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生物学二轮复习:专题五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共5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中生物学二轮复习:专题五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共5份)

资源简介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1.DNA复制拓展
(1)DNA复制需要引物
①原因: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链,只能从已存在的DNA链的3′端延伸。
②引物的本质:在细胞中是一段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短链RNA。PCR中的引物是DNA。
③引物的作用: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半不连续复制
①连续复制链(前导链)复制方向与解旋方向相同,不连续复制链(后随链)复制方向与解旋方向相反,合成一些小的不连续片段。
②连续复制链(前导链):切除引物后,子链会比母链短一截,这就是端粒DNA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缩短的原因,可由端粒酶延长。
③不连续复制链(后随链):切除引物后继续延长子链,补充切除引物留下的空隙。各个片段由DNA连接酶将其连成一条完整的DNA子链。
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方向问题总结(图中b链为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
(1)基因启动子端是模板链的3′端。
(2)RNA链的合成方向跟DNA复制一样也是5′→3′。
(3)密码子按照5′→3′的方向读取。核糖体按照5′→3′的方向在mRNA上移动,产生的多肽链则是从氨基端开始到羧基端结束。当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结束。
3.基因表达中的数量问题
(1)肽链合成时,并不是只有一个核糖体和一个mRNA在工作,而是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
4.表观遗传的常见类型
(1)DNA甲基化:在DNA碱基上增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转录。
(2)组蛋白修饰
①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一般与基因转录激活相关,而组蛋白去乙酰化则与基因沉默相关。
②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既与基因的转录抑制相关,又与转录激活相关,这取决于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所处的位置、被修饰的程度,以及甲基转移酶的性质。
(3)RNA干扰
主要靠直接结合特异的靶标mRNA,从而阻止该mRNA进行翻译或者导致靶标mRNA的稳定性下降。
(4)X染色体失活
是“强制性的男女平等”。雌性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遵循n-1规律:不管有多少条X染色体,除了一条以外其余的都失活。染色体失活是一个与基因沉默相关的过程。这些变化使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虽然在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非常稳定,但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下,整条染色体还可以再被激活。例如,在发育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内,可以激活失活的X染色体。
(5)基因(组)印记
指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就是基因组印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印记基因中,来自亲本的“印记”在子一代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保持终生;但在子一代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甲基化都会被清除,然后形成配子时,甲基化模式都会重新设定。
易错辨析
1.判断下列有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
(1)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可以从各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
(2)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进行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  )
(3)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2.判断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及基因表达的叙述
(1)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
(2)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因此重叠基因的编码区中可能存在多个起始密码子(  )
(3)基因“上游”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  )
1.(2024·河北,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
B.复制时,解旋酶使DNA双链由5′端向3′端解旋
C.复制和转录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
D.DNA复制合成的子链和转录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由5′端向3′端
2.(2023·山东,5)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3.(2023·全国乙,5)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
①ATP ②甲 ③RNA聚合酶 ④古菌的核糖体 ⑤酶E的基因 ⑥tRNA甲的基因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4.(2023·湖南,12)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 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沿glg mRNA从5′端向3′端移动
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
D.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
5.(2024·安徽,11)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有3类RNA聚合酶,它们在细胞内定位和转录产物见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发现了分子量小的RNA聚合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种类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RNA聚合酶Ⅰ 核仁 5.8S rRNA、18S rRNA、28S rRNA
RNA聚合酶Ⅱ 核质 mRNA
RNA聚合酶Ⅲ 核质 tRNA、5S rRNA
注:各类rRNA均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两者的基因转录时使用各自的RNA聚合酶
B.基因的DNA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可影响基因表达
C.RNA聚合酶Ⅰ和Ⅲ的转录产物都有rRNA,两种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相同
D.编码RNA聚合酶Ⅰ的基因在核内转录、细胞质中翻译,产物最终定位在核仁
6.(2023·山东,7)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
A.2/3 B.1/2 C.1/3 D.0
1.(2024·济南高三三模)下列关于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A.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转移
B.赫尔希和蔡斯在明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后,选择其作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射性来自子代或亲代噬菌体
D.格里菲思的第四组实验小鼠的血清中含有抗R型肺炎链球菌的抗体
2.(2024·菏泽高三一模)如图为环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被称为滚环复制。其过程是先打开其中一条单链a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游离出一个3′-OH和一个5′-磷酸基团末端,随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b链为模板,从a链的3′-OH末端加入与b链互补的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新合成的子链随b链的滚动而延伸。与此同时,以伸展的a链为模板,合成新的子链。最后合成两个子代双链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甲需要DNA水解酶断裂磷酸二酯键打开缺口
B.滚环复制中,b链滚动方向为逆时针
C.每条子链的合成都需要合成引物
D.DNA乙和DNA丙中新合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3.(2023·海南,13)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
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
C.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
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
4.(2024·烟台高三三模)DNA转录时作为模板功能的链叫作反义链,另一条叫作有义链。如图是DNA分子中某些基因有义链和反义链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基因可能同时复制,但不能同时转录
B.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相对位置可判断哪条链作为反义链
C.DNA分子的一条链对不同基因来说,有的是有义链,有的是反义链
D.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并不都是沿着模板的3′端到5′端进行的
5.(2024·遵义高三三模)某种小鼠毛色受基因控制情况如图所示。真黑素和褐黑素比例不同会呈现不同毛色,且褐黑素有淡化毛色的作用。在Avy基因(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上游”有多个甲基化修饰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vy基因“上游”甲基化后,碱基序列未发生变化,因此不可遗传给后代
B.Avy基因“上游”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
C.基因型为Avya的不同个体毛色不同,Avy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浅
D.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6.(2024·临沂高三二模)小麦根细胞中PHO2蛋白可调控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的数量。当叶肉细胞磷含量变化时,叶肉细胞合成特定的miRNA并转运至根细胞,与控制PHO2合成的mRNA结合发挥调控作用以维持小麦的磷稳态,该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吸收的磷元素可参与构成核酸、ATP、磷脂等物质
B.miRNA可通过抑制PHO2基因的翻译过程而发挥作用
C.细胞内磷充足时促进miRNA合成,根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数量减少
D.该机制表明小麦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细胞内磷稳态
答案精析
建网络 抓主干
①双螺旋结构 ②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③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④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⑤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⑥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⑦DNA的一条链 ⑧mRNA ⑨
⑩酶的合成  蛋白质的结构
核心提炼
易错辨析
1.(1)× 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为①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②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④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②组死亡小鼠体内只含有S型活细菌,④组死亡小鼠体内含有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2)× 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是去除其中的DNA,该实验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减法原理。
(3)× 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1)× DNA复制和转录均以DNA为模板,故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2)× 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中,而非基因的编码区。
(3)× 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真题演练
1.D [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子链,A错误;复制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其中一条链由5′端向3′端解旋,另一条链由3′端向5′端解旋,B错误;转录时,RNA聚合酶将DNA双链解开,而不是解旋酶,C错误;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作用于模板链的3′端,使子链DNA和RNA由5′端向3′端延伸,D正确。]
