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五) 绿色植物的水和无机盐代谢(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五) 绿色植物的水和无机盐代谢(含答案)

资源简介

课时训练(五) 绿色植物的水和无机盐代谢
基础过关
1.(2024苏州)为探究植物蒸腾速率,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K5-1装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图K5-1
A.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
B.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
C.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
D.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2.(2024苏州)如图K5-2是某种状态下的根毛细胞,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图K5-2
A.根毛细胞内无液泡和叶绿体 B.根毛细胞位于根尖的伸长区
C.此时根毛细胞处于吸水状态 D.施肥过多可能出现图示现象
3.(2024安徽)将两组大小和发育状况相近的健壮薄荷苗,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它们的长势差别很大,实验前后植株称重的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组别 培养液 植株质量/g
实验前 实验后
① 加土壤的雨水 92 378
② 未加土壤的雨水 91 145
A.上述实验中的变量为雨水中是否添加了土壤
B.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是植株质量增加的因素之一
C.组①植株质量显著增加是因为吸收了土壤中的有机物
D.此实验结果能为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提供证据支持
4.(2024乐山)图K5-3中(一)是绿色植物叶片中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二)是气孔的两种状态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K5-3
A.若图(一)表示光合作用,则序号②代表的是氧气
B.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则序号①代表二氧化碳
C.图(二)气孔处于甲状态时可能促进①②的进出
D.图(二)气孔处于乙状态时可能降低③的运输
5.(2024嘉兴期末)如图K5-4甲是小嘉利用萝卜设计制作植物气孔开闭模型的主要流程。
图K5-4
(1)该模型中的长方体萝卜条模拟的是    细胞。
(2)将该模型浸到清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萝卜条中间出现孔隙并变大(图乙),该过程模拟的是气孔张开。解释该模型浸在清水中能张开的原因:  。
6.如图K5-5是显微镜下的叶横切面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图K5-5
(1)叶片结构中具有叶绿体的是[ ]    细胞和构成[④]    的保卫细胞。
(2)运输水、无机盐的结构是[ ]     中的      管;运输有机物的是其中的      ,运输方向是
    (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3)若图中生理过程为光合作用,则图中甲、乙依次代表的物质是    和    ,该过程的发生场所是叶肉细胞的    ;若图中生理过程为呼吸作用,则图中甲、乙依次代表的物质是    和    。
(4)若丙是水蒸气,则表示植物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它可以使植物周边的环境温度    ,湿度    。
7.(2022丽水)小科为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他取了两组树龄相同、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植物枝条,分别留下6片叶片和3片叶片,把枝条同时插入盛有红色染液的烧杯中,放在阳光下照射。1 h后,在两枝条等高位置切出相应的切片,观察到被染色的情况如图K5-6所示。请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依据本实验,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
图K5-6
走进重高
8.(2024湖南)农田长期耕种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单纯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结,这些都会影响稻谷产量。为探究可持续耕种模式,研究者引入紫云英与水稻轮作模式,研究结果如下。请回答问题:
  数据  项目 组别     土壤含 氮量 土壤总孔 隙度 稻谷 产量
甲组(不施化肥) ▲ 未测量 ▲
乙组(单施全量化肥) +9.52% ▲ +16.01%
丙组(紫云英还田) +18.25% +9.33% +9.68%
丁组(紫云英还田并施80%全量化肥) +15.87% +15.34% +18.72%
注:“▲”表示基准值,“+”表示相对基准值的增量。
(1)紫云英是豆科植物,在稻谷秋收后播种,来年春季盛花期时将其翻耕用作绿肥(紫云英还田)。紫云英、水稻同属于    (选填“裸子”或“被子”)植物。根瘤菌与紫云英共生,能增加土壤含    无机盐的量。
(2)据表可知,与乙组相比,丙和丁两组的土壤总孔隙度都增加,说明紫云英还田能够    (选填“加重”或“减轻”)因单施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程度。丙和丁两组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其中丁组稻谷产量最高。
(3)研究者认为丁组为最优方案,写出两条理由:  。
(4)为了更好地储存稻谷,请从减少有机物消耗的角度,给出两个建议:  。
【参考答案】
1.D [解析]装置中的植物吸收水槽中的水进行蒸腾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装置的气泡会向左移动。装置的油层可减少水分的蒸发。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故实验中水分的出口是叶片上的气孔。植物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2.D [解析]根毛细胞内无叶绿体,但是有液泡。根毛细胞位于根尖的根毛区。题图中箭头方向表示水的流向,箭头方向指向外,此时根毛细胞处于失水状态。若一次性给农作物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过高,大于植物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毛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3.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别培养在加土壤的雨水和未加土壤的雨水中”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雨水中是否添加了土壤。植物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储存在植物体内,因此,植株质量增加是因为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植物的根只能从土壤吸收水和无机盐,不能吸收有机物。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加土壤的雨水培养的薄荷苗植株质量增加更多,说明土壤中的无机盐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4.B [解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若图(一)表示呼吸作用,则序号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5.(1)保卫
(2)外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细胞吸水膨胀
6.(1)② 叶肉 气孔
(2)⑤ 叶脉 导 筛管 自上而下
(3)二氧化碳 氧气 叶绿体 氧气 二氧化碳
(4)蒸腾作用 下降 增大
7.(1)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面积有关(或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片数量有关)
(2)剪去部分枝叶(或叶片)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面积有关 (或植物蒸腾作用强弱是否与叶片数量有关 )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上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因此为提高移栽树木的成活率,可剪去部分枝叶或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
8.(1)被子 氮
(2)减轻 是否施用80%的全量化肥
(3)丁组方案土壤总孔隙度最大,促进农作物根的呼吸作用;丁组方案稻谷产量最高
(4)稻谷晒干保存,稻谷低温保存(或稻谷低氧环境保存,任选两个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