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寨学校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寨学校联片教研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和寨学校联片教研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虎门销烟震帝京,帝惧罪徐充伊宁。庙堂江湖皆如此,忠臣终生忧黎民……”这句诗颂扬的民族英雄是
( )
A.郑成功 B.戚继光 C.林则徐 D.邓世昌
2.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据此可知( )
A.中国己丧失关税自主权 B.中国市场主动对外开放
C.中国已沦为西方殖民地 D.中国日益卷入世界市场
3.1853 年,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 年的《资政新篇》
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C.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D.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4.19世纪 60—70年代,染指我国新疆地区事务,造成新疆危机的国家是( )
A.英国、俄国 B.美国、俄国 C.日本、美国 D.英国、美国
5.“日本提出赔款、割地的各条款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
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6.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于人才,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
成,在变官制。”他认为变法要从根本上变革( )
A.教育制度 B.科举制度 C.文化制度 D.政治制度
7.《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05年 8月,经过十年零星的和不协作的行动之后,运动的各个山头都联合
组成了一个单一的反清组织,它变成了在以后几年间革命派所认为的真正夺权的工具。”材料中联合组成
的“反清组织”是( )
A.光复会 B.义和团 C.同盟会 D.国民党
8.1912年 9月,中华民国政府将十月十日定为“国庆日”。 是为了纪念武昌起义,那么武昌起义是爆发在
( )
A.1895年 10月 10日 B.1905年 10月 10日
C.1910年 10月 10日 D.1911年 10月 10日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临
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要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这些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
A.实现权力双向制约平衡 B.防止封建王朝的复辟
C.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D.维护革命的胜利果实
10.1913年春,宋教仁由上海前往北京策划组织第一届责任内阁,被刺杀于上海火车站。该案发生后,革
命党人发动了( )
A.公车上书 B.护国战争 C.二次革命 D.安庆起义
11.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洪骍,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原
理,而在 1910年改名为胡适;再如柳慰高,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
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反映了( )
A.西方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B.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有识之士追求民主进步 D.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2.1919年,上海学联发文指出:“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
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此文重在说明( )
A.学生罢课作用甚微 B.思想解放至关重要
C.社会参与意义巨大 D.五四运动彻底胜利
13.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
于迎来了曙光。”“迎来了曙光”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 B.新文化运动思想大解放
C.中共成立焕然一新 D.遵义会议生死攸关
14.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毛泽东称赞的是“北伐名将”
( )
A.朱德 B.叶挺 C.贺龙 D.刘伯承
15.1929年,红军第四军党的某次会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同时强调要加
强红军政治工作,加强党的思想建设。这次会议是( )
A.秋收起义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6.下列是日本发动的侵华事变,其中标志着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
A.八一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一●二八事变
17.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同时提出“打倒国民党”的口号。七七
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共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日军实力太强大 D.日军进犯敌后根据地
18.1945年 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十四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今天获得了报酬了……
授受了他们的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
A.8月 15日 B.8月 20日 C.8月 25日 D.8月 30日
19.1948年秋,中国共产党已在东北解放了 97%以上的土地和 86%以上的人口,并控制 95%的铁路线;
国民党军队被分割在长春、锦州等孤立的地区内,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表明当时( )
A.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B.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
C.国民党反动统治已经覆灭 D.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20.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大部分音乐工作者转入敌后,创作了《游击队歌》《八路军进行曲》
等作品,之后这些作品被广大军民传唱。这反映了( )
A.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B.抗战根据地军民抗战热情高涨
C.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暂时未形成
二、综合题(共 30 分)
21.19世纪中期到 19世纪末,中华民族的屈辱、抗争、探索交织在一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探究。
(1)(2分)写出近代第一个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它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2分)如果要做一期介绍近代民族英雄的板报,你可以去寻找 19世纪 90年代哪些抗击日军侵略的清
军爱国将领的素材?
(3)(2分)地主阶级洋务派为自强和求富,分别创办了哪些企业?各写一例即可。
(4)(2分)写出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并谈谈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22.(8分)材料 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敢为天下先,敢于担当
的宝贵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1)(2分)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2分)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2分)五四运动在 6月 5号之后,运动的主力和中心有什么变化?
(4)(2分)“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3.(6分)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就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所学知
识,探究下列问题:
(1)(2分)哪一理论的传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2)(2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3)(2分)毛泽东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政权的道路,我们称之为什么道路?
24.(8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革命的航船由此起航,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
前。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具有
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1)(2分)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
(2)(2分)1945年 8月—10月,为了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什么重大活动?
(3)(2分)哪次战役摧垮了南京国民党政权?
(4)(2分)通过对以上历史的回顾,你有何感想?
答案
1-5 CDBAD 6-10 DCDDC 11-15 CCCBB 16-20 BAAAB
21.(1)国家:英国;条约:《南京条约》。
(2)民族英雄:平壤战役:左宝贵;黄海海战:邓世昌。
(3)企业:自强:江南制造总局;求富:湖北织布局等。
(4)事件:公车上书。影响: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也是近代中国第
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22.(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
运动。(3)主力变为工人,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4)核心:爱国。
23.(1)马克思主义。(2)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24.(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重庆谈判。(3)渡江战役。(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