2.D [据图分析,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乙时①比②长,因此可以说明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A正确;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但②中多出的部分可能不含有A、T,因此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B正确;丙时,①②等长且互补,A、T之和相等,C正确;①和②两条单链由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而来,其中一条母链合成子链①时,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则另一条母链合成子链②时,②的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5′端指向解旋方向,D错误。]
3.A [由“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说明,该肽链合成所需能量、核糖体、RNA聚合酶均由大肠杆菌提供,①③④不符合题意;据题意可知,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所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必须往大肠杆菌细胞内转入甲,②符合题意;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所以大肠杆菌细胞内要含有tRNA甲的基因以便合成tRNA甲,大肠杆菌细胞内也要含有酶E的基因以便合成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⑤⑥符合题意。A正确。]
4.C [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 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 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错误;由题图及C选项分析可知,若CsrA都结合到CsrB上,则没有CsrA与glg mRNA结合,从而使glg 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翻译,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D正确。]
5.C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二者均是半自主细胞器,其基因转录时使用各自的RNA聚合酶,A正确;DNA发生甲基化修饰,会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可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由表可知,RNA聚合酶Ⅰ和Ⅲ的转录产物都有rRNA,但种类不同,说明两种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不同,C错误;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据表可知,RNA聚合酶Ⅰ定位在核仁中,因此编码RNA聚合酶Ⅰ的基因在核内转录、细胞质(核糖体)中翻译,产物最终定位在核仁发挥作用,D正确。]
6.A [由题意可知,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GY或XgY,其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基因不表达,一定表现为白色。其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GXg,因不确定其哪条X染色体来自父方,所以该雌性表型可能为黑色或灰色。若雄性的基因型为XGY,其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XGXG(黑色)、XGXg(黑色)、XGY(白色)、XgY(白色),则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可能为1/2或1/3;若雄性的基因型为XgY,其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XGXg(灰色)、XgXg(灰色)、XGY(白色)、XgY(白色),则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可能为1/6或0。]
模拟预测
1.B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T2噬菌体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结构,但是不明确哪种物质才是其遗传物质,即不明确其侵染过程,B错误;若保温时间过长,则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子代噬菌体,若保温时间过短,则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亲代噬菌体,C正确;格里菲思的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含有S型细菌和R型细菌,其血清中含有抗R型肺炎链球菌的抗体,D正确。]
2.B [DNA甲需要特定的酶断裂磷酸二酯键打开缺口,DNA水解酶会将DNA水解,A错误;以环状b链为模板,从a链的3′-OH末端加入与b链互补的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通过逆时针滚动而合成新的子链,B正确;滚环复制前亲代双链DNA的一条链在DNA复制起点处被切开,其3′和5′端游离出来,滚环复制在3′-OH端开始以切开的该链为引物向前延伸,不需要合成引物,C错误;DNA乙(以b链为模板)和DNA丙(以a链为模板)中新合成链的碱基序列互补,D错误。]
3.B [根据图示信息,D基因编码152个氨基酸,但D基因上包含终止密码子对应序列,故应包含459个碱基,A错误;分析图示信息,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是5′-GTACGC-3′,根据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B正确;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但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同,D错误。]
4.A [不同的基因位置不同,可能同时复制,也可能同时转录,A错误;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因此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哪条链作为反义链,B正确;不同基因的有义链和反义链不同,因此DNA分子的一条链对不同基因来说,有的是有义链,有的是反义链,C正确;基因的转录是沿着模板的3′端到5′端进行的,翻译是沿着模板的5′端到3′端进行的,D正确。]
5.D [甲基化可遗传给后代,A错误;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B错误;Avy甲基化会抑制ASIP蛋白的合成,后者会抑制真黑素的合成,Avy甲基化程度越高,真黑素越容易合成,小鼠毛色越深,C错误。]
6.C [叶肉细胞合成的miRNA转运至根细胞,与控制PHO2合成的mRNA结合,从而抑制PHO2基因的翻译过程,B正确;细胞内磷充足时会抑制miRNA合成,提高细胞内PHO2蛋白的含量,下调磷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使根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数量减少,C错误。](共86张PPT)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保分点专攻 
建网络 抓主干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现者
结构
特点
DNA
细胞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
联 系
DNA是遗传
物质的证据
RNA是遗传
物质的证据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联 系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
DNA是主要的 遗传物质
结构
沃森、克里克
①____________
稳定性、多样性、特异性
双螺旋结构
联 系
“加法原理”
“减法原理”
基因
本质
联 系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分布
遗传信息
储存形式
建网络 抓主干
基因
指导蛋
白质的
合成
场所
模板
产物
主要在细胞核
⑦_____________
RNA(mRNA、tRNA、rRNA)
转录
RNA的功能
联系
翻译
中心
法则
场所
模板
产物
核糖体
⑧_______
多肽或蛋白质
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
比较5个过程的模板、原料、产物、场所等
DNA的一条链
mRNA
DNA
复制
场所
时间
条件
特点
真核细胞主要是细胞核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板、原料、能量、酶等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
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两种分裂过程中DNA数目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联系
建网络 抓主干
基因
同一生物分化的细胞中DNA、mRNA、
tRNA、rRNA和蛋白质的相同与不同
基因表达与
性状的关系
基因表达产物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的选择性表
达与细胞分化
表观遗传
基因通过控制⑩________来控
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
的性状
基因通过控制 ____________
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联系
酶的合成
蛋白质的结构
一 核心提炼
1.DNA复制拓展
(1)DNA复制需要引物
①原因: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合成DNA链,只能从已存在的DNA链的3′端延伸。
②引物的本质:在细胞中是一段与模板DNA互补配对的短链RNA。PCR中的引物是DNA。
③引物的作用: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
(2)半不连续复制
①连续复制链(前导链)复制方向与解旋方向相同,不连续复制链(后随链)复制方向与解旋方向相反,合成一些小的不连续片段。
②连续复制链(前导链):切除引物后,子链会比母链短一截,这就是端粒DNA在每次细胞分裂后缩短的原因,可由端粒酶延长。
③不连续复制链(后随链):切除引物后继续延长子链,补充切除引物留下的空隙。各个片段由DNA连接酶将其连成一条完整的DNA子链。
2.基因表达过程中的方向问题总结(图中b链为该基因转录时的模板链)
(1)基因启动子端是模板链的3′端。
(2)RNA链的合成方向跟DNA复制一样也是5′→3′。
(3)密码子按照5′→3′的方向读取。核糖体按照5′→3′的方向在mRNA上移动,产生的多肽链则是从氨基端开始到羧基端结束。当核糖体移动到终止密码子时翻译结束。
3.基因表达中的数量问题
(1)肽链合成时,并不是只有一个核糖体和一个mRNA在工作,而是在一个mRNA分子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核DNA复制一次;每个复制起点只起始一次;而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基因可多次转录,因此转录起点可多次起始。
4.表观遗传的常见类型
(1)DNA甲基化:在DNA碱基上增加甲基基团的化学修饰,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转录。
(2)组蛋白修饰
①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一般与基因转录激活相关,而组蛋白去乙酰化则与基因沉默相关。
②组蛋白甲基化修饰既与基因的转录抑制相关,又与转录激活相关,这取决于被修饰的氨基酸残基所处的位置、被修饰的程度,以及甲基转移酶的性质。
(3)RNA干扰
主要靠直接结合特异的靶标mRNA,从而阻止该mRNA进行翻译或者导致靶标mRNA的稳定性下降。
(4)X染色体失活
是“强制性的男女平等”。雌性动物体细胞中X染色体的失活遵循n-1规律:不管有多少条X染色体,除了一条以外其余的都失活。染色体失活是一个与基因沉默相关的过程。这些变化使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巴氏小体。虽然在体细胞中失活的X染色体非常稳定,但在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些情况下,整条染色体还可以再被激活。例如,在发育中的原始生殖细胞内,可以激活失活的X染色体。
(5)基因(组)印记
指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甲基化就是基因组印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印记基因中,来自亲本的“印记”在子一代体细胞的有丝分裂中保持终生;但在子一代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甲基化都会被清除,然后形成配子时,甲基化模式都会重新设定。
1.判断下列有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
(1)在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可以从各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得到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
提示: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为①R型活细菌→小鼠→存活;②S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小鼠→存活;④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R型活细菌→小鼠→死亡。②组死亡小鼠体内只含有S型活细菌,④组死亡小鼠体内含有S型活细菌和R型活细菌。
×
(2)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进行实验运用了加法原理(  )
提示:艾弗里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中加DNA酶是去除其中的DNA,该实验从反面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运用了减法原理。
×
(3)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提示:赫尔希和蔡斯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
2.判断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及基因表达的叙述
(1)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上(  )
提示:DNA复制和转录均以DNA为模板,故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都在DNA上。
×
(2)重叠基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共用一段DNA序列,因此重叠基因的编码区中可能存在多个起始密码子(  )
提示:起始密码子存在于mRNA中,而非基因的编码区。
×
(3)基因“上游”甲基化后,可能导致D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子结合
(  )
提示: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
二 真题演练
1.(2024·河北,4)下列关于DNA复制和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氢键连接成子链
B.复制时,解旋酶使DNA双链由5′端向3′端解旋
C.复制和转录时,在能量的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
D.DNA复制合成的子链和转录合成的RNA延伸方向均由5′端向3′端

