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导学案1、知道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2、能够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3、在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的基础上,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1、以第三周期元素为例,说明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2、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碱金属元素、卤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同主族元素的性质有着相似性和递变性。一、探究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思考与交流】观察表4-5,思考并讨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各呈现什么规律性的变化?【总结】同一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是 ,负价呈现由 的周期性变化;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 的周期性变化。1.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1.3、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思考与交流】1、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呢?2、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结构有何异同?二、探究第三周期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问题讨论】根据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你能推测出该周期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吗?【实验探究】2.1第三周期金属还原性强弱变化规律2.1.1 钠、镁、铝和水的反应常温下,Na与水反应剧烈: 。加热时,Mg与热水反应较快: 。加热时,Al与热水无明显现象单质还原性: 。2.1.2 镁、铝和盐酸的反应镁有气泡放出,镁反应剧烈: 。铝也有气泡放出,反应较缓和: 。单质还原性: 。2.1.3镁、铝氢氧化物性质氢氧化铝与NaOH反应的现象: 。方程式: 。Al(OH)3两性元素金属性: 。Al(OH)3 。【总结】第三周期金属还原性强弱变化规律① 钠、镁、铝置换出水(或酸)中的氢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② 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③ 钠、镁、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2 第三周期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强弱变化规律【总结】第三周期非金属单质氧化性强弱变化规律①硅、磷、硫、氯单质与氢气化合时条件由易到难的顺序为 ;②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③硅、磷、硫、氯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课堂练习】1.已知下列原子的半径:原子 N S O Si半径r/10-10 m 0.75 1.02 0.74 1.17根据以上数据,P原子的半径可能是( )A.1.10×10-10 m B.0.8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2.下列各组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 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 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C. 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D. Na、K、Rb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3.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B. 非金属活泼性:Y<X<ZC. 原子半径:X>Y>Z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4、下列各组微粒半径比较中错误的是( )A.Cl-Mg2+>Na+ C.Rb>K>Na D.P>S>O(共21张PPT)第1课时 元素周期律第二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一、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对钠、镁、钾原子失电子能力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有着相似性和递变性。那么,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变化规律呢?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1)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第一周期除外)。由1到8二、1~18号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2.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呈现___________的周期性变化。由大到小3.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变化的关系图(2)规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呈_______变化,即每周期,最高正价:__________(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最低负价:_________。周期性+1到+7-4到-11.从钠元素到氯元素原子半径为什么呈现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深度思考提示 从钠元素到氯元素,它们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增多,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2.根据 推测该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数值。提示 最高正价为+6价,最低负价为-2价。(3)比较S2-和Y-的还原性:_________。S2->Y-(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解析 由(1)及化学方程式知,Y有+5价、-1价两种价态,由于Y存在Y-,-1价将是Y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其最外层电子数为8-1=7。另外,由于无法确定+5价是否为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所以不能用+5价确定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解析 在该反应中还原剂为S2-,还原产物为Y-,故还原性:S2->Y-。7②实验乙中a试管中沉淀溶解,b试管中沉淀不溶解,a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OH)2+2H+===Mg2++2H2O。③由上述实验可知钠、镁、铝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钠、镁、铝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NaOH>Mg(OH)2>Al(OH)3Na>Mg>Al2.硅、磷、硫、氯的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Si P S C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H2SiO3:弱酸 H3PO4:中强酸 H2SO4:强酸 HClO4:强酸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 Si、P、S、Cl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HClO4>H2SO4>H3PO4>H2SiO31.元素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与原子的________(填序号)有关:①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外电子数 ⑤最外层电子数 ⑥电子层数2.在第三周期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元素外:(1)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2)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用化学式回答,下同)。(4)最不稳定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5)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6)氧化物中具有两性的是_______。深度思考①⑤⑥ClNaHClO4SiH4NaOHAl2O3四、课堂小结1.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不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化合价B.