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 52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基本政治制度 课件( 52 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52张PPT)
第二课时 基本政治制度
第五课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01
大单元
02
新课标
03
大视野
04
微探究
06
对点练
05
划重点
目 录
01 大单元
单元知识结构
人民当家作主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
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
行政机关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我国
国家机构
我国的
政治和
经济制度
人大代表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关;公布法律、发布命令,任免权,外事权,授予荣誉权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根本政治制度
人大代表的职权: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权
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依法行政
人民法院性质和职权
人民检察院性质和职权
单元知识结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家
监察机关
国家
司法机关
行使监察权的机关
监督、调查、处置的职责
02 新课标
【政治认同、责任意识】
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对自己负责,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冢,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具备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守规矩,重程序,能够依规依法参与公共事务,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
(参见2022版 新课标 P5、P8)
本课目标
03 大视野
2024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
思考:
为什么每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还要召开政协会议,与什么制度有关?
你还知道我们国家的哪些政治制度?
导入一:热点速递(可选其一)
这与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关。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导入感悟
两会里的身影:你发现他们的身份有何相同之处?
导入二:多维交流(可选其一)
04 微探究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6日下午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人民政协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各方面人士要围绕中共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习近平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民革深入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扎实推进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持续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广大科技界人士积极支持参与科技体制改革,奋力投身科技创新。广大环境资源界人士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思考:说说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你还知道类似的哪些组织,从材料中找出他们的具有哪些职能?他们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言献策基于哪一制度?
任务探究一:我国的政党制度
链接教材:
1.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
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任务探究一感悟
王沪宁强调: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始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行职能、凝心聚力。
思考:从政协主席的讲话中可知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什么 结合课本说说人民政协围绕什么主题履行哪些职能?
视频:政协主席王沪宁闭幕式发言
任务探究一:我国的政党制度
链接教材: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 其地位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任务探究一感悟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各民主党派
(参政党)
中国共产党
(执政党)
被领导
领导
链接教材:
4.人民政协的性质、工作主题和职能分别是什么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工作主题:团结、民主
(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任务探究一感悟
2024年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胜利闭幕。2000多名政协委员积极建言资政、广泛凝聚共识,取得丰硕议政成果。两会期间,共收到提案5898件。经审查,立案5006件,并案160件,转为意见和建议732件。具体数字传递出人民政协工作的求真务实。
政协委员用提案为群众说话,在调研中助力国家建设发展。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何意义?
任务探究一:我国的政党制度
链接教材:
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1)这一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这一制度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3)这一制度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这一制度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任务探究一感悟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2014年1月13日,壮族三月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西的法定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同年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申报的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思考:为什么每逢三月三,全国只有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全体公民可以放假2天?这和什么制度有关?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地位
(1)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2)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任务探究二感悟
截至2024年2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2956人,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口特少的民至少应有1名代表。
今年的“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将呈现新亮点、新特色、新活力。一是以“新民歌+非遗”为聚焦点,持续强化“广西——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这一文化标识,彰显“中国非遗看广西”的魅力;二是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中华文化认同,进一步宣传广西形象,营造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三是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把更多的文化积淀、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三月三”活动中,让游客在沉浸互动中领略广西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2024广西三月三走进港澳系列活动,让广大香港和澳门同胞在“三月三”民俗活动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强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推动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度合作与交流。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形成了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
和谐
团结
互助
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思考: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谈谈你的看法。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3)五十六个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确立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任务探究二感悟
思考:关于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你了解多少?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1858年3月15日
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1日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各自治区设立时间
2023年,围绕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持续打响“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品牌,“潮聚三月三·和谐在八桂”版块精心安排了八项活动。
3月14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23年“壮族三月三”放假的通知》出炉。今年“壮族三月三”,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3天。
2023年农历三月初三为4月22日(星期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2023年4月21日(星期五)至23日(星期日)放假调休,共3天。
思考:结合材料,说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2)民族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3)自治权: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任务探究二感悟
思考:有同学说:“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享有自治权,可以不受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你如何看待他的观点?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是何关系?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4)自治机关和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任务探究二感悟
思考:
结合西藏自治区发展成果,谈谈该制度有何优越性?