DNA复制时,脱氧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子链,A错误;
复制时,在细胞提供的能量驱动下,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其中一条链由5′端向3′端解旋,另一条链由3′端向5′端解旋,B错误;
转录时,RNA聚合酶将DNA双链解开,而不是解旋酶,C错误;
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均作用于模板链的3′端,使子链DNA和RNA由5′端向3′端延伸,D正确。
2.(2023·山东,5)将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端固定于载玻片上,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体系中进行复制。甲、乙和丙分别为复制过程中3个时间点的图像,①和②表示新合成的单链,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丙为复制结束时的图像。该DNA复制过程中可观察到单链延伸暂停现象,但延伸进行时2条链延伸速率相等。已知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据图分析,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
B.甲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
C.丙时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一定相等
D.②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3′端指向解旋方向

据图分析,甲时新合成的单链①比②短,乙时①比②长,因此可以说明①和②延伸时均存在暂停现象,A正确;
①和②两条链中碱基是互补的,甲时新合成的
单链①比②短,但②中多出的部分可能不含有A、T,因此①中A、T之和与②中A、T之和可能相等,B正确;
丙时,①②等长且互补,A、T之和相等,C正确;
①和②两条单链由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而来,其中一条母链合成子链①时,①的5′端指向解旋方向,则另一条母链合成子链②时,②的延伸方向为5′端至3′端,其模板链5′端指向解旋方向,D错误。
3.(2023·全国乙,5)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
①ATP ②甲 ③RNA聚合酶 ④古菌的核糖体 ⑤酶E的基因 ⑥tRNA甲的基因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②④⑤

由“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说明,该肽链合成所需能量、核糖体、RNA聚合酶均由大肠杆菌提供,①③④不符合题意;
据题意可知,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所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必须往大肠杆菌细胞内转入甲,②符合题意;
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所以大肠杆菌细胞内要含有tRNA甲的基因以便合成tRNA甲,大肠杆菌细胞内也要含有酶E的基因以便合成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⑤⑥符合题意。A正确。
4.(2023·湖南,12)细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细菌糖原合成的平衡受到CsrAB系统的调节。CsrA蛋白可以结合glg mRNA分子,也可结合非编码RNA分子Csr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glg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
glg基因的启动子并驱动转录
B.细菌合成UDPG焦磷酸化酶的肽链时,核糖体
沿glg mRNA从5′端向3′端移动
C.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促进细菌糖原合成
D.CsrA蛋白都结合到CsrB上,有利于细菌糖原合成

抑制CsrB基因转录会使CsrB的RNA减少,使CsrA更多地与glg mRNA结合形成不稳定构象,最终核糖核酸酶会降解glg mRNA,而glg基因编码的UDPG焦磷酸化酶在糖原合成中起关键作用,故抑制CsrB基因的转录能抑制细菌糖原合成,C错误;
由题图及C选项分析可知,若CsrA都结合
到CsrB上,则没有CsrA与glg mRNA结合,从而使glg mRNA不被降解而正常进行翻译,有利于细菌糖原的合成,D正确。
5.(2024·安徽,11)真核生物细胞中主要有3类RNA聚合酶,它们在细胞内定位和转录产物见表。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发现了分子量小的RNA聚合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种类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RNA聚合酶Ⅰ 核仁 5.8S rRNA、18S rRNA、28S rRNA
RNA聚合酶Ⅱ 核质 mRNA
RNA聚合酶Ⅲ 核质 tRNA、5S rRNA
注:各类rRNA均为核糖体的组成成分。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两者的基因转录时使用各自的RNA聚合酶
B.基因的DNA发生甲基化修饰,抑制RNA聚合酶的结合,可影响基因表达
C.RNA聚合酶Ⅰ和Ⅲ的转录产物都有rRNA,两种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相同
D.编码RNA聚合酶Ⅰ的基因在核内转录、细胞质中翻译,产物最终定位
在核仁

种类 细胞内定位 转录产物
RNA聚合酶Ⅰ 核仁 5.8S rRNA、18S rRNA、28S rRNA
RNA聚合酶Ⅱ 核质 mRNA
RNA聚合酶Ⅲ 核质 tRNA、5S rRN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DNA,二者均是半自主细胞器,其基因转录时使用各自的RNA聚合酶,A正确;
DNA发生甲基化修饰,会抑制RNA聚合酶与DNA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可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
由表可知,RNA聚合酶Ⅰ和Ⅲ的转录产物都有rRNA,但种类不同,说明两种酶识别的启动子序列不同,C错误;
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据表可知,RNA聚合酶Ⅰ定位在核仁中,因此编码RNA聚合酶Ⅰ的基因在核内转录、细胞质(核糖体)中翻译,产物最终定位在核仁发挥作用,D正确。
6.(2023·山东,7)某种XY型性别决定的二倍体动物,其控制毛色的等位基因G、g只位于X染色体上,仅G表达时为黑色,仅g表达时为灰色,二者均不表达时为白色。受表观遗传的影响,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比例不可能是
A.2/3 B.1/2 C.1/3 D.0

由题意可知,G、g来自父本时才表达,来自母本时不表达。某雄性与杂合子雌性个体为亲本杂交,获得4只基因型互不相同的F1,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是XGY或XgY,其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基因不表达,一定表现为白色。其雌性个体基因型为XGXg,因不确定其哪条X染色体来自父方,所以该雌性表型可能为黑色或灰色。若雄性的基因型为XGY,其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XGXG(黑色)、XGXg(黑色)、XGY(白色)、XgY(白色),则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可能为1/2或1/3;若雄性的基因型为XgY,其后代基因型和表型分别为XGXg(灰色)、XgXg(灰色)、XGY(白色)、XgY(白色),则亲本与F1组成的群体中黑色个体所占的比例可能为1/6或0。
三 模拟预测
1.(2024·济南高三三模)下列关于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不仅证明了遗传物质是DNA,还证
明了DNA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转移
B.赫尔希和蔡斯在明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后,选择其作为证
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
C.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搅拌、离心后上清液放
射性来自子代或亲代噬菌体
D.格里菲思的第四组实验小鼠的血清中含有抗R型肺炎链球菌的抗体

