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固体(教案+课件14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固体(教案+课件14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固体》
大象版春季
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课前引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大小、轻重等重要特征。
视频学习
研究固体性质
我们可以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观察
怎样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大小呢?
观察
怎样测量和描述物体的大小呢?
观察
测量物体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天平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注意:质量≠重量
测量物体的质量
指针
分度标尺
刀口
托盘(2只)
横梁
平衡螺母
称量标尺
游码
底座
克、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
观察
视频学的使用
4.使用时要注意:待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量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指针恢复平衡。(先加大的砝码,再加小的砝码)
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观察
测量物体的质量
拓展活动
生活中也用机械台秤、电子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
生活中也用机械台秤、电子秤等测量物体的质量。
拓展活动
生活中也用皮尺、卷尺、米尺等测量物体的长度。
得出结论
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我们能测量到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视频学习
制作简易小天平
让科学流行起来大象版 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教学设计
单元 《不一样的物体》 课题 《固体》 课时 1
核心 概念 (二)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学习内容及要求 (二)物质的变化与化学反应 3~4年级2.1物质的三态变化2.1中(1)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静止时其表面一般会保持水平;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体积和形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学会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科学思维 通过用数字描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理解固体具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探究实践 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态度责任 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1.学会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并学会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通过用数字描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理解固体具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
教学 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学生: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能流动。
一、聚焦问题:快递员向探探提出了什么问题?(预计5分钟) 活动导入: 展示图片。 提问:日常生活中,你邮寄过快递吗?快递员可能会需要知道你邮寄的是什么物品?它有多大?它有多重?我们怎样描述物品的大小和轻重呢?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提问:我们经常需要准确的描述出物体的大小、轻重等特征,我们该如何描述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大小和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
探索:怎样描述物体的大小和质量呢?(预计25分钟) (1)观察 一:测量物体的大小 展示图片。 讲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又称物体的体积。我们可以用长、宽、高来描述物体的大小。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宽、高。 展示纸箱。 活动:这里有一个纸壳箱,请同学们分组利用尺子测量这个纸壳箱的长、宽、高。分工合作,一位同学测量,一位同学读数,一位同学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讲解:刚才我们利用尺子测量了物体的长、宽、高,学会了用数据描述物体的大小,那么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质量呢? 二:测量物体的质量 讲解: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物体的质量。天平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展示托盘天平及其结构。 讲解:实验室通常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克、千克是表示物体质量的常用单位。天平的由底座、游码、称量标尺、平衡螺母、横梁、托盘、分度盘、指针等构成。 视频学习:认识托盘天平结构。 学生分组利用天平测量小木块的质量,并进行汇报。 提问:通常实验室利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质量呢? 总结:生活中利用机械台秤、杆秤、电子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卷尺、皮尺、直尺等测量物体的长、宽和高。 学习如何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中间,这时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天平左盘,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的位置,直到指针恢复平衡。 4.读数,被测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所在刻度数值。
三、研讨和交流(预设5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我们可以用长、宽、高等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知道了天平是常见的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学会了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四、练一练 一 填空 1.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能测量到确定的( )和( )。 2.固体有确定的形状,我们可以用( )、 ( )、 ( )等数值来描述它的大小。 二判断 1.物体的体积是指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 2.玻璃被敲碎后,质量会变小。 ( ) 3.我们可以用直尺测量课本的大小。 ( ) 参考答案: 一、1体积 质量 2长 宽 高 二√×√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描述固体的大小:长、宽、高 测量物体的大小工具:尺子 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托盘天平、台秤、卷尺、皮尺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