原子半径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D.相对原子质量√五、课堂检测2.下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结构或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的变化。该图中纵坐标表示A.电子层数B.最外层电子数C.最高化合价D.原子半径√五、课堂检测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Na、Mg、Al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其单核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B.P、S、Cl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对应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增强C.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以第ⅦA族的为最大D.Na、Mg、Al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解析 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其原子的还原性依次减弱,但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P、S、Cl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5、+6、+7,由于P、S、Cl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其所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增强;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其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则它们的氢氧化物的碱性也依次减弱。五、课堂检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现从+1→+7价的变化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至右一定依次减小C.同周期中,第 ⅠA族元素(H除外)金属性最强,第ⅦA族元素非金属性最强D.HF、NH3、SiH4的稳定性依次增强√解析 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A项错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半径测定方式与其他元素的不同,没有可比性,B项错误;F、N、Si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其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也依次减弱,D项错误。五、课堂检测6.下列各组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错误的是A.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增强√解析 N、O、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5、6、7,逐渐增多,A项正确;N、O、F是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项错误;Na、Mg、A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为+1、+2、+3,依次升高,C项正确;Li、Na、K是同主族元素,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依次增强,D项正确。五、课堂检测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五、课堂检测解析 在元素周期表中S与P属于同周期元素,S在P的右边,非金属性强于P,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O4强于H3PO4,A项不合题意;在元素周期表中Cl与Br属于同主族元素,Cl在Br的上方,非金属性Cl强于Br,B项不合题意;在元素周期表中,Na与Mg属同周期元素,Na在Mg的左边,所以金属性Na强于Mg,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NaOH强于Mg(OH)2,C项不合题意;D项考查碳酸盐与碳酸酸式盐热稳定性的问题,不涉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五、课堂检测8.R、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m、n均为正整数)A.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也为强碱B.若HnXOm为强酸,则Y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C.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D.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五、课堂检测解析 金属性:R>W,所以若R(OH)n为强碱,则W(OH)n+1不一定为强碱,A项不一定正确;非金属性:X<Y,若HnXOm为强酸,则X是活泼非金属元素,因此Y也是活泼非金属元素,B项正确;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Z可能是F,无正价,C项错误;非金属性:R<W<X<Y<Z,若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X为N或P,因此R、W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D项不一定正确。五、课堂检测期待各位专家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2节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1.2.1 元素周期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认识元素周期律并理解其实质。2.学会运用变量关系模型分析处理数据,总结认识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构建比较微粒半径大小的思维模型,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联想·质疑】目前发现的元素已经有110多种,在元素周期表中,这些元素是有序排列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序号我们称为原子序数,其数值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元素为什么会按照这样的顺序在周期表中排列?它们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人们是怎样描述这种关系的?元素周期律【活动·探究】对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元素之间内在联系和变化的规律性。那么,原子序数为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变化是如何变化的?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活动探究完成以下任务。(1)分组填写教材P12页表中所缺的内容;(2)对表中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3)小组交流研讨,描述你们发现的规律。【学生展示】【投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引导过渡】观察1-18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我们发现从3号到10号,最外层电子由1增加到8,从11号到18号最外层电子数又由1增加到8。像这样每隔一定数量,又重现前面出现过的情况的变化称为周期性变化。【投影总结】原子序数与最外层电子的关系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达到稳定结构时的最外层电子数1~2 1 1—2 23~10 2 1—8 811~18 3 1—8 8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问题】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会引起元素的性质在哪些方面也呈现出相应的周期性变化?【投影】1-18号元素的原子的主要化合价【引导过渡】观察1-18号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变化,我们发现:从3号到10号,最高正价从+1价升高到+5(F没有正价),最低负价从-4价升高到-1价,最后以稀有气体零价结束;从11号到18号最高正价从+1价升高到+7,最低负价从-4价升高到-1价,最后以稀有气体零价结束。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变化。【投影总结】2、原子序数与元素主要化合价关系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1~2 1 +1 -1—03~10 2 +1—+5 -4— -1 —011~18 3 +1—+7 -4— -1 —0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 周期性变化。【投影】1-18号元素原子的半径【引导过渡】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半径变化,我们发现:从3号到9号,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减小。