赫尔希和蔡斯选择T2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T2噬菌体只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结构,但是不明确哪种物质才是其遗传物质,即不明确其侵染过程,B错误;
若保温时间过长,则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子代噬菌体,若保温时间过短,则上清液的放射性来自亲代噬菌体,C正确;
格里菲思的第四组实验小鼠体内含有S型细菌和R型细菌,其血清中含有抗R型肺炎链球菌的抗体,D正确。
2.(2024·菏泽高三一模)如图为环状DNA分子的复制方式,被称为滚环复制。其过程是先打开其中一条单链a的一个磷酸二酯键,游离出一个
3′-OH和一个5′-磷酸基团末端,随后在DNA聚合酶催化下,以b链为模板,从a链的3′-OH末端加入与b链互补的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新合成的子链随b链的滚动而延伸。与此同时,以伸展的a链为模板,合成新的子链。最后合成两个子代双链分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甲需要DNA水解酶断裂磷酸二酯键打开缺口
B.滚环复制中,b链滚动方向为逆时针
C.每条子链的合成都需要合成引物
D.DNA乙和DNA丙中新合成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DNA甲需要特定的酶断裂磷酸二酯键打开缺口,DNA水解酶会将DNA水解,A错误;
以环状b链为模板,从a链的3′-OH末端加入与b链互补的脱氧核苷酸,使链不断延长,通过逆时针滚动而合成新的子链,B正确;
滚环复制前亲代双链DNA的一条链在DNA复制起点处被切开,其3′和5′端游离出来,滚环复制在3′-OH端开始以切开的该链为引物向前延伸,不需要合成引物,C错误;
DNA乙(以b链为模板)和DNA丙(以a链为模板)中新合成链的碱基序列互补,D错误。
3.(2023·海南,13)噬菌体ΦX174的遗传物质为单链环状DNA分子,部分序列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D基因包含456个碱基,编码152个氨基酸
B.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其互补DNA序列是
5′-GCGTAC-3′
C.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核糖核苷酸
D.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且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相同

根据图示信息,D基因编码152个氨基酸,但D基因上包含终止密码子对应序列,故应包含459个碱基,A错误;
分析图示信息,E基因中编码第2个和第3个氨基酸的碱基序列是
5′-GTACGC-3′,根据DNA分子两条链反向平行,其互补DNA序列是5′-GCGTAC-3′,B正确;
噬菌体ΦX174的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和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C错误;
E基因和D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存在部分重叠,但重叠序列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同,D错误。
4.(2024·烟台高三三模)DNA转录时作为模板功能的链叫作反义链,另一条叫作有义链。如图是DNA分子中某些基因有义链和反义链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基因可能同时复制,但不能
同时转录
B.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相对位置
可判断哪条链作为反义链
C.DNA分子的一条链对不同基因来说,有的是有义链,有的是反义链
D.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并不都是沿着模板的3′端到5′端进行的

不同的基因位置不同,可能同时复制,也可能同时转录,A错误;
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
结合的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因此根据启动子和终止子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哪条链作为反义链,B正确;
不同基因的有义链和反义链不同,因此DNA分子的一条链对不同基因来说,有的是有义链,有的是反义链,C正确;
基因的转录是沿着模板的3′端到5′端进行的,翻译是沿着模板的5′端到3′端进行的,D正确。
5.(2024·遵义高三三模)某种小鼠毛色受基因控制情况如图所示。真黑素和褐黑素比例不同会呈现不同毛色,且褐黑素有淡化毛色的作用。在Avy基因(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上游”有多个甲基化修饰位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vy基因“上游”甲基化后,碱
基序列未发生变化,因此不可
遗传给后代
B.Avy基因“上游”甲基化后,可
能导致DNA聚合酶不能与启动
子结合
C.基因型为Avya的不同个体毛色不同,Avy甲基化程度越高,小鼠毛色越浅
D.基因通过其表达产物来控制生物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甲基化可遗传给后代,A错误;
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
B错误;
Avy甲基化会抑制ASIP蛋白的合
成,后者会抑制真黑素的合成,Avy甲基化程度越高,真黑素越容易合成,小鼠毛色越深,C错误。
6.(2024·临沂高三二模)小麦根细胞中PHO2蛋白可调控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的数量。当叶肉细胞磷含量变化时,叶肉细胞合成特定的miRNA并转运至根细胞,与控制PHO2合成的mRNA结合发挥调控作用以维持小麦的磷稳态,该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吸收的磷元素可参与构成核
酸、ATP、磷脂等物质
B.miRNA可通过抑制PHO2基因的
翻译过程而发挥作用
C.细胞内磷充足时促进miRNA合成,根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数量减少
D.该机制表明小麦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维持细胞内磷稳态

叶肉细胞合成的miRNA转运至根细胞,与控制PHO2合成的mRNA结合,从而抑制PHO2基因的翻译过程,B正确;
细胞内磷充足时会抑制miRNA合成,提高细胞内PHO2蛋白的含量,下调磷转运蛋白的数量,从而使根细胞膜上磷转运蛋白数量减少,C错误。
四 专题强化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对一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C C B C D
题号 9 10 11 12
答案 D B B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对一对
题号 13
答案 (1)20 0或1或2 (2)相对性状 基因分离(或分离) (3)bbXrY、bb′XrY 雌猫体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且表现为随机失活 (4)包裹X染色体并吸引失活因子聚集 Xist RNA
题号 14
答案 (1)RNA聚合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抑制 (2)碱基互补配对 转录后 (3)启动子 抑癌基因 基因突变(或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 (4)不会 既能降低DNA接受甲基的能力,又可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
答案
1.(2024·天津河西区高三三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在以下实验条件中,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每20分钟复制一代,不考虑大肠杆菌裂解,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提取A组试管Ⅲ沉淀中的
子代噬菌体DNA,仅少量
DNA含有32P
B.B组试管Ⅲ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
C.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被标记,原料没有被标记,子代中只有部分噬菌体被标记,故A组试管Ⅲ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A正确;
B组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经搅拌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但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无关,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与噬菌体分离,而不是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错误;
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2.(2024·沧州高三三模)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细菌(RⅠ、RⅡ、RⅢ),R型细菌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细菌(SⅠ、SⅡ、S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细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致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可能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
来的
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
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为环状DNA分子,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
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Ⅱ的DNA不能进入SⅢ中,不会导致SⅢ转化为RⅡ,B错误;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RⅡ接受加热致死的SⅢ的DNA,经转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只能是SⅡ和RⅡ,C正确;
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RⅢ经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为SⅢ,R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型细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Ⅲ和RⅢ,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3.(2024·十堰高三模拟)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可以进行连续复制,而另一条链只能先合成新链片段即冈崎片段(如图所示)。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末端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水解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
B.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
方向进行,而另一条链复制方向相反,
按3′→5′方向进行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
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对DNA进行标记时,标记物应在胸腺
嘧啶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A正确;
DNA聚合酶只能在子链的3′端延伸DNA,DNA复制时,两条新子链都按5′→3′方向进行,B错误;
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
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故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4.(2024·重庆八中高三检测)为了研究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探究:20 ℃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噬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继续培养。然后在5 s、10 s、30 s、60 s时阻断DNA复制,分离出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全部解旋为单链,再进行离心,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4噬菌体以培养基中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
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
B.如果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则会检测到靠
近离心管顶部位置放射性增强
C.为了节省实验时间,DNA可不变性处理成单链直接离心
D.据图可知,30 s内大量合成短片段DNA并在30 s时出现短片段合成长
片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T4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合成DNA的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因此T4噬菌体以培养基中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A正确;
如果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DNA片段无法连
接,故随着时间推移,短片段DNA 的数量一直较多,大部分放射性会出现在离心管顶部,B正确;
DNA是双螺旋结构,不进行变性处理,则无论培养时间长短,离心分离后得到的DNA片段长度都是相同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由图可知,30 s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近的DNA片段较多,说明首先大量合成的是短片段DNA,同时在30 s时出现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远的DNA分子,即出现短片段合成长片段,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5.(2024·许昌高三三模)当细菌在慢生长(慢复制)时,其环状DNA从起点开始进行正常的双向复制。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环状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B.营养充足时,大肠杆菌可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增殖
C.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4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D.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拟核DNA单一复制起点双向复制时,两处正在发生解螺旋,新一轮DNA复制与前一轮重叠,在前一轮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的复制起点进行复制,再形成4个解螺旋的部位,因此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6处正在发生解螺旋,C错误;
DNA的复制需要酶的参与,所以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6.(2024·秦皇岛高三三模)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
不需要先合成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
B.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
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
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
②~⑤中新合成的DNA
D.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合成6 407个磷酸二酯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过程①需要先合成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过程③不需要,A错误;
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原来的,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单链存在于复制型双链DNA中,C错误;
该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由图可知,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一共合成6 409个磷酸二酯键,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7.(2024·泉州高三质检)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由非转录的短的重复片段
(5′-GGGTTA-3′)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会受到损伤。端粒酶对端粒DNA序列的修复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过程②属于逆转录
B.过程③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C.端粒酶RNA中与DNA重复片段互补配对的序列是5′-CCCAAU-3′
D.与胰岛B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高

