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教学内容分析人教版初中物理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质量和密度是新课程标准物质这一类别中一级主题相应下的第二个二级主题,要求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以及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本节课作为复习课,旨在通过系统性的回顾与深化,帮助学生巩固物理学科中的核心概念。本节课将围绕质量和密度这两个核心概念,通过细致的教学内容分析,精准把握学生的学习现状与挑战。在此基础上,设定多维度学习目标,不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注重复习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精心设计的复习策略与教学方法,结合实验与实例应用,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质量和密度作为物理学的基础,不仅关系到学生对物质属性的理解,也是后续学习力学、热学等章节的重要基石。二、学习者分析本节课为复习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质量和密度的基本概念和测量方法,但可能对密度的物理意义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通过实例和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密度公式的应用。三、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理解密度的定义。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以及密度。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知道质量的含义,理解密度的定义。 2、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和密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五、教学资源及技术应用信息化资源:希沃白板教学演示器材:演示用托盘天平(一套)六、教学模式或流程情境引入、演示实验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情境 问题 活动 评价 素养培育教师出示准备 问题 1、出示 带 有 包装的食物,看 到 哪 些信息,联想我 们 学 过的知识。的一些食物,这 及时对学生些食物富含身 学生观看大屏幕,回答老 的回答给予 用食物引入,可体所需的营养 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引出 评价。鼓励 以增强学生的物质,要营养均 本节课课题。 孩子积极回 兴趣。调动学生衡。身体才能强 答问题。 的积极性。壮,将来报效祖国。第二环节:复习知识情境 问题 活动 评价 素养培育情景一:复习质量 质量的 1、定义: 2、性质:。 3、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补充问题,学生集体回答并板书。 及时给与评价,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提出问题: 质量的测量工具。 学生回答,并出 示托盘天平的图片以及实物。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和看,能不能发现这位同学在实验过程 中的问题 鼓励学生给同学们边讲解边演示实验并投屏学生演示实验。 对上台演示的同学给予鼓励。对发现问的同学给予表扬。 锻炼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及勇于指出问题的勇气。师生一起总结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问题:为什 么鸡蛋沉 学生回答:鸡蛋 的密度比水大, 教师给与肯定。 培养学生观察 生活中的现象,情景二:出示两张图片,一张为鸡蛋沉入水底的图片,一张为油飘在水面的图片。引出密度 底,油却飘 在水上? 油的密度比水 小。 及时发现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密度的 1、定义 2、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 3、纯水的密度 4、基本性 质 学生共同回答。教师补充问题,学生集体回答并板书。 教师给与肯定。有 一 瓶 300cm3 纯净水 ,求 (1)它的质 量 为 多少 g;(2)结成冰后,冰 的 体 积为 cm3(ρ冰 =0.9g/cm3 );(3)这 瓶 水 喝掉一半,剩余 水 的 密度 。 (选填“变大”、“ 变 小”、“不变”)。 学生在学习任务单中完成,教师将某位同学的答案投屏并给与点评。 师生共同评价。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景三、质量和密度的基础知识已经掌握很好了,那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运用了。引出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三、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1、测量原理 2、测量工 具 学生集体回答。 及时给予鼓励思考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的实验方案 和实验记录表格。 出示实验过程,学生总结实验方案。教师出示实验记录表格同学们知道老师是独流镇中学的,独流盛产独流老醋,展示我校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我校酿造社团。 下面是我 校酿醋社 团中的一 位同学测 量独流老 醋密度的 实验过程,请你将空 缺处补充 完整 学生认真完成,教师观看学生完成情况并及时给出某些同学指导。投屏展示某位同学的答案。 及时订正答案,并给予点评。 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了密度的测量,那我们知识已经掌握了,就应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 快到年下,买 了 一 个纯金手镯,想 知 道 它是 不 是 纯金做的。需要 同 学 们帮忙鉴别,现 在 手 中只 有 以 下器材: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烧杯(足够大)、细线、适 量 的 水 ( 已 知 水的 密 度 为 ρ水)请你帮 助 老 师设 计 测 量这 个 纯 金密 度 的 实验方案,要求: 写出实验步骤; 写出密 度 表 达式。 同学们认真思考,教师会给出一些方法的提示,最后一起总结,得出答案。 教师给予方法分析,让学生自己总结实验步骤。 培养学生物理研究方法。第三环节:总结情境 问题 活动 评价 素养培育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本 节 课 你学 到 了 什么? 提问学生 小组讨论、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培养学生总结消化吸收知识点的能力,培养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扩展性思维。