从11号到17号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逐渐减小。其半径大小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教材中没有列出,它跟邻近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相比显得特别大,这是由于测定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的根据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半径不同。【投影总结】3、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的关系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3~9 2 0.134nm→0.071nm (大→小)11~17 3 0.154nm→0.099nm (大→小)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观察思考】通过柱状图或折线图,可以更直观的体现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图是1—18号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柱状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投影】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柱状图【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活动·探究】为了更直观地观察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变化而变化的情况,请大家参照教材“方法导引”栏目,每四人为一小组,画出以原子序数为横坐标、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为纵坐标的折线图。对于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你的结论是什么?【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展示其折线图,交流小组的观点【投影】原子序数与元素主要化合价线状图【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观察思考】1.同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有何关系?2.同种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有何关系?3.观察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有何共性 4. 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既有正价又有负价。对吗?【归纳点评】1. 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82. 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 =83. 金属元素只有正价,无负价4. 不对,F 元素没有正价【投影】原子序数与原子半径线状图【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4、元素周期律(1)内容: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等均呈现周期性变化。(2)含义: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3)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补充:除原子半径和元素的化合价以外,元素的其他性质,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也呈现周期性变化。【自我诊断】1、(1)原子序数与原子的核电荷数一定相等( )(2)对于11~17号元素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3)随着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 )(4)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最高化合价一定相等( )(5)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定等于其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6)所有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之和都等于8( )答案:(1)√ (2)√ (3)× (4)× (5)× (6)×2、(2023·南京溧水高级中学高一检测)元素的以下性质或结构,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 )A.化合价 B.原子半径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 D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不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化合价、原子半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3.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元素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 C解析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因此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所以C项正确。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②核电荷数11~17的元素,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③核电荷数11~17的元素,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是导致原子半径、元素主要化合价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原因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从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①错误;核电荷数11~17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②正确;核电荷数11~17的元素,最低化合价从-4到-1重复出现,③错误;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④正确。【归纳总结】1.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1)对于1~18号元素元素最高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O、F及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元素最低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具有)=最外层电子数-8;|最高化合价|+|最低化合价|=8(O、F及稀有气体元素除外)。(2)常见元素化合价的特点①H元素:+1价、-1价、0价,如H2O、NaH、H2;②F元素:-1价、0价,如NaF、F2,无正化合价;③O元素:常见有-2、-1、0价,如CaO、Na2O2、O2,无最高化合价;④金属元素没有负化合价;⑤非金属元素既有正化合价又有负化合价(F元素除外),一般非金属元素在简单阴离子或简单氢化物中显最低化合价。2.元素化合价的两点注意事项(1)非金属元素:其最高化合价等于原子所能失去或偏移的最外层电子数,而最低化合价则等于使原子达到稳定结构所需得到的电子数。(2)稀有气体元素: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0价。 二、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观察思考】1.比较O和S的半径大小2.比较Na与Mg、Al的原子半径大小3.比较Na+、O2-、Mg2+的半径大小4.比较Na和Na+、 O和O2-半径大小【问题】通过以上比较影响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的因素是什么?【总结】影响微粒半径的因素有:电子层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般地,电子层数越多,微粒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大,半径越小;当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电子之间的斥力使半径趋于增大,故当电子层数、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在比较微粒半径时,一般先看电子层数,再看核电荷数,后看核外电子数。1.一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F)2.二看核电荷数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如r(Na)>r(Mg)>r(Al)>r(S)>r(Cl),r(S2-)>r(Cl-)>r(K+)>r(Ca2+)。3.三看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r(Na+)r(Cl)。【跟踪练习】1.电子层数多的原子的半径一定大于电子层数少的原子的半径吗?提示:不一定。原子半径的大小由核电荷数与电子层数两个因素综合决定,如Li的原子半径大于Cl的原子半径。2.