由题图可知,过程②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属于逆转录,A正确;
过程③为DNA聚合反应,故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
端粒的重复片段为5′-GGGTTA-3′,因此端粒酶RNA中与DNA重复片段互补配对的序列是5′-UAACCC-3′
(反向平行),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会受到损伤,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能力,因此可推测与胰岛B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8.(2024·邢台高三二模)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剪接。如图为鼠降钙素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
转录合成多种前体RNA
B.选择性剪接过程需要酶催化磷酸
二酯键和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鼠降钙素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蛋
白质,是因为对翻译的调控不同
D.不同组织细胞通过选择性剪接,可以满足机体对不同代谢活动的需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RNA聚合酶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合成一种前体RNA,A错误;
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
选择性剪接过程不需要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错误;
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即鼠降钙素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蛋白质,是选择性剪接的结果,是一种转录后调控机制不是对翻译调控不同引起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9.(2024·辽阳高三预测)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所示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
菌体内合成的
B.图乙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tRNA、mRNA和核糖体
C.图甲中形成①②时存在T-A配对,形成③④时存在A-U配对
D.图乙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

由图乙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向右,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0.(2024·沈阳高三三模)单链RNA病毒有三种类型:正义RNA病毒可直接将RNA作为mRNA进行翻译,反义RNA病毒需先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出新的RNA再进行翻译,逆转录RNA病毒则需先逆转录出DNA再进行转录、翻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义RNA病毒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G―C
B.反义RNA病毒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
C.逆转录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再流向RNA
D.上述三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均含有核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反义RNA病毒需先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出新的RNA再进行翻译,该过程不存在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B错误。
11.(2024·锦州高三模拟)大肠杆菌一般将葡萄糖作为碳元素的来源,但是当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大肠杆菌会合成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对应的阻遏基因编码片段中A占24%
B.RNA聚合酶通过与图中物质a结合后表达出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无乳糖时,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
D.有乳糖时,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
利用

物质a是mRN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基因模板链中T占23%、A占25%,非模板链中A占23%、T占25%,故对应阻遏基因的编码片段中A占(25%+23%)/2=24%,A正确;
物质a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而RNA聚合酶是在转录过程中起作用,其结合位点是DNA区域,B错误;
无乳糖时,相关物质有活性,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有乳糖时,基因的工作状态会发生改变,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利用,该过程能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2.(2024·双鸭山高三模拟)原核生物DNA的转录经常会出现提早终止现象,产生不完整的mRNA,并翻译形成很多无效的蛋白质。不完整的mRNA可能导致参与翻译的核糖体不能正常脱离并重新投入使用,从而极大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影响基因表达。针对这类问题,研究者设计了一套蛋白质翻译质量改善系统(ProQC)(如图所示),通过开关序列与其互补序列的设计,使mRNA在完整时才能打开茎环结构并完成翻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的DNA转录时,需要
RNA聚合酶识别起始密码子
B.核糖体不能从不完整的mRNA
上正常脱离,是因为该mRNA
缺少终止子
C.若与开关序列互补的序列出现突变,可能导致完整的mRNA不能正常
翻译
D.通过ProQC的优化,不完整的mRNA依然会翻译产生少量无效的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原核生物的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A错误;
核糖体不能从不完整的mRNA上正常脱离,是因为该mRNA缺少终止密码子,B错误;
若与开关序列互补的序列出现突
变,可能导致开关序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完整的mRNA不能正常翻译,C正确;
由图可知,通过ProQC的优化,不完整的mRNA不会翻译产生无效的蛋白质,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13.(2024·黑河高三预测)某种猫(2n=3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基本花色只有黑色、红色、白色三种。其中黑色系是通过真黑素表现出来的,包括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等,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b′控制,且表达顺序为B>b>b′;当X染色体上存在R基因时,真黑素的合成会受到抑制,转而合成褐黑素表现为红色系;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其中一条会随机失活,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对该种猫进行基因组测序,则需要测______条染色体。雄性猫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可能为____________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20
0或1或2
(2)在遗传学中,黑色系中的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被称为__________,控制它们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_____定律。
(3)巧克力色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雌猫可以同时拥有黑红两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相对性状
bbXrY、bb′XrY
基因分离(或分离)
雌猫体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且表现为随机失活
(4)研究发现,X染色体失活的分子机制如图。当某条X染色体失活中心上的Xist基因转录出Xist RNA后,该分子能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作用,使该X染色体失活。Tsix基因是Xist基因的反义基因(其模板链位于Xist基因的非模板链上),该基因转录得到的Tsix RNA通过与转录出的__________结合,抑制Xist RNA包裹X染色体,就会阻止Xist RNA发挥作用,使表达该基因的X染色体保持活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包裹X染色体并吸引失
活因子聚集
Xist RNA
14.(2024·连云港高三模拟)表观遗传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性状。多种类型的肿瘤研究中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异常可导致肿瘤发生,如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和非编码RNA(如miR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调控异常等因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组蛋白修饰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染色体结构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组蛋白乙酰化通常使染色体结构松弛,有利于__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在启动子部位,进行转录;而当__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过高时,染色质处于紧密状态,从而______相关基因的表达。
RNA聚合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抑制
(2)miRNA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与靶向mRNA的序列结合,在________(填“转录前”“转录后”或“翻译后”)抑制基因的表达,减少蛋白质的合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碱基互补配对
(3)在研究肿瘤发生机制时发现,基因的________区域高甲基化可能导致_________的表达被抑制,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发生多次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引起肿瘤的发生。
转录后
启动子
抑癌基因
(或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
基因突变
(4)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胞嘧啶的碳原子上,该过程_______
(填“会”或“不会”)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促进有关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因的表达,是癌症治疗药物开发的主要思路,生物药阿扎胞苷属于胞嘧啶类似物,可替代DNA复制过程中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推测其可以治疗肿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不会
既能降低DNA接受甲基的能力,又可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心法则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信息交流方式:物质传递、接触传递等,其中物质传递方式中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①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小结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信息以物质和能量为媒介,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离不开信息驱动
例题感悟
1.(2024·南京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组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
B.环境中食物及营养状况会引起生物行为发生变化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受体的角色一般不可以相互转换
D.高等生物除细胞间形成通道外都需要细胞膜上受体实现信息传递
2.研究发现,COP膜泡运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转运机制之一。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信号肽,若内质网驻留蛋白被意外包装进入COPⅡ转运膜泡,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会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将整个蛋白质通过COPⅠ转运膜泡送回内质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
B.如果内质网驻留蛋白上缺乏信号肽,该蛋白质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C.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
D.内质网驻留蛋白的合成和转运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3.(2024·商丘高三三模)糖皮质激素受体(GR)存在于T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脂溶性)进入细胞内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GRa),然后进入细胞核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GREs)结合,会导致基因Q的转录活性增强,表达的蛋白质可诱导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皮质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后与GR结合
B.GREs表达的蛋白质使基因Q的表达能力增强
C.糖皮质激素不直接参与T细胞的凋亡,而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D.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4.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未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仅可以产生tRNA、mRNA两种RNA
B.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结合过的tRNA最少
C.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转录也抑制翻译
D.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不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
5.(2024·天津南开区高三预测)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
(4)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群居型蝗虫在受到鸟类攻击时会释放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__________型蝗虫。
(5)某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②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③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④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污染
答案精析
例题感悟
1.A [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组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涉及转录和翻译过程,存在信息传递,A正确;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能够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环境中食物及营养状况会引起生物行为发生变化不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受体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C错误;高等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借助细胞膜上受体的,有通过通道的,还有通过细胞内受体的,D错误。]
2.C [由题可知,COP膜泡运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转运机制之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A正确;如果内质网驻留蛋白意外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且缺乏信号肽,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不能识别该蛋白质,不会将该蛋白质送回内质网,该蛋白质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能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C错误;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D正确。]
3.B [糖皮质激素为脂溶性物质,因此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由图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与GR结合,A正确;应答元件是能被转录因子识别和结合,从而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GREs不表达蛋白质,B错误;糖皮质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T细胞的凋亡,可通过增强基因Q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C正确;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发生在拟核和核糖体,D正确。]
4.C [过程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可以产生tRNA、rRNA、mRNA三种RNA,A错误;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因此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核糖体翻译出的肽链最长,a结合过的tRNA最多,B错误;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有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D错误。]
5.(1)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2)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 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3)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生物的种间关系 散居 (5)①②
解析 (5)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也可以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分散的蝗虫聚集在一起,①②正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导致蝗虫不能产生相应的嗅觉受体来感受集群信息素,进而能阻止蝗虫聚集,但是通过该技术防治蝗灾是不现实的,③错误;“集群信息素”不能杀死蝗虫,④错误。(共16张PPT)
生命的信息观
模块整合 3 
细胞内的信息传递 生物膜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中心法则
细胞间的 信息传递 信息交流方式:物质传递、接触传递等,其中物质传递方式中的信息分子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等,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的方式,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①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②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调节生物种群的繁衍;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小结 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信息以物质和能量为媒介,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传递;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离不开信息驱动
例题感悟
1.(2024·南京高三二模)下列关于生命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组蛋白的合成过程中存在信息传递
B.环境中食物及营养状况会引起生物行为发生变化属于行为信息
C.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受体的角色一般不可以相互转换
D.高等生物除细胞间形成通道外都需要细胞膜上受体实现信息传递