八、板书设计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复习课一、质量: 二、密度:1、定义: 1、定义:2、性质: 2、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3、单位: 3、单位:4、质量的测量: 4、性质:工具:托盘天平使用方法:三、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 1、液体:2、固体九、作业设计1.某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之后,测量物体质量,发现指针偏左,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 )A. 减少砝码 B. 增加砝码 C. 平衡螺母向左边旋 D. 平衡螺母向右边旋2.关于密度公式p = 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V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 )甲物质的密度是 2kgkg/mm3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是相同的ρρ甲 < ρρ乙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大有一空瓶子质量是 100 克,装满水后称得总质量为 600 克,装满另一种液体称得总质量为 500 克,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A. 0.5gg/cmcm3 B. 0.8gg/cmcm3 C. 1.0gg/cmcm3 D. 1.2gg/cmcm3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质量 ,体积 ,密度(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用天平、烧杯、油性笔及足量的水测量一块鹅卵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 ,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将鹅卵石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鹅卵石的质量为 g;同时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90 g;如图乙所示,把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往烧杯倒入适量的水,用油性笔在烧杯壁记下此时水面位置为 M,然后放在天平左盘,如图丁所示,烧杯、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 g;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再往烧杯中缓慢加水,使水面上升至记号 M,如图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42 g,此时杯中水的体积为 ;根据所测数据,鹅卵石的体积为 ,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一、质量《质量和密度复习课》学习任务单1、定义: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做质量。2、性质:一切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 、 、 和 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3、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枚大头针约80 ;一个苹果约150 ;一只鸡约 kg。 4、质量的测量测量工具:实验室: ,生活中:秤(台秤、电子秤)。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①“看”:观察天平的 和 。②“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 。③“调”:调节天平横梁的 ,使横梁平衡;如果指针向左偏转,应将平衡螺母 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用镊子向 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恢复平衡。⑤“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⑥“收”:称量完毕,清点 ,并装盒,游码归零。二、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 与它的 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定义法)2、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式:ρ= ; m= ; V= .3、纯水的密度为ρ= kg/m3,表示4、基本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 、 、 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5、练习:有一瓶 300cm3 纯净水 ,求(1)它的质量为多少 g;(2)结成冰后,冰的体积为 cm3(冰)(ρ =0.9g/cm3 );(3)这瓶水喝掉一半,剩余水的密度 。(选填“变大”、“ 变小”、“不变”)。三、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1、测量原理: 。2、测量工具: 和 。3、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密度的表达式 。4、测量固体密度的步骤:、、、 密度的表达式 。5、练习下面是我校酿醋社团中的一位同学测量独流老醋密度的实验过程,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如图乙所示,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为 g;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老醋的体积为 cm3;用天平测得烧杯和杯内剩余独流老醋的总质量为 35 g,计算可得该老醋密度 g/cm3,合 kg/m3在第(3)步中,有少量的食用油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测得老醋的密度比真实值偏 (选填“大”或“小”),烧杯中剩余老醋的密度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四、密度的应用快到年下,买了一个纯金手镯,想知道它是不是纯金做的。需要同学们帮忙鉴别,现在手中只有以下器材:一架天平(带砝码)、一个烧杯(足够大)、细线、适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请你帮助老师设计测量这个纯金密度的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步骤;写出密度表达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