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3 开满鲜花的小路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开满鲜花的小路》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语言优美、充满童趣,讲述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一个包裹,鼹鼠先生不小心把包裹里的小颗粒漏在了去松鼠太太家的路上,春天到了,这条路上开满了绚丽多彩、五颜六色的鲜花,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与快乐的故事。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童话世界的奇妙,还蕴含着“共享美好”的人文主题,引导学生体会与人分享带来的快乐。同时,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丰富,句式多样,为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提供了优质素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及书写能力,契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语文学习需求。二、教学目标会认“邮、递”等14个生字,会写“鲜、邮”等9个字,会写“鲜花、邮递员”等12个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故事中的动物们发现小路开满鲜花后的喜悦心情,感受童话的美好。能借助插图讲故事,知道美好的事物要与大家分享。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掌握生字新词,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字。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体会小动物们看到鲜花时的惊喜心情。教学难点感受故事中传递的“与人分享美好”的情感,明白生活中的分享能带来快乐。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完整、连贯地讲述故事。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字的读音、字形、字义,帮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文本情感,培养语感。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鲜花、动物形象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中的情境,引导学生扮演角色,深入体会角色情感,增强学习体验。五、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展示各种美丽鲜花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些绚丽多彩的鲜花,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引导学生用词语形容鲜花和心情,如“五颜六色”“芬芳扑鼻”“开心”“喜悦”等。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展示鲜花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引导学生积累形容鲜花与心情的词语,为后面理解课文、表达情感做铺垫。引出课题:“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进一条特别的小路,这条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它有着一段奇妙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开满鲜花的小路》,学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自然引出课题,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充满好奇与期待,齐读课题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开启新课学习。(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圈出生字词。设计意图:给予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读文的能力,让学生初步熟悉课文内容。检查生字认读情况: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重点纠正“递、裹、懊”等易错字音。去掉拼音,同桌互相指读生字,互相正音。玩“识字小游戏”,如“摘苹果”(屏幕上显示生字,学生认读正确即可摘下苹果),巩固生字记忆。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识字活动,符合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游戏的特点,增加识字趣味性,强化生字记忆效果。学习新词:出示文中的词语“邮递员、邮局、寄包裹、一堆、颗粒、破了、漏、懊丧、刺猬、绚丽多彩、花籽”,结合图片、实物或动作演示理解“邮递员”“寄包裹”“颗粒”“漏”等较难理解的词语,如让学生模仿邮递员送信动作理解“邮递员”,用沙子演示“颗粒”等。设计意图:运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降低理解难度,使学生更好地读懂课文,同时让抽象的文字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提高学生词语理解能力。再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标好自然段序号,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在扫清生字词障碍后再次读文,使学生能更流畅地朗读课文,梳理课文脉络,培养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三)精读课文,感悟文本学习第1-3自然段:指名朗读第1-3自然段,思考: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板书:包裹。提问:鼹鼠先生收到包裹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找出“鼹鼠先生赶紧骑着摩托车,到邮局去领包裹”一句,体会鼹鼠先生急切、期待的心情,指导朗读,读出急切感。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语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动作揣摩人物心情,学习阅读方法,同时指导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表现情感。出示句子“原来,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了一个包裹”,比较去掉“原来”一词后的句子,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原来”一词在揭示事情缘由时的作用,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设计意图:通过句子比较,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体会关键词语在表达中的作用,提升语言鉴赏能力。学习第4-5自然段:自由朗读第4-5自然段,思考:鼹鼠先生把包裹打开后怎么样了?发生了什么意外?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漏。指导学生读好“啊,通往松鼠太太家的路,成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小路”一句,读出鼹鼠先生的惊讶。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提取关键信息,感受故事的意外转折,通过朗读表现惊讶之情,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分角色朗读鼹鼠先生和松鼠太太的对话,同桌互相练习,指名上台展示,引导其他学生评价,看是否读出了角色的疑惑、好奇等语气。设计意图: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深入角色内心,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与性格特点,评价环节进一步培养学生倾听、鉴赏朗读的能力。学习第6-12自然段:默读第6-12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出小动物们看到鲜花后的表现和反应的句子。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句子:刺猬太太看到门前绚丽多彩的鲜花,惊奇地说:“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多美啊!”狐狸太太看到门前五颜六色的鲜花,奇怪地问:“这是谁在我家门前种的花?真美啊!”松鼠太太走出门,看见门前的小路上花朵簇簇,小松鼠、小刺猬和小狐狸在那里快活地蹦啊跳啊。她对鼹鼠先生说:“我知道了,去年长颈鹿大叔寄给你的是花籽。这是多么美好的礼物啊!”引导学生抓住“惊奇”“奇怪”“快活”等词语,体会小动物们看到鲜花时的惊喜、开心,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加上动作读等,把情感读出来。设计意图:默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对重点句子的研读,紧扣关键词,让学生深入感受小动物们的心情,多样化朗读形式加深情感体验。提问:为什么说长颈鹿大叔寄来的花籽是“美好的礼物”?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鲜花给大家带来的视觉享受、心情愉悦以及背后蕴含的分享意义等方面思考,明白美好的事物与大家分享能让快乐加倍。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思维碰撞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度挖掘文本内涵,理解“美好礼物”的多层含义,落实情感目标。(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分享美好。总结故事传达的道理: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要与他人分享,这样我们会收获更多的快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强化故事主线与主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使“分享美好”的观念深入人心。拓展活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收到或送出的“美好礼物”,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一个微笑、一次帮助等无形的东西,分享当时的心情。设计意图:将课文主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享带来的快乐,深化情感教育。(五)指导书写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鲜、邮、递、员、原、叔、局、堆、礼”,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结构、笔画特点,如“鲜”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鱼”作偏旁时最后一笔横变成提等。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能力,了解汉字书写规律,为正确书写做准备。教师示范书写,边写边强调关键笔画、笔顺,如“邮”字右边“阝”的笔顺是横撇弯钩、竖,学生书空。设计意图:教师规范示范,给予学生直观的书写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降低书写难度。学生临写生字,每个字写3-4遍,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展示优秀书写作品,表扬鼓励。设计意图:学生实践书写,巩固所学,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学生得到关注,及时纠错,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书写兴趣与竞争意识。六、板书设计开满鲜花的小路长颈鹿大叔寄包裹(花籽)鼹鼠先生漏刺猬太太、狐狸太太惊奇、奇怪松鼠太太明白分享美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