真核细胞内,染色体组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涉及转录和翻译过程,存在信息传递,A正确;
动物的特殊行为(主要指各种动作)能够向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某种信息属于行为信息,环境中食物及营养状况会引起生物行为发生变化不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
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源和信息受体的角色可以相互转换,C错误;
高等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借助细胞膜上受体的,有通过通道的,还有通过细胞内受体的,D错误。
2.研究发现,COP膜泡运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转运机制之一。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内质网驻留蛋白的羧基端有一段特殊的信号肽,若内质网驻留蛋白被意外包装进入COPⅡ转运膜泡,会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此时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会识别信号肽并与之结合,将整个蛋白质通过COPⅠ转运膜泡送回内质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
B.如果内质网驻留蛋白上缺乏信号肽,该蛋白质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
C.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
D.内质网驻留蛋白的合成和转运不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

由题可知,COP膜泡运输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物质转运机制之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结构上通过COP转运膜泡建立联系,A正确;
如果内质网驻留蛋白意外从内质网逃逸到高尔基体且缺乏信号肽,高尔基体顺面膜囊区的信号肽受体就不能识别该蛋白质,不会将该蛋白质送回内质网,该蛋白质可能被分泌到细胞外,B正确;
信号肽与信号肽受体识别与结合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内,不能说明细胞间存在信息交流,C错误;
内质网驻留蛋白是指经核糖体合成、内质网折叠和组装后,留在内质网中的蛋白质,不需要高尔基体加工,D正确。
3.(2024·商丘高三三模)糖皮质激素受体(GR)存在于T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脂溶性)进入细胞内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GRa),然后进入细胞核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GREs)结合,会导致基因Q的转录活性增强,表达的蛋白质可诱导细胞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糖皮质激素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后与
GR结合
B.GREs表达的蛋白质使基因Q的表达能力增强
C.糖皮质激素不直接参与T细胞的凋亡,而是通
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发挥作用
D.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糖皮质激素为脂溶性物质,因此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由图可知,糖皮质激素进入细胞后与GR结合,A正确;
应答元件是能被转录因子识别和结合,
从而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GREs不表达蛋白质,B错误;
糖皮质激素作为信息分子,不直接参与T细胞的凋亡,可通过增强基因Q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C正确;
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发生在细胞核和核糖体,原核生物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发生在拟核和核糖体,D正确。
4.研究发现,当细胞中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会转化为空载tRNA(未携带氨基酸的tRNA)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如图是缺乏氨基酸时,tRNA调控基因表达的相关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仅可以产生tRNA、mRNA两种RNA
B.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结合过的tRNA
最少
C.细胞缺乏氨基酸时,空载tRNA既抑制转录
也抑制翻译
D.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不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

