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裹挟与排斥”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2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高考模拟作文“裹挟与排斥”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2篇

资源简介

高考模拟作文“裹挟与排斥”写作指导及范文赏析2篇
模拟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网络时代,很多人都感慨自己无法避免热度推介的裹挟,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别人希望你要的生活;然而一味排斥热度就一定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导写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考生先要从三个方面完成审题任务。
一是审材料。考生要抓住“热度”“裹挟”与“排斥”等关键词。材料聚焦网络时代下“热度推介”与大众生活的关联。在网络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热度推介无处不在,许多人深感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被其牵引,仿佛正迈向他人预设的生活轨道。与此同时,材料通过反问的形式,引导我们思考:单纯地抵触热度,是否就等同于找到了理想生活的路径?这一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商业利益、社会舆论导向以及大众文化的深度交融。商家凭借热度推广商品,媒体依靠热度传播资讯,而大众的偏好又不断催生新的热点。在这一循环中,大众的消费观念、审美水平以及价值取向都在悄然发生变化。个体在热度的浪潮中,面临着两难的抉择:一方面,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个人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极易随波逐流;另一方面,完全隔绝热度,又可能导致与社会发展脱节,错失发展机遇。这反映出网络时代个体在追求自我与融入社会间的矛盾,需要在复杂的热度环境中权衡利弊,明确自身真正的需求与价值判断。
二是审任务。“你”“联想和思考”要求考生联系材料,围绕网络热度推介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展开思考,核心在于探讨大众对热度应持有的态度。面对“网络热度与个人生活”这一主题,可从三个方向深入思考。其一,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热度,既不盲目跟风,也不全盘否定,而是学会筛选和利用热度中的有益信息,让其助力个人的生活与成长。其二,在网络热度的喧嚣中坚守自我,明确自身的价值观、生活目标与个性,不被热度左右,同时积极从中汲取养分。其三,深入剖析热度背后的生成原因、传播机制及其对人们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不良热度误导。
三是审要求。“选准角度”要求考生避免泛泛而谈,需从材料中选取一个精准的切入点。比如,从个体在网络热度中的心理变化出发,探讨被热度裹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从网络热度的传播机制入手,分析其对生活的影响并提出解决办法;或者从社会层面探讨网络热度对社会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以及如何营造健康的网络热度环境。无论选择何种角度,都要紧扣材料核心,深入分析,避免偏离主题。在文体选择上,议论文能够更清晰地阐述考生对热度与个人生活关系的观点和看法,展现思辨能力;记叙文则可通过具体事例呈现热度对生活的影响及个人选择。鉴于此类作文的特点,议论文往往更能突出考生的思考深度与逻辑能力。
综上所述,较好的立意有:
①理性驭热,掌控生活;②守心不随热流涌;③营造健康网络热度,共筑美好生活空间;④不拒热度,坚守自我;⑤破热度之茧,寻生活本真;⑥在热度浪潮中,找准生活航向;⑦挣脱热度束缚,拥抱自主人生;⑧莫让热度掩盖生活的底色。
佳作展示
理性面对热度,拥抱多彩生活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以抖音为代表的视频平台借助计算机算法,精准推送着人们感兴趣的物品与向往的生活场景。置身其中,许多人被热度推荐“裹挟”,随波逐流,也有人产生排斥心理,误以为只有远离热度,才能过上自己的生活。在我看来,我们应理性看待热度,拥抱多彩生活。
热度,从本质上来说,是某一人或事在特定时间内被众人关注的程度。当人们接触这些热点内容时,极易受到其中传递的情绪价值的影响。随着“热度”攀升,人们会对他人生活产生羡慕,甚至嫌弃自己当下的生活,而这恰恰就是“被裹挟”而失去自我的表现。事实上,我们的生活并非如此糟糕,生活的美好可能恰恰蕴藏在平凡日常中,所以我们需要理性对待热度。
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精致生活”分享,让不少人看到奢华旅行、高档美食和精致家居后,陷入自我怀疑和对现有生活的不满。就像年轻上班族小李,看到别人分享的国外旅行照片,再对比自己两点一线的生活,变得焦虑甚至厌恶自己的处境。可他忽略了母亲准备的爱心早餐、同事给予的温暖帮助、与朋友打篮球的快乐时光。这些平凡生活中的点滴美好,都是值得珍视的记忆,所以不能因热度内容盲目否定自己的生活。
理性对待热度,当然不是断然拒绝“热度”。有些热点点燃的是人间正道,暖心激情。比如抗疫逆行的医护人员,抗洪救灾的消防员,他们的英雄事迹值得铭记。再看张桂梅校长,她扎根贫困地区四十多年,创建免费女子高中,改变山区女孩命运。她的事迹通过网络热度走进大众视野,激励无数人,成为敬业奉献楷模。如果我们排斥热度,我们就收获不了这样的温暖和感动。
当然,我们还可以这样,当我们刷到向往的热点时,可将向往转化为前进动力,激励自己朝着目标奋进,而非回避。“三农”博主巧妇九妹,原本是普通农村妇女,看到网络上农村生活优质内容受关注后,拍摄自己的农村生活日常,吸引大量粉丝,实现人生价值,还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促进家乡发展。她将向往转化为实际行动,走出精彩人生之路。
