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地球地球的宇宙环境 同步练习1. 下列关于河外星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以外的所有星系B.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属于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C.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的距离都非常近D. 目前人类已经探测到了所有的河外星系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有( )A. 产生“磁暴”现象B. 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C. 在两极地区出现极光D. 以上都是3. 当我们观测星空时,看到的星星大多是( )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彗星4. 下列关于地月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B. 地月系的中心天体是月球C. 地月系的平均半径约为 38.4 万千米D. 地月系的运动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5. 人类探索宇宙的目的不包括( )A. 寻找地外生命B. 开发宇宙资源C. 建立太空城市D. 破坏宇宙环境6. 假设在未来,人类发现了一颗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从地球出发前往该行星,最可能采用的交通方式是( )A. 乘坐宇宙飞船B. 乘坐高速列车C. 乘坐热气球D. 步行7. 下列关于宇宙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第二宇宙速度是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C. 第三宇宙速度是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D. 以上说法都正确8. 地球上的潮汐现象主要是由于( )A. 地球自转引起的B.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C. 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D. 地球公转引起的9. 下列关于天体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都是自然天体B. 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等都是人造天体C. 天体可以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两大类D. 以上说法都正确10. 若想在地球上观测到某颗恒星的周年视差,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A. 地球必须绕太阳公转B. 该恒星必须离地球非常近C. 该恒星必须非常明亮D. 以上条件都不是11.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中,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同的是( )A. 金星B. 火星C. 木星D. 土星12. 下列关于宇宙的未来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B. 宇宙会在某个时刻停止膨胀并开始收缩C. 宇宙的未来是不确定的D. 以上说法都有可能13. 人类目前能够探测到的宇宙深度大约是( )A. 100 亿光年B. 200 亿光年C. 300 亿光年D. 400 亿光年14. 下列关于黑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引力极强的天体B. 任何物质一旦进入黑洞就无法逃逸C. 黑洞可以通过观测其周围的物质运动来间接探测D. 以上说法都正确15. 地球的大气层对人类的生存至关重要,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大气层可以保护地球表面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B. 大气层可以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C.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D.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气候没有影响(一)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4 年,各国航天机构纷纷加大对宇宙探索的投入。中国成功发射了多颗卫星,对月球、火星等天体进行了深入探测。美国也在积极筹备载人火星任务,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材料二: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地外生命的迹象。他们通过研究系外行星、探测宇宙中的信号等方式,试图找到其他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目前,已经发现了一些与地球环境相似的系外行星,但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生命。问题:结合材料一,分析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意义。从地球的宇宙环境角度,探讨为什么寻找地外生命如此困难?(二)论述题试论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假设在未来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环境极为相似的系外行星,你认为人类应该如何进行探索和开发?请阐述你的观点。参考答案1. A2. D3. B4. A5. D6. A7. B8. B9. D10. A11. A12. D13. B14. D15. D(一)材料分析题人类进行宇宙探索的意义: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宇宙探索需要先进的航天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的协同合作,促进了科技的进步。拓展人类的生存空间,随着地球资源的逐渐枯竭和人口的增长,寻找新的宜居星球成为人类的重要目标。促进国际合作,宇宙探索是一项全球性的事业,需要各国共同合作,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了解宇宙的奥秘,探索人类的起源和未来。寻找地外生命困难的原因:宇宙空间极其广阔,地球在宇宙中只是沧海一粟,寻找其他生命的难度极大。生命的诞生和发展需要特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液态水、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等,这些条件在宇宙中并不容易满足。目前的探测技术有限,我们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寻找地外生命,如探测系外行星的大气层、寻找宇宙中的信号等,这些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有待提高。(二)论述题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位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距离太阳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既不太高也不太低,适合液态水的存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太阳系中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创造了安全的宇宙环境,避免了地球遭受频繁的天体撞击。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能够吸引和保持适量的大气,为生命的生存提供了保护。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较为温和,有利于生命的生存和发展。如果在未来发现了一颗与地球环境极为相似的系外行星,人类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探索和开发:首先,通过发射探测器对系外行星进行详细的观测和分析,了解其大气层、表面环境、地质结构等信息。然后,根据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制定更加详细的探索计划,包括派遣载人飞船进行实地考察、建立基地等。在探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系外行星的生态环境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对其造成破坏。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分享探索成果,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确保人类的探索和开发活动是可持续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