过程①为转录过程,该过程可以产生tRNA、rRNA、mRNA三种RNA,A错误;
根据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向左,因此终止密码子与a距离最近,a核糖体翻译出的肽链最长,a结合过的tRNA最多,B错误;
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该调控机制有利于氨基酸的调配利用,D错误。
5.(2024·天津南开区高三预测)2020年,一场罕见的蝗灾席卷东非和亚欧大陆,毁坏大量草场、农田,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某地科学工作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草场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其中牧草产量=牧草补偿量-蝗虫取食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种类蝗虫的种群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2)由图可知,当蝗虫密度小于5只·m-2时,牧草产量仍可能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蝗虫种群密度足够大时才会导致危害,其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有关国家和机构合作进行灭蝗减灾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从而缓解可能出现的粮食短缺危机。
牧草补偿量大于蝗虫取食量
一定的自我调
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
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
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4)造成此次灾害的蝗虫有散居型和群居型两种类型。群居型蝗虫在受到鸟类攻击时会释放有毒的氢氰酸,使其被鸟类捕食的概率降低,这一过程说明信息传递在调节________________中起着重要作用。粉红椋鸟号称“蝗虫收割机”,主要捕食_______型蝗虫。
生物的种间关系
散居
(5)某动物研究所研究表明,散居型蝗虫密度增大时,体内会大量释放“集群信息素”,在蝗虫的触角上存在感知该种信息素的嗅觉受体,从而使蝗虫由散居转化为群居,这项研究使绿色可持续防控成为可能。据此研究,下列有关蝗灾防治的设想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
②可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从而阻止蝗虫的聚集
③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从而使蝗虫无法集群
④可使用较高浓度的“集群信息素”代替农药来杀死蝗虫,减少环境
污染
①②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集群信息素”可以使得密度增大的蝗虫种群由散居转化为群居,因此可人工合成“集群信息素”,从而在田间长期监测蝗虫的种群动态,也可以根据“集群信息素”的结构设计拮抗剂,阻止分散的蝗虫聚集在一起,①②正确;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敲除蝗虫的嗅觉受体基因,导致蝗虫不能产生相应的嗅觉受体来感受集群信息素,进而能阻止蝗虫聚集,但是通过该技术防治蝗灾是不现实的,③错误;
“集群信息素”不能杀死蝗虫,④错误。专题五 基因的本质与表达
1~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2024·天津河西区高三三模)“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在以下实验条件中,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中每20分钟复制一代,不考虑大肠杆菌裂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提取A组试管Ⅲ沉淀中的子代噬菌体DNA,仅少量DNA含有32P
B.B组试管Ⅲ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成正比
C.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
D.该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2.(2024·沧州高三三模)根据S型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差异,将其分为SⅠ、SⅡ、SⅢ等类型,不同类型的S型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失去荚膜,成为相应类型的R型细菌(RⅠ、RⅡ、RⅢ),R型细菌也可回复突变为相应类型的S型细菌(SⅠ、SⅡ、SⅢ)。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为探究S型细菌的形成机制,科研人员将加热致死的甲菌破碎后获得提取物,冷却后加入乙菌培养液中混合均匀,再接种到平板上,经培养后检测子代细菌的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若甲菌为RⅡ,乙菌为SⅢ,子代细菌可能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RⅡ是转化而来的
C.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则能说明SⅢ是转化而来的
D.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Ⅲ,则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
3.(2024·十堰高三模拟)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可以进行连续复制,而另一条链只能先合成新链片段即冈崎片段(如图所示)。DNA聚合酶不能直接起始DNA新链或冈崎片段的合成,需先借助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末端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水解掉,换上相应的DNA片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
B.DNA复制时,一条新子链按5′→3′方向进行,而另一条链复制方向相反,按3′→5′方向进行
C.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
D.对DNA进行标记时,标记物应在胸腺嘧啶上
4.(2024·重庆八中高三检测)为了研究半保留复制的具体过程,以T4噬菌体和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探究:20 ℃条件下,用T4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进入T4噬菌体DNA活跃复制期时,在培养基中添加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继续培养。然后在5 s、10 s、30 s、60 s时阻断DNA复制,分离出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全部解旋为单链,再进行离心,检测离心管不同位置的放射性强度,结果如图所示(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4噬菌体以培养基中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
B.如果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则会检测到靠近离心管顶部位置放射性增强
C.为了节省实验时间,DNA可不变性处理成单链直接离心
D.据图可知,30 s内大量合成短片段DNA并在30 s时出现短片段合成长片段
5.(2024·许昌高三三模)当细菌在慢生长(慢复制)时,其环状DNA从起点开始进行正常的双向复制。当进入快生长(快复制)时,细菌内DNA复制到一半以上时,在模板DNA和新合成的一半DNA这两段DNA的中间同时开始复制,与此同时,已经复制了一半以上的DNA继续完成复制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环状DNA分子中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
B.营养充足时,大肠杆菌可利用快生长模式快速增殖
C.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4处正在发生解螺旋
D.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
6.(2024·秦皇岛高三三模)M13噬菌体是一种寄生于大肠杆菌的丝状噬菌体,其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M13噬菌体增殖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其中SSB是单链DNA结合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复制过程中不需要先合成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
B.SSB的作用是防止解开的两条单链重新形成双链,利于DNA复制
C.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
D.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合成6 407个磷酸二酯键
7.(2024·泉州高三质检)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是由非转录的短的重复片段(5′-GGGTTA-3′)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的。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会受到损伤。端粒酶对端粒DNA序列的修复机制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②属于逆转录
B.过程③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C.端粒酶RNA中与DNA重复片段互补配对的序列是5′-CCCAAU-3′
D.与胰岛B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高
8.(2024·邢台高三二模)一个基因的转录产物在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发育阶段和生理状态下,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称为选择性剪接。如图为鼠降钙素基因在不同组织细胞中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RNA聚合酶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合成多种前体RNA
B.选择性剪接过程需要酶催化磷酸二酯键和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鼠降钙素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蛋白质,是因为对翻译的调控不同
D.不同组织细胞通过选择性剪接,可以满足机体对不同代谢活动的需要
9.(2024·辽阳高三预测)科学家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图甲表示T2噬菌体某些基因表达的部分过程,图乙为图甲中④部分的放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的RNA聚合酶是在大肠杆菌体内合成的
B.图乙各物质或结构中含有核糖的有tRNA、mRNA和核糖体
C.图甲中形成①②时存在T-A配对,形成③④时存在A-U配对
D.图乙中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
10.(2024·沈阳高三三模)单链RNA病毒有三种类型:正义RNA病毒可直接将RNA作为mRNA进行翻译,反义RNA病毒需先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出新的RNA再进行翻译,逆转录RNA病毒则需先逆转录出DNA再进行转录、翻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义RNA病毒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G―C
B.反义RNA病毒遗传信息流动过程中需要逆转录酶
C.逆转录RNA病毒的遗传信息可由RNA流向DNA再流向RNA
D.上述三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均含有核糖
