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的结构。 2.知道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各微粒间的关系。(重点)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重点)【导学案】一、原子的构成1.原子及构成的微粒:一个质子带 单位的 电荷原子核原子 : 电荷核外电子: 电荷,质量很小对于原子来说: = =2.质量数(1):定义:原子核中 和 之和。(2)计算式:质量数(A)= +3.原子的表示方法一般用符号X表示,字母表示意义如下:X表示 ;A表示 ;Z表示例题:37Cl表示质量数为 ,质子数为 ,中子数为 。二、核素【阅读第4-5页后完成下列问题】1、元素是 ,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观察思考】阅读课本P4的观察·思考,填写下表并思考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氕氘氚(1)分别写出氕、氘、氚的原子符号表达式:氕 氘 氚(2)氕、氘、氚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异同?它们是同一种元素吗?它们是同一种原子吗?(3)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吗?2、核素: 。3、核素的种类是由 决定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还是质量数?4、是否所有的元素都有多种核素 ?元素的种类多于、少于、还是等于核素的种类 ?5、同位素: 。它分为 和 两种,放射性同位素最常见的应用是制造氢弹原料的是 , 制造原子弹和核反应堆燃料的是 。【合作探究】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填写下表:微粒符号 质子数 中子数 质量数 微粒所带的电荷数 电子数8 8 018 35 1-24 2+ 10n-n+【课堂小结】原子或离子中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当堂达标】1.判断:(1)任何原子均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 )(2)原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决定原子质量的大小。( )(3)任何微粒的核电荷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2、关于微粒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微粒的中子数为17 B.该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为17C.该微粒的中子数为20 D.该微粒的质子数为373.已知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它含有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R B.R C.R D.R4、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 )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C.232Th 转换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5、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空。A.O2、O3、O4 B.Ca和Ar C.Fe2+、Fe3+ D.氕、氘、氚E.H2、D2、T2 F.金刚石、石墨 G.Na、Na+ H、(1)属于同位素的是________ 。(2)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3)质量数相同的原子是________。(4)属于同种元素的不同离子的是________。(5)都属于核素的是________ 。(共35张PPT)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1课时 原 子 结 构 【新课程标准】1.了解原子的结构,知道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各微粒数的关系。2.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及其区别。3.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素养风向标】1.深化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建立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元素性质与物质性质的关系,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从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能运用多种认知来描述和解释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变化,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课前自主学习1.原子的结构:(1)原子的构成。(2)两个等量关系。①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质量数(A)=____________________。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Z)+中子数(N)质子数质子数A-x-nA-x-n学习任务二 核素与同位素任务驱动: 同位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重要的用途,例如,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给金属制品探伤、抑制马铃薯和洋葱等发芽,延长贮存保鲜期。在医疗方面,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等。那么,什么是同位素呢?元素、核素、同位素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呢?1.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及其关系:2.几种重要的核素:(1)制造氢弹的原料为 ____、 ____ 。(2)核反应堆的燃料为____ 。22286136同位素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课堂合作探究1.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一课时作业设计一、单选题1.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我国杭州举行,大会主火炬采用甲醇()作为燃料,并添加某些金属离子形成了亮黄色的火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的摩尔质量为32 B.甲醇和乙醇互为同素异形体C.含碳元素的物质均为有机物 D.向燃料中添加含钠元素的物质可使火焰呈黄色2.钛(Ti)被称为未来钢铁,我国钛的储量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22 B.质量数为26C.中子数为26 D.核外电子数为223.某核素符号,则该核素的中子数为A.8 B.10 C.18 D.264.下列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和 B.和C.青铜和黄铜 D.和5.某微粒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含质子数 B.所含中子数C.所含电子数 D.所含质子数6.放射性核素的中子数是A.38 B.52 C.90 D.1287.设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所含分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与钠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C.所含中子数目为D.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总数为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两种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元素,其最高化合价一定为9.以下表示重氢原子结构或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图式中一定错误的是A. B.H C.1s1 D.10.钚-238(Pu)可用于制造核电池。下列有关钚-238的描述错误的是A.质量数为238 B.摩尔质量是238C.中子数为144 D.与Pu互为同位素11.钷广泛用于量规、光电池等。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的原子核外有61个电子 B.与互为同位素C.属于金属元素 D.的中子数为14712.下列事实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序号 事实 推论A 高温下,Na可置换出K:Na+KCl K↑+NaCl 金属性:NaB 沸点H2O比H2S高 非金属性:O>SC 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非金属性:S>CD t℃时,Br2+H2 2HBr K=5.6×107 I2+H2 2HCl K=43 非金属性:Br>IA.A B.B C.C D.D1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A 将两根打磨光亮的镁条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两根镁条上均有固体附着 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Mg>Cu>AgB 将铝片插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中 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不反应C 向盛有无色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含有Cl﹣D 向淀粉和Na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溴蒸气 溶液变为蓝色 非金属性:I>BrA.A B.B C.C D.D14.下面是四位同学对原子结构的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 B.C. D.15.在氯水中加入 KI 溶液,振荡,再加入四氯化碳后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A.液体呈紫色 B.液体分两层,上层无色,下层紫色C.液体分两层,上下均紫色 D.液体分两层,上层紫色,下层无色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C.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核内中子数 D.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一定不为零17.下列关于与两种粒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质子数一定相等,质量数和中子数一定不同B.化学性质几乎相同C.一定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D.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一定相同18.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He,每百吨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4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C.3He原子核内含有1个中子D.4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19.“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当今社会的热词。下列有关12C和14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B.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12C和14C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有完全相同的性质D.由12CO2和14CO2组成的气体是混合物20.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2H原子组成2HmX分子,在agHmX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A. B.C. D.21.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含有的质子数为B.标准状况下,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C.金属钠与水完全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D.的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22.的衰变反应为,其半衰期(反应物的量被消耗到其初始量的一半需要的时间)为5730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互为同位素 B.与的中子数相同C.和的性质相同 D.某考古样品中的量应为其11460年前的23.下列表述Ⅰ与表述Ⅱ中,两者因果关系正确的是选项 表述Ⅰ 表述ⅡA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B 可与盐酸反应 苏打可用于治疗胃病C 与、反应生成 作潜艇供氧剂D 硬铝熔点高 硬铝是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想材料A.A B.B C.C D.D24.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将只含金属X与金属Y的合金放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最终只剩余金属Y 金属性:X> YB 将少量碳酸钠溶液滴入足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非金属性:Cl>C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显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D 向某溶液中滴加双氧水,振荡,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3+A.A B.B C.C D.D25.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A 将浓硫酸滴到纸上 纸张变黑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B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的溶液的pH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非金属性:S>CC 向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KCl、KI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1AgNO3溶液,振荡 沉淀呈黄色 Ksp(AgCl)>Ksp(AgI)D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有浓烟和黑色颗粒 CO2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二、填空题26.电子分层排布(1)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 的电子层里,然后再由里往外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L→M→N……顺序排列。(2)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①第n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如K、L、M、N层最多容纳电子数分别为 。②最外层电子数目最多不能超过 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③次外层最多能容纳的电子数不超过 个。27.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1)X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的 (填“强”或“弱”),Z2Y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为(3)Z2X属于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Z2X的形成过程(4)Z2Y2含有 键和 键,电子式为 ,Z2Y2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8.30 g 12C18O和28 g 14N2所含的分子数之比为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作业设计.docx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