下列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N B.O C.Na D.Cl答案 C解析 钠元素与氯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Na<Cl,原子半径:Na>Cl;氮元素与氧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N<O,原子半径:N>O,而Na和Cl的电子层数比N和O多,故Na的原子半径最大。3.下列4种微粒中,半径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 ② ③ ④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答案 C解析 ①~④依次为S、Cl、S2-、F。①②相比半径:①>②;①③相比半径:①<③;②④相比半径:②>④;故半径:③>①>②>④。4.试比较下列微粒半径大小(填“>”“<”或“=”)。(1)Mg______Ca______K。(2)P______S______Cl。(3)Fe3+______Fe2+______Fe。(4)P3-______S2-______Cl-______Na+______Mg2+______Al3+。答案 (1)< < (2)> > (3)< < (4)> > > > >5.(1)已知An+、B(n+1)+、Cn-、D(n+1)-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A、B、C、D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2)原子序数小于20的X元素能形成H2X和XO2两种化合物,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答案 (1)D(n+1)->Cn->An+>B(n+1)+ B>A>C>D (2)16 H2SO4解析 (1)当微粒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就越大,其微粒半径就越小。设An+、B(n+1)+、Cn-、D(n+1)-含有电子数为x,则四种粒子对应的质子数分别为x+n、x+(n+1)、x-n、x-(n+1),故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D(n+1)->Cn->An+>B(n+1)+。(2)X元素在H2X中呈-2价,在XO2中呈+4价,按-2价分析,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价,则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应有6个电子,原子序数小于20的元素中只有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原子才满足此条件。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可总结为“三看”:(1)首先看层(即电子层数),层少半径小[少数除外,如r(Li)>r(P)]。(2)层同看核(即核电荷数),核大半径小。(3)核同看价(即化合价),价高半径小。课堂小结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作业设计1.(天津2022-2023高一期末)元素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是( )A.元素化合价 B.原子半径 C.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2.(聊城2022-2023高一期末)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B.Si、P、S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C.C、N、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3.(汉中2020-2021高一期末)结合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分析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5B.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D.B、C、N、O、F最高正价依次增加4.(房山区2022-2023高一期末)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A、B、C 3种离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A.C>B>A B.C>A>B C.A>B>C D.B>A>C5.(天津2022-2023高一期末)某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为2,其气态氢化物中含氢的质量分数为8.8%,试推断该元素是( )A.N B.P C.S D.O6.(咸阳2022-2023高一 期末)(双选)A、B、C、D四种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其简单离子aA+、bB2+、cC-、dD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dB.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D2->C->A+>B2+C.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四种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之间的关系一定是C>D>B>A7.(重庆2022-2023高一期末)已知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元素 N S O Si原子半径 0.070 0.106 0.066 0.117根据以上数据,推测磷元素的原子半径可能是( )A.0.080 nm B.0.110 nm C.0.120 nm D.0.070 nm8.(淮北2022-2023高一期末)元素X、Y、Z、M、W均为1~18号非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序数与其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 )A.元素X可能为锂B.原子半径:r(M)>r(W)C.X2W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Y的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为N2O59.(济宁2022-2023高一期末)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A.Na、Mg、Al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 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C.C、N、O 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10.(张家口2022-2023高一期末) 有A、B、C、D、E五种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20,它们的原子序数按E、C、D、A、B依次增大。E原子最外层有 4个电子;A-与B+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D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D,最高价氧化物中D的质量分数为40%,且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的原子序数比D少9,比B少12。(1)写出五种元素的符号:A ;B ;C ;D ;E 。 (2)画出A-与B+的结构示意图: 、 。 (3)A、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 、 。 (4)写出E的最高价氧化物与过量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写出B、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 (湘潭2022-2023高一期末)有A、B、C、D四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由B、C、D形成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D单质都能跟水剧烈反应,1 mol C单质跟水反应放出11.2 L(标准状况)B气体单质,1 mol D单质跟水反应产生11.2 L(标准状况)A气体单质,此时D转化成具有氖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试判断:(1)这四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C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D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 (3)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D单质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安庆2022-2023高一期末)前18号非稀有气体元素A、B、C、D、E、F、G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D均能与A形成10电子分子,F与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E单质可用于焊接钢轨,F与G具有相同的电子层。(1)写出元素符号:A ,B ,G 。 (2)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离子符号)。 (3)E单质焊接钢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作业设计.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