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四十二)  内能的利用(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四十二)  内能的利用(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四十二)  内能的利用               
基础过关
1.(2018绍兴)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塑料带很难被拉断 分子之间有引力
B 水结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
C 切洋葱时眼睛被熏得直流泪 分子在不停运动
D 水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有斥力
2.(2024浙江)某同学冲泡了一杯热饮。下列选项中不能加快热饮降温的是 (  )
A.向杯口不断吹气
B.取一空杯子互倒热饮
C.向杯中加入冰块
D.拧紧杯盖静置于桌面
3.(2017湖州)如图K42-1所示,电水壶是常用家电。下列有关电水壶烧水的观察和思考,正确的是 (  )
图K42-1
A.加热过程中,水的内能通过热传递改变
B.加热过程中,水的热量不断增加
C.水沸腾时,所冒的“白气”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
D.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水温不断上升
4.(2024舟山定海一模)如图K42-2所示某手机的微泵液冷壳内含2亿颗微胶囊的高性能相变材料PCM。手机发热时,固态材料吸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微泵液冷壳还可利用无线反向充电开启驱动泵,驱动冷却液循环,利用      的方式改变手机内能,使机身散热降温。
图K42-2

5.图K42-3中四缸四冲程柴油机某一缸的各参数如表,在每个做功冲程里该单缸对外做功    J。
图K42-3
活塞行程 10 cm
转速 3000 r/min
输出功率 25 kW
效率
6.(2022宁波)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 ℃所吸收的热量数值上等于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已知氦气的定容比热为3100 J/(kg·℃)。如图K42-4所示,质量为0.02 kg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汽缸内,汽缸内氦气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氦气的温度从20 ℃升高到30 ℃时,氦气吸收的热量是     J。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
图K42-4
7.(2023宁波)为了比较液体a和液体b的比热容大小,小宁分别称取相同质量的a和b,且两者初温相同,利用如图K42-5所示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进行加热。
图K42-5
(1)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本实验中,液体a、b内能增加的途径是    。
(2)实验过程中,小宁观察到温度计甲的示数变化始终比乙快。由此可知,液体a的比热容ca与液体b的比热容cb的大小关系:ca    (选填“>”“<”或“=”)cb。
走进重高
8.(2023杭州西湖模拟)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K42-6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液体甲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体乙的比热容。使质量为500 g、初温为20 ℃的液体甲温度升高到90 ℃,其吸收的热量为      J。[c甲=1.8×103 J/(kg·℃)]
图K42-6
9.汽车废气再利用可提高能源利用率。某燃油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9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 h,消耗5 kg汽油,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能量为    J;若该汽车的热机效率为30%,则汽车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是    N。随着汽油的燃烧,其热值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利用废气再回收装置可将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40%通过热电转换装置转化为电能(图K42-7),若热电转换装置的效率为15%,则完全燃烧5 kg汽油获得的电能是    J。(q汽油=4.6×107 J/kg)
图K42-7
10.(2020绍兴)热机发明后,一直在持续地改进和发展中。
材料一 1769年,法国人居纽制造出蒸汽机推动的三轮汽车(如图K42-8Ⅰ所示),传统蒸汽机的燃料在汽缸外部燃烧(如图Ⅱ所示),热效率在5%~8%之间。
图K42-8
材料二 1862年,法国人德罗夏提出内燃机(内燃指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四冲程循环理论:①汽缸活塞向外运动造成的真空将混合气体燃料吸入汽缸;②通过汽缸活塞向内运动对进入汽缸里的燃料进行压缩;③高压下的燃烧气体产生巨大爆发力;④将已经燃烧的废气从汽缸中排出。
材料三 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以四冲程为依据的煤气内燃机,利用飞轮的惯性使四冲程自动实现循环往复,内燃机的效率达到14%。
(1)四冲程循环理论提及的“巨大爆发力”由图K42-9中的   (填字母)冲程实现。
图K42-9
(2)德罗夏提到的内燃方式是基于                      的猜想。
(3)老师在重复演示“做功改变内能”实验(如图K42-8Ⅲ所示)时,需在拔出活塞后将厚玻璃筒甩几下,其目的与内燃机的    (选填“吸气”“压缩”“做功”或“排气”)冲程的原理相似。
【参考答案】
1.B 2.D 3.A 
4.熔化 热传递 5.1000 6.620 做功
7.(1)热传递 (2)<
8.小于 6.3×104
[解析]液体甲吸收的热量:Q吸=c甲m甲(t-t0)=1.8×103 J/(kg·℃)×0.5 kg×(90 ℃-20 ℃)=6.3×104 J。
9.2.3×108 1000 不变 1.38×107
10.(1)丙
(2)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热量损失少,热效率高
(3)排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