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法下册5.2少年当自强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道法下册5.2少年当自强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少年当自强》教学设计
【适用教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目标:(新课标P5-10,结合核心素养和总目标)
能够把个人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起来,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能够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
学段目标:
理解个人与社会、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内容要求:
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思想,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学业要求:
能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面对的各种挑战,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学业质量描述:
能够介乎额社会发展和个人实际制订个人生涯发展规划,具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第二课时“少年当自强”。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意识。本框是第五课《少年的担当》的落脚点。结合课程标准,本课应在引导学生胸怀世界、心系祖国的基础上,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紧密相连,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了解人类文明进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有忧患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九年级上册及下册前两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我国国内现状及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潮流,对世界舞台上中国作用、贡献、形象等有了一定的把握,但学生不明确作为国家的公民,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怎样的使命和担当,应该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对此需要通过学习,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少年。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通过观看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教材、交流分享,知道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为建设祖国做好充分准备;
2.责任意识:通过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观点辨析、小组讨论等活动,了解不同时代先进人物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责任感,树立少年当自强的观念,做一个不负时代重托的当代中国青少年。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认同少年强则中国强,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2.教学难点:知道青少年要从小立大志,明白时代赋予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学习活动设计】
导入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情境设置:视频《震惊世界的中国小孩哥小孩姐》 图片呈现陈芋汐、全红婵、孙颖莎、王楚钦、郑钦文、潘展乐等中国运动员在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的夺冠图片及成就介绍 思考:中国小孩哥小孩姐在巴黎奥运会上展示了怎样的风貌?他们与国家的发展强大有何关系? 教师引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自立自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观察图片,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运动员风貌的观察以及他们与国家发展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发言内容,评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了解学生对少年与国家关系的初始认知水平。
设计意图:利用热点体育赛事和青少年榜样的事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少年当自强”。
环节一:少年强 中国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情境设置:通过视频分享广大中国青年用行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 小组讨论:“中国青年,好样的”,告诉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有理想、有担当? 教师引导: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未来与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 图文分享:讲述中国高铁青年建设团队致力于技术研发创新,推动中国高铁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故事,以及中国青年创业者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打造电商平台,助力国家经济增长的事例。 思考:从上述的两则事例中,你有何感悟? 教师引导: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名人名言: 陈独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毛泽东:“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习近平:“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思考:从以上的名人名言的阅读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教师引导: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青少年的品格影响着国家未来发展。 认真聆听案例,结合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参与课堂讨论,发表自己对少年在国家发展中作用的看法,理解 “少年强则国强” 的原因。 教师观察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活跃度,查看学生能否准确阐述 “少年强则国强” 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案例和名言,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概念,认识到少年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具体事例中归纳总结观点的能力。
环节二:中国青年,奔涌向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1.情境设置:“中国青年,奔涌向前”给我们展示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有志担当,以他们为代表的千千万万的少年们对国家有怎样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当代青少年的历史使命? 学习任务:展示 “设想你的人生轨迹,请补充完整新时代下你的‘人生线’” 图表。 教师引导:百年接力,强国有我。我们这一代人必将肩负起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成为国家的栋梁。 情境设置: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少年的不同责任 。 小组谈论: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责任变化的原因和意义。 教师引导:青少年的责任是时代赋予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责任。每一代青少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我们正处在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代有志青年接力奋斗,我们必将站到时代的潮头。 根据图表提示,思考并填写自己在不同阶段为国家发展可能做出的贡献。 参与小组讨论,分析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责任的差异,理解当代青少年肩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任以及时代赋予青少年责任的特点。 观察学生在填写图表和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学生对当代青少年历史使命的理解程度。 小组长根据其他组员能否清晰阐述不同历史时期青少年责任的变化及原因进行打分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图表引导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环节三: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情境设置:图文《李子柒想做的事》 小组讨论:李子柒想做的事启示我们从自己、国家和世界文化角度,青少年怎样走向世界? 教师引导: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创造精彩的人生。 对国家:要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自信自尊自强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 对世界: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积极关切人类问题和世界局势,提高影响。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不断提高改变世界的素质和能力。 对人类: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聆听李子柒的故事,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结合故事内容发表自己对走向世界的青少年应采取行动的看法,理解并记录从不同角度走向世界的青少年的要求。 根据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阐述走向世界的青少年应怎样做精心评价。 小组评价:观察组员的思考和发言情况,能否为小组提出核心观点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以李子柒的成功案例为切入点,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全面理解走向世界的青少年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作业与拓展设计】
第一部分:基础性作业
1.后浪,一般指“90后”“00后”。毫无疑问,与“前浪”相比,这一代“后浪”成长在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年代。同样,时代大潮奔涌,我国的国运兴衰也系于“后浪”。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①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 ②青年一代只要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③不同的历史时期的青少年都承担着相同的责任 ④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 ②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③要立足现实,科学规划人生 ④只有成为社会栋梁,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五四青年节期间,广东某中学举行了“中国梦,少年行”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以下同学的发言,你赞同的是(  )
①青少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命运
②青少年还小,暂时不用承担社会责任
③青少年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④青少年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A.②③④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④
4.我们眼中的非洲也许贫穷、饥饿,而他人所经历的非洲则是辽阔、热情和充满活力的。只有走出去,我们才有可能看到一个别人眼中不一样的世界。对“走出去”理解正确的是(  )
A.要坚持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但实践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B.走向世界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最好的就是环游世界
C.要坚持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非洲的发展,非洲是最具潜力的大洲
D.我们要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了解人类文明进程
5.2024年2月3日,蓝色天幕下的塞舌尔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第11届塞舌尔“中国日”庙会在舞龙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丰富多彩的人文交流合作搭建起民心相通的桥梁,不断续写两国友谊新篇章。民相亲需要我们(  )
①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 ②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发挥中国决定作用 ③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纽带,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 ④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放弃自己的梦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材料:时代楷模黄大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国,带领团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备万米大陆科学钻探技术能力的国家;为了科学事业后继有人,他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言传身教,关心学生,指导的学生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的就有14人;他矢志不渝实践科技报国理想,三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黄大年因病去世后,被追授为“杰出科学家”“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1)你从材料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2)你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怎样传承这种情怀?
第二部分:拓展性作业
7.(政治认同)某校开展了一次以“少年的担当”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 学校礼堂的一幕幕至今仍让我心情激动: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毕业歌》的旋律至今在耳畔回响;历史使命,成才理想——校长再次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咛与期望;守住底线,勇敢去闯——亲爱的老师临别寄语给我力量。我明白,实现人生理想,必须投身知识与实践的海洋,瞄准方向,劈浪远航。
活动二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要求我们承担起历史使命。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2)请你从“青少年的情怀与抱负”角度,谈谈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的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