我们无需羡慕他人,也不必回避热度,而是要理性面对热度,让它成为生活的助力,从中学到知识、获取力量,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拥抱更加多彩的生活。
【点评】
①内容上。文章紧扣“理性面对热度,拥抱多彩生活”这一核心立意,清晰地阐述了在网络时代热度充斥生活的背景下,人们应秉持理性态度对待热度,避免盲目排斥或被其裹挟,切合题意。文章先紧扣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理性面对热度,拥抱多彩生活”,接着从“不被裹挟”和“不断然拒绝”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回扣论题,强调中心观点。结构清晰,逻辑严密。
②表达上。文章局部段落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思路布局谋篇,选例丰富,既对事例进行深入分析,又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如在分析热度负面影响时,深入剖析了人们忽略平凡生活美好而陷入焦虑的原因,让读者更能理解盲目受热度影响的危害;在阐述正能量热度的价值时,强调了其对精神传承和社会暖流的重要性,使论述更具深度。
③特征上。文章总体上采用“总分总”的经典结构。开篇点明在网络时代人们受热度影响的现状,并提出中心论点——应理性看待热度。中间部分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先剖析热度的本质以及人们易受热度影响产生感性认知的原因,接着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具体事例,论证理性对待热度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强调理性面对热度能让生活更精彩。
坚守自我,让生活在热度中绽放光彩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网络飞速发展,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潮流不断更迭。我们身处一个全民触网的大环境里,热点话题此起彼伏,热度不断地起伏变化。这一现象不禁引发我们深深的思索:面对热度,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是盲目地追随,还是一味地排斥?其实,答案在于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有选择地吸收热度带来的有益养分,合理地摒弃不良热度,这才是构建光彩生活的关键所在。
孟子说过:“是非之心,智之端也。”面对此起彼伏的热度,不断反转的剧情,我们难道只能盲目跟风,亦步亦趋吗?孟子告诉我们怎样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人,那首先就是要有是非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淡定地甄别信息的真伪,不盲目从众,用一颗明辨是非的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们要坚定自己的理想,有合理关注热度,而不是被热度牵着鼻子走。就像优质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她在平台上发布的传统手艺视频收获了超高的热度。然而,她并没有被热度所左右,而是选择停更两年,回归生活,陪伴奶奶,享受宁静的时光。李子柒始终坚守着陪伴家人的初心,在热度中保持清醒,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
现实中,总有人走向极端。随着明星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私生粉群体也在不断扩大。这些私生粉盲目追星,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做出诸如打赏、偷拍、定位、骚扰等不理智行为。他们的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别人的正常生活,也让自己的生活陷入混乱,自我遭罪。当然,热度并非一无是处,也有不少有益信息,它推动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提升着社会的文明素质。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果因为害怕它们影响自己的生活而一概排斥,可能也会让我们陷入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的地牢。
我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能掌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我们当然要做时代的弄潮儿。虽然无法阻止热度的浪潮向我们涌来,但我们可以凭借坚定的信念,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让生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
【点评】
①内容上。文章紧扣材料,围绕“面对热度,坚守自我,构建独特生活”展开论述,审题准确。开篇通过阐述时代背景,引出中心论点,点明对待热度的正确态度。中间主体部分从“要有是非之心”“坚守信念,合理关注热度”“做生活的主人”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先引用孟子名言强调明辨是非,接着用李子柒坚守初心和私生粉盲目追星正反两个事例,正反对比论证理性对待热度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强调人们应如何坚守自我,内容充实,逻辑清晰。
②表达上。紧扣热度这一现实话题,运用引证、例证、正反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论证更为深刻有力,选材丰富,贴近生活实际,容易引发读者共鸣。
③特征上。文章观点鲜明,围绕在热度中坚守自我展开论述。作者从正反两个角度论证如何对待热度。以李子柒为例,阐述坚守自我、理性追随热度的积极意义;以私生粉盲目追星为例,展现盲目追随热度的恶果。拟从“深刻”“丰富”两个维度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