11.(2024·锦州高三模拟)大肠杆菌一般将葡萄糖作为碳元素的来源,但是当生活的环境中没有葡萄糖而有乳糖时,大肠杆菌会合成半乳糖苷酶(催化乳糖水解),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相关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对应的阻遏基因编码片段中A占24%
B.RNA聚合酶通过与图中物质a结合后表达出的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C.无乳糖时,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
D.有乳糖时,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利用
12.(2024·双鸭山高三模拟)原核生物DNA的转录经常会出现提早终止现象,产生不完整的mRNA,并翻译形成很多无效的蛋白质。不完整的mRNA可能导致参与翻译的核糖体不能正常脱离并重新投入使用,从而极大地影响基因表达。针对这类问题,研究者设计了一套蛋白质翻译质量改善系统(ProQC)(如图所示),通过开关序列与其互补序列的设计,使mRNA在完整时才能打开茎环结构并完成翻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的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起始密码子
B.核糖体不能从不完整的mRNA上正常脱离,是因为该mRNA缺少终止子
C.若与开关序列互补的序列出现突变,可能导致完整的mRNA不能正常翻译
D.通过ProQC的优化,不完整的mRNA依然会翻译产生少量无效的蛋白质
13.(18分)(2024·黑河高三预测)某种猫(2n=38)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基本花色只有黑色、红色、白色三种。其中黑色系是通过真黑素表现出来的,包括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等,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b、b′控制,且表达顺序为B>b>b′;当X染色体上存在R基因时,真黑素的合成会受到抑制,转而合成褐黑素表现为红色系;当体细胞中存在两条X染色体时,其中一条会随机失活,另一条X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对该种猫进行基因组测序,则需要测______条染色体。雄性猫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的X染色体数目可能为____________条。
(2)在遗传学中,黑色系中的黑色、巧克力色、肉桂色被称为__________,控制它们的基因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3)巧克力色雄猫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雌猫可以同时拥有黑红两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X染色体失活的分子机制如图。当某条X染色体失活中心上的Xist基因转录出Xist RNA后,该分子能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使该X染色体失活。Tsix基因是Xist基因的反义基因(其模板链位于Xist基因的非模板链上),该基因转录得到的Tsix RNA通过与转录出的________结合,抑制Xist RNA包裹X染色体,就会阻止Xist RNA发挥作用,使表达该基因的X染色体保持活性。
14.(22分)(2024·连云港高三模拟)表观遗传通过调控基因表达进而影响性状。多种类型的肿瘤研究中发现表观遗传调控异常可导致肿瘤发生, 如DNA甲基化异常、组蛋白修饰异常和非编码RNA(如miRNA)调控异常等因素。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组蛋白修饰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染色体结构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组蛋白乙酰化通常使染色体结构松弛,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识别并结合在启动子部位,进行转录;而当________________的活性过高时,染色质处于紧密状态,从而______相关基因的表达。
(2)miRNA通过____________方式与靶向mRNA的序列结合,在________(填“转录前”“转录后”或“翻译后”)抑制基因的表达,减少蛋白质的合成。
(3)在研究肿瘤发生机制时发现,基因的________区域高甲基化可能导致__________的表达被抑制,或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中发生多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引起肿瘤的发生。
(4)DNA甲基化通常发生在胞嘧啶的碳原子上,该过程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生物体的遗传信息。研究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促进有关基因的表达,是癌症治疗药物开发的主要思路,生物药阿扎胞苷属于胞嘧啶类似物,可替代DNA复制过程中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推测其可以治疗肿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精析
1.A [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亲代DNA被标记,原料没有被标记,子代中只有部分噬菌体被标记,故A组试管Ⅲ中有少量子代噬菌体含32P,A正确;B组用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经搅拌和离心后放射性主要出现在上清液中,但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与接种后的培养时间无关,B错误;离心前应充分搅拌使大肠杆菌与噬菌体分离,而不是使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C错误;该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2.C [肺炎链球菌的拟核DNA为环状DNA分子,有0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S型细菌的荚膜能阻止外源DNA进入细胞,RⅡ的DNA不能进入SⅢ中,不会导致SⅢ转化为RⅡ,B错误;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Ⅱ,RⅡ接受加热致死的SⅢ的DNA,经转化得到SⅢ,繁殖所得子代细菌为SⅢ和RⅡ,RⅡ经回复突变得到SⅡ,繁殖所得子代细菌只能是SⅡ和RⅡ,C正确;若甲菌为SⅢ,乙菌为RⅢ,RⅢ经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为SⅢ,RⅢ经回复突变形成的S型细菌也是SⅢ,繁殖后形成的子代细菌都为SⅢ和RⅢ,不能排除基因突变的可能,D错误。]
3.B [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引物酶属于RNA聚合酶,A正确;DNA聚合酶只能在子链的3′端延伸DNA,DNA复制时,两条新子链都按5′→3′方向进行,B错误;引物酶以DNA为模板合成RNA引物,DNA聚合酶再在引物的3′—OH上聚合脱氧核苷酸,当DNA整条单链合成完毕或冈崎片段相连后,DNA聚合酶再把RNA引物去掉,故DNA聚合酶既能催化磷酸二酯键形成也能催化磷酸二酯键断裂,C正确。]
4.C [T4噬菌体寄生于大肠杆菌,合成DNA的原料全部来自大肠杆菌,因此T4噬菌体以培养基中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DNA,A正确;如果抑制DNA连接酶的活性,DNA片段无法连接,故随着时间推移,短片段DNA 的数量一直较多,大部分放射性会出现在离心管顶部,B正确;DNA是双螺旋结构,不进行变性处理,则无论培养时间长短,离心分离后得到的DNA片段长度都是相同的,C错误;DNA片段越短,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越近,由图可知,30 s内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近的DNA片段较多,说明首先大量合成的是短片段DNA,同时在30 s时出现与离心管顶部距离较远的DNA分子,即出现短片段合成长片段,D正确。]
5.C [拟核DNA单一复制起点双向复制时,两处正在发生解螺旋,新一轮DNA复制与前一轮重叠,在前一轮形成的两个DNA分子的复制起点进行复制,再形成4个解螺旋的部位,因此细菌快生长时其拟核DNA上最多有6处正在发生解螺旋,C错误;DNA的复制需要酶的参与,所以细菌慢生长、快生长过程都会形成蛋白质—DNA复合体,D正确。]
6.B [过程①需要先合成引物来引导子链延伸,过程③不需要,A错误;过程⑥得到的单链环状DNA是原来的,过程②~⑤中新合成的DNA单链存在于复制型双链DNA中,C错误;该DNA为含有6 407个核苷酸的单链环状DNA,由图可知,过程②~⑥需要断裂2个磷酸二酯键,一共合成6 409个磷酸二酯键,D错误。]
7.C [由题图可知,过程②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因此属于逆转录,A正确;过程③为DNA聚合反应,故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B正确;端粒的重复片段为5′-GGGTTA-3′,因此端粒酶RNA中与DNA重复片段互补配对的序列是5′-UAACCC-3′(反向平行),C错误;端粒DNA序列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当短到一定程度时,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会受到损伤,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能力,因此可推测与胰岛B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高,D正确。]
8.D [RNA聚合酶以基因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合成一种前体RNA,A错误;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选择性剪接过程不需要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错误;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可以得到不同的mRNA和翻译产物,即鼠降钙素基因表达形成不同的蛋白质,是选择性剪接的结果,是一种转录后调控机制不是对翻译调控不同引起的,C错误。]
9.D [由图乙可知,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向右,D错误。]
10.B [反义RNA病毒需先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出新的RNA再进行翻译,该过程不存在RNA→DNA的逆转录过程,不需要逆转录酶,B错误。]
11.B [物质a是mRNA,若物质a中A占23%、U占25%,则基因模板链中T占23%、A占25%,非模板链中A占23%、T占25%,故对应阻遏基因的编码片段中A占(25%+23%)/2=24%,A正确;物质a是mRNA,是翻译的模板,而RNA聚合酶是在转录过程中起作用,其结合位点是DNA区域,B错误;无乳糖时,相关物质有活性,物质b与半乳糖苷酶合成基因相关序列结合来影响其转录过程,C正确;有乳糖时,基因的工作状态会发生改变,半乳糖苷酶的基因由关闭状态变为工作状态,实现对乳糖的水解利用,该过程能保障大肠杆菌的正常生存,D正确。]
12.C [原核生物的DNA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识别启动子,A错误;核糖体不能从不完整的mRNA上正常脱离,是因为该mRNA缺少终止密码子,B错误;若与开关序列互补的序列出现突变,可能导致开关序列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完整的mRNA不能正常翻译,C正确;由图可知,通过ProQC的优化,不完整的mRNA不会翻译产生无效的蛋白质,D错误。]
13.(1)20 0或1或2 (2)相对性状 基因分离(或分离) (3)bbXrY、bb′XrY 雌猫体内含有两条X染色体,且表现为随机失活 (4)包裹X染色体并吸引失活因子聚集 Xist RNA
14.(1)RNA聚合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抑制 (2)碱基互补配对 转录后 (3)启动子 抑癌基因 基因突变(或碱基替换、增添或缺失) (4)不会 既能降低DNA接受甲基的能力,又可抑制DNA甲基化转移酶活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