要摄取过量的蛋白质来促进生长发育3.(2023温州)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经蚊子传播的传染病。下列预防措施中,属于控制传染源的是 ( )A.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B.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C.清理积水改善环境卫生 D.涂驱蚊药以防蚊子叮咬4.图K9-1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K9-1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C.丁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5.(2024杭州拱墅一模)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诱发宫颈癌的主要因素,注射HPV疫苗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PV细胞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B.从免疫学角度分析,HPV疫苗属于抗原C.注射HPV疫苗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D.给健康人注射HPV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6.(2024烟台)研究发现,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癌症的潜力。图K9-2表示利用癌细胞制备纳米疫苗引发小鼠免疫反应的过程。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图K9-2A.纳米疫苗就是癌细胞 B.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C.该免疫类型属于特异性免疫 D.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有效7.(2023宁波节选)2023年5月30日16时29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之后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6月4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顺利返回地球。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要接受一段时间的“医学隔离”。“医学隔离”期间,通过严格的饮食控制、适当锻炼和摄入营养补充剂等措施以增强免疫力,帮助航天员尽快适应地面环境,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上述增强航天员免疫力的做法属于 。 8.(2024浙江)肥胖通常与遗传、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等有关。(1)与正常饮食相比,长期吃过多的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人体获得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更 ,易导致肥胖。 (2)肥胖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图K9-3为人体肾单位结构示意图,原尿中的葡萄糖可在 (填序号)处被重吸收。 图K9-3(3)下列生活方式,有利于预防肥胖的有 (填字母)。 A.平衡膳食 B.适度参加体育锻炼 C.多吃膨化食品,多喝碳酸饮料走进重高9.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K9-4所示。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图K9-4A.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相同疫苗B.接种一次疫苗后,间隔一段时间再次接种不同疫苗C.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相同疫苗D.接种一次疫苗后,紧接着再次接种不同疫苗10.(2020绍兴)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的缓慢氧化,因此,人体细胞正常工作不能缺少氧气,脑对缺氧特别敏感(见表)。当人的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图K9-5所示),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其心跳恢复,帮助血液循环系统恢复工作;胸外心脏按压还能改变胸腔容积,帮助呼吸系统恢复工作,使氧气和有机物到达脑。缺氧时间 症状3s 头晕20s 意识丧失60s 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min 脑细胞不可逆转的损害10min 脑死亡图K9-5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解释胸外心脏按压帮助心跳骤停患者的脑恢复正常生理活动的原理。 【参考答案】1.A 2.A 3.B 4.B 5.A6.A [解析]由题图可知,纳米疫苗是癌细胞经过纳米裂解后溶解于PBS缓冲液制成的。由题图可知,接种纳米疫苗可激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该细胞能识别并清除癌细胞,以此参与免疫反应。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的第三道防线,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因此,接种疫苗使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后,向小鼠注射癌细胞,小鼠体内检测到死亡的癌细胞说明纳米疫苗引发了小鼠的特异性免疫,纳米疫苗有效。7.保护易感人群8.(1)多 (2)③ (3)AB9.A10.在手向下按压时,胸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肺内气体被压出;手不按压胸骨时,胸骨上升,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外界气体入肺。同时心脏受挤压,心脏内的血液被挤出,由心室流向动脉,由动脉运往全身各处。肺泡内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循环携带氧气和有机物进入脑,与脑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脑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