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六) 与人体代谢相关的系统——呼吸和消化基础过关1.(2024山西)科学实践活动课上,小康同学制作了小肠壁结构模型(如图K6-1),该作品比较形象地模拟了小肠 ( )A.长度很长 B.内有多种消化液C.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内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图K6-12.(2022宁波)2022年4月26日,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下列行为符合平衡膳食要求的是 ( )A.食物多样,合理搭配 B.只喝饮料,不吃果蔬C.多吃少动,不控体重 D.只吃鱼肉,多盐多油3.(2024广安)小林家的午餐有红烧肉、米饭、凉拌时蔬、西瓜。如图K6-2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米饭最终在④中被分解成葡萄糖B.③分泌的消化酶能消化红烧肉C.误食的西瓜子经过了①②③④⑥⑦⑧D.营养物质主要在⑦中被吸收进入血液 图K6-24.(2024眉山)如图K6-3中的X、Y、Z三条曲线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各部位(a~e)被消化的程度。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曲线X代表淀粉在消化道中的含量变化B.曲线Y代表的物质在c中被胃蛋白酶部分分解C.曲线Z代表的物质在d中被分解成氨基酸D.三条曲线的变化表明d是主要的消化场所 图K6-35.(2023金华)生物体是一个在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物质循环的开放系统,其体内物质在不断地进行交换与转化。下列选项中关于物质甲经过某项生理活动产生物质乙的对应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生理活动 物质乙A 蛋白质 小肠的彻底消化 氨基酸B 葡萄糖 细胞的呼吸作用 氧气C 氧气 叶的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D 原尿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尿液6.如图K6-4是比较花生仁、大米、牛肉干三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的活动示意图。对于该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K6-4A.实验前所取的三种食物的质量要相等B.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C.实验是通过观察水温变化对三种食物所含的能量多少作出比较的D.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这些食物实际所含的能量7.(2024杭州期末)图K6-5中甲为肺泡处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图K6-5A.图甲中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代表氧气B.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小于血管1中的氧气浓度C.当膈肌处于图乙所示状态时,肋骨向上、向外移升,胸腔体积增大,内部压强减小D.当膈肌处于图丙所示状态时,对应的呼吸运动为图甲中b过程8.某患者进行肺部CT检查时,医生要求该患者深吸气、吸足气后憋气。据图K6-6回答问题:图K6-6(1)图甲是患者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其中 (选填“ABC”“BCD”或“CDE”)段表示患者吸气的过程,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都是 (选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2)图乙和图丙是患者进行肺部CT检查的横断面图像,其中属于吸足气后憋气的图像是图 (选填“乙”或“丙”)。肺泡表面布满 ,有利于肺泡处的气体交换,氧气通过 作用进入血液,主要是与 结合后被运输到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 9.(2020杭州)为探究酸性环境对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请根据所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验器材:试管、1%淀粉溶液、新鲜唾液、5%HCl溶液、量筒、温度计、烧杯、碘液、蒸馏水、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记号笔、计时器。(1)该实验的原理是:① ;②碘液能使淀粉变蓝。 (2)设计该实验的主要步骤(可用文字、表或图简要表述)。(3)预期本实验的结果是 。 走进重高10.(2023舟山模拟)图K6-7中甲表示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是将一定量的淀粉酶和足量的淀粉混合后,麦芽糖积累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图K6-7A.图甲中To表示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B.增加淀粉量时,图乙中d点可能会上移C.图甲中温度达到Tb时,酶的活性丧失D.图甲中Ta和Tb对酶活性的影响没有区别11.(2024温州模拟)小科用如图K6-8所示的装置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关闭活栓后根据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有关实验设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溶液可为酵母菌繁殖提供营养物质B.NaOH浓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C.若观察到U形管右侧液面上升,说明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D.若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都不变,说明酵母菌一定失活 图K6-8【参考答案】1.D 2.A 3.D [解析]米饭中的淀粉在[①]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在[⑦]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③]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误食的西瓜子经过了[①]口腔→咽→[②]食管→[④]胃→[⑦]小肠→[⑥]大肠→[⑧]肛门。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场所,各种营养物质主要在[⑦]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4.C [解析]题图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管,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淀粉在口腔内开始消化,X代表淀粉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胃中开始消化,Y代表蛋白质的消化过程,蛋白质在[c]胃中被胃蛋白酶初步分解。脂肪在小肠内开始消化,Z代表脂肪的消化过程,脂肪在[d]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三种物质都是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的,[d]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5.A 6.D7.C [解析]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氧气进入血液,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所以c是二氧化碳,d是氧气。图甲中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大于血管1中的氧气浓度。图乙表示吸气,此时,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图丙表示呼气,对应图甲中的a过程。8.(1)ABC 收缩(2)丙 毛细血管 扩散 血红蛋白9.(1)唾液淀粉酶能催化淀粉分解(2)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用记号笔编为1号和2号;②用量筒量取1 mL新鲜的唾液、2 mL蒸馏水加入1号试管中,用量筒量取1 mL新鲜的唾液、2 mL 5% HCl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③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使水温保持在37 ℃左右,分别用量筒量取2 mL 1%淀粉溶液加入1号和2号试管中,然后将上述2支试管放入烧杯中,37 ℃恒温水浴5 min;④待溶液冷却后,向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1滴碘液,然后摇匀,观察并记录2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3)2号(加5%HCl溶液)试管中溶液变蓝色,1号(加蒸馏水)试管中溶液不变蓝10.D11.D [解析]若观察到U形管左右液面都不变,有可能是酵母菌失去活性,也有可能是瓶内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瓶内的NaOH浓溶液吸收,瓶内气压没有发生变化,D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