“数”看西藏·新发展
任务探究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9.实行民族区域制度自治的意义(作用)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2)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任务探究二感悟
清新恬静归牧歌——探寻塔秀村乡村文明治理密码
“走进我们塔秀村,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一股清新之风,不论是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还是群众的精神面貌,都与过去有极大的不同!”
村民自治给力,文明乡风劲吹。塔秀村致富带头人青本加的雪域诺央畜牧专业合作社,畜棚、饲料房、牧草种植收割机械应有尽有。
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塔秀村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不断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人民群众生活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十足。
思考:塔秀村发生如此大变化的“密码”是什么?
塔秀村的幸福密码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其含义、地位和组织形式是什么?
任务探究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1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组织形式(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任务探究三感悟
走进居民委员会
镜头三:社区居委会主任向居民会议汇报过去一年中的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
镜头一: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选候选人。
镜头二: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和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双方代表协商解决办法。
思考:结合三个镜头及生活实际,谈谈居民委员会负责哪些工作。
任务探究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3
01
04
02
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
民的监督。
居民直选
公开讨论
接受监督
链接教材:
1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1)居民委员会
任务探究三感悟
各位村民议事会议员、村务监督委员会委员:
拟于3月28日9时30分,在村会议室召开2024年第三次议事会,议题如下。
1、议决双桥村2024年财务预算、2023年未报账情况。
2、议决新打一口机井。
3、议决聘请一名法律顾问,议决法律顾问服务内容,议决法律顾问报酬。
请各位议事会成员就上述议题深入走访、联系群众,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做好会前准备工作,按时与会。
思考:阅读这则会议通知,说说该村村民是如何管理村务的。
走进村民委员会
任务探究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03
01
04
02
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链接教材:
1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2)村民委员会
任务探究三感悟
清新恬静归牧歌——探寻塔秀村乡村文明治理密码
塔秀村的村规民约和“7531”工作法已成为牧区基层管理的典范经验,塔秀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等。塔秀村通过服务管理联动、矛盾纠纷联调、突出问题联治、基层平安联创等模式,形成乡村治理一体的新机制。
如今的塔秀村充满活力、和谐有序,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呈现。
思考:结合塔秀村的治理现状,思考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何意义?
任务探究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链接教材:
12.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实行城市居民自治和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任务探究三感悟
05 划重点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重点)
2.人民政协的性质、工作主题和职能
3.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
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重点)
5.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原因)
6.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7.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重点)
8.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观点梳理
06 对点练
1.【期末真题】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在社区,居委会要及时感知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要把人民放在心中。这说明( )
①城市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
②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居委会的责任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历年真题
A
1. A 【解析】本题考查基本政治制度。题文材料表明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包括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办理本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是居委会的责任,所以②④正确。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①排除。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③排除。故本题选A。
历年真题
2. 【期中真题】2024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7周年。从“靠天养畜,逐水草而居”到成为我国重要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从“轻工业皮毛匠,重工业挂马掌”到建立现代工业体系,内蒙古实现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的巨大跨越。可见(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B.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团结
C.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D.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友善的新型民族关系
历年真题
A
2. A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分析题干,内蒙古成立77周年,实现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边疆安宁、生态文明等各项事业的巨大跨越,体现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A符合题意。材料没体现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团结,B说法不合题意,排除。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C说法错误。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
历年真题
3.【月考真题】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石,社区居民可以在家门口享受政务服务。上海市宝山区打造的“社区通”居委会收支等原始票据一览无余;在北京,社区网格化管理起到了良好作用。这反映出“互联网+”基层治理( )
①体现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②彰显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提高了解决基层群众内部矛盾的效率
④便于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历年真题
C
3. C 【解析】本题考查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从题干中的“基层治理”“社区居民”等词可以看出,“互联网+”基层治理便于基层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彰显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②④说法正确。“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故①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未涉及基层群众内部矛盾,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历年真题
4.【期中真题】下列关于我国制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公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③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④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历年真题
B
4. B 【解析】本题考查对我国制度的认识。结合教材知识可知,①③正确。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是基本政治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②④错误;故本题选B。
历年真题
5. 【月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 我国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2分)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维护民族团结?(8分)
历年真题
5.【答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
(2)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日常行为上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等等。 (每点2分,共8分)
历年真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