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读读儿童故事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快乐读书吧”是部编版教材中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阅读视野,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年级下册的“读读儿童故事”紧扣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充满趣味的儿童故事为切入点,开启学生的课外阅读之旅。教材推荐了如《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经典儿童故事,这些故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奇幻冒险、生活趣事等多个主题,文字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配有精美的插图,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同时,通过这一板块的学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儿童故事的方法,如观察插图猜故事内容、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等,为后续自主阅读奠定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匹、妹”等生字,读准多音字“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推荐的儿童故事片段。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简单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插图、猜测情节、交流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儿童故事的基本方法,如借助拼音识字、图文结合理解文意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阅读故事中感受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善良、勇敢、友爱等。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片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儿童故事的方法,了解故事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持续阅读儿童故事的兴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主行为。培养学生从故事中提取信息、感悟道理的能力,提升阅读思维。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字读音、字形、字义以及阅读方法时,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故事插图、动画片段等,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故事中的情节、人物等进行讨论,激发学生思维碰撞,提高口语表达与合作能力。情境教学法:创设故事中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阅读的代入感。五、教学过程趣味导入教师提前准备一个神秘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与儿童故事相关的小道具,如神笔的模型、七色花的贴纸等。上课伊始,教师拿着盒子走进教室,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藏着许多来自童话世界的宝贝,你们猜猜是什么?”引导学生自由猜测。设计意图:利用神秘盒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来,为后续的阅读教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待学生猜测一番后,教师依次从盒子里拿出道具,展示给学生看,并顺势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儿童故事。教师说:“这些宝贝都来自大家喜欢的儿童故事,像神笔,就来自《神笔马良》,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奇妙的儿童故事世界,去读读那些有趣的故事。”初读故事,扫清障碍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神笔马良》的故事片段,标注好生字词,如“神笔(bǐ)、一匹(pǐ)马、妹(mèi)妹”等,带领学生逐句朗读,重点指导生字的读音,比如“匹”是三声,要读饱满;“妹”的韵母是“ei”,不要读成“ie”。对于多音字“扇”,结合语境“他拿起扇子扇了扇风”,让学生理解不同读音所表达的不同意思。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初读环节帮助学生解决生字读音问题,为他们顺利阅读故事内容奠定基础,让学生在朗读中初步感受故事的语言节奏。学生自由朗读故事片段,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互相正音。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表扬认读认真的小组。精读故事,感受魅力引导学生观察《神笔马良》的插图,提问:“同学们,看看这幅图,马良手里拿着神笔,他可能在干什么呢?”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借助插图这一形象化的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他们在交流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教师范读故事片段,学生边听边思考:马良得到神笔后,遇到了哪些事情?读完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选代表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简单梳理故事脉络,如“马良得笔—帮穷人画画—惩治恶人”。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范读,让学生感受故事的情感基调与朗读技巧;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在分享交流中进一步明晰故事的主要情节,梳理故事脉络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结构。聚焦关键情节,如“马良为穷人画耕牛”,教师提问:“马良为什么要给穷人画耕牛呀?”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答案,体会马良的善良。再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自己有一支神笔,会画什么帮助别人,将故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故事背后所蕴含的人物品质,培养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故事中的美好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方法指导,拓展阅读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阅读《神笔马良》的过程,总结阅读儿童故事的方法:“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神笔马良》的时候,先借助拼音认识了生字,又通过观察插图猜到了故事内容,还和小伙伴一起讨论明白了故事里的道理。以后大家读其他儿童故事的时候,也可以用这些方法哦。”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及时总结阅读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课外阅读中有章可循,能够自主运用恰当的方法阅读更多的儿童故事,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七色花》的封面和目录,引导学生观察封面,猜猜故事可能讲什么,再看看目录,说说最想先读哪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七色花》的一个小故事片段,运用所学方法尝试读懂故事,读完后同桌互相交流阅读感受。设计意图:以新的故事《七色花》为例,让学生实践所学阅读方法,巩固阅读技能;同桌交流阅读感受,既可以分享阅读的喜悦,又能再次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不同儿童故事的阅读兴趣。分享交流,激发兴趣组织“故事分享会”,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读过的最喜欢的儿童故事片段,可以带上小道具或者画简单的插图辅助讲述。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提问或发表自己的感受。设计意图: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在分享中增强自信心,同时将个人的阅读收获传递给其他同学,扩大阅读的影响力,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阅读儿童故事的热情,使阅读氛围更加浓厚。教师在学生分享结束后,进行总结表扬,鼓励学生课后继续阅读更多的儿童故事,把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读书的快乐。六、板书设计1、《神笔马良》得笔-帮穷人-惩恶人善良、勇敢2、《七色花》许愿-实现愿望珍惜、善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