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2.3 建构原子模型 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视频+学案+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学 2.3 建构原子模型 第3课时(课件 22张PPT+视频+学案+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科学§2.3建构原子模型(3)教学设计
课题 2.3 建构原子模型(3)……离子 单元 二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下
教材分析 本课时浙教版七下第二章第3节《建构原子模型》的第3课时,主要内容为离子。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已学习了原子、分子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原子结构及原子、分子在物质组成扣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离子这一构成物质的微粒,了解其在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性;此外离子的学习还为后续学习离子符号的表示、化学符号的书写等打下基础,并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微观粒子观念,为后续学习化学方程式等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离子的概念;了解离子的形成原因;了解阳离子和阴离子;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理解离子的形成、特性和作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实践:通过氯化钠形成的实验分析,了解离子的性质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态度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重点 离子的形成;离子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难点 离子与原子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1、物质可以由 、 或 构成; 2、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 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 数量与 数量相等, 相反;而中子 。 4、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一般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导入:我们知道,一定条件下很多物质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钠在氯 气中点燃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探索活动: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 实验现象: 。 (附视频)分析: (1)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燃烧时,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3)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会重新组合;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呈1个单位正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负电荷。电性相反的两种带电荷原子接触而相互吸引,形成稳定结构(氯化钠)。讲解与归纳:一、氯化钠的形成 1、钠在氯气中燃烧: (1)条件:点燃,使钠在氯气中燃烧; (2)产物:氯化钠 (注:烟是固体颗粒,钠燃烧产生的白烟,是细小的氯化钠颗粒悬浮在空中。) (3)表达式: 钠 + 氯气 氯化钠 (4)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 二、离子 1、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组合称为离子; ①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属于阳离子。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属于阳离子。 ②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属于阴离子。如,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属于阴离子。 ③不同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如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等。 视频:离子的形成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4、关于离子的几点说明: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组合;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取决于得失电子的数目; (3)阳离子得到一定数量的电子可转变为原子,阴离子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可转变为原子; (4)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 (5)离子一定带电荷,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由实验引入,引发学生兴趣分析钠与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引导学生从电子得失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离子形成的原因及离子的带电性降低了难点也突出了重点从而获知阴阳离子吸引而形成化合物与前面分子、原子可构成物质形成体系,认识到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构成物质及时归纳促进学生理解与记忆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2、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D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3、下列关于镁原子、镁离子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D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C.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 D.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4、有两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 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C. 可能是一种分了和一种原子 D.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5、请比较氯原子与氯离子、镁原子与镁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氯原子与氯离子: ; 镁原子与镁离子: 。 镁离子与氯离子: 。 参考:(1)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2)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3)都带电,但电荷数和电性不同 及时训练,有利于巩固刚刚学习的新知识。同时还有发现学生理解所学知识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纠正、修补。
板书设计 帮助学生掌握重点,更加容易的学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下§2.3 建构原子模型(3)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子的概念;
2、了解离子的形成原因;
3、了解阳离子和阴离子;
4、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一、知识点梳理:
1、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
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 1个电子后形成带 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 1个电子后形成带 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相互 ,构成了 的氯化钠。如下图所示: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clear0.010\\1\\X5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下载的教案与学案\\ZJ\\八下(完成)\\ZJ八下课件、教案、练习(完成)\\第2章\\2.3\\2.3 原子结构的模型 学案(2课时,含答案)\\X50.tif" \* MERGEFORMATINET
2、离子是带电的 或 ,带正电的叫 离子,带负电的叫 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硫酸铜就是由铜 和硫酸根 构成的。
3、离子与原子之间的相互转化
原子 ;
4、阳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阴离子的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二、例题讲解
例题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例题2、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例题3、下列关于镁原子、镁离子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 D.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
例题4、有两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 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 可能是一种分了和一种原子 D.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例题5、请比较氯原子与氯离子、镁原子与镁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氯原子与氯离子: ;
镁原子与镁离子: 。
镁离子与氯离子: 。
三、课后练习:
1、下列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分子的质量肯定比原子的大 D.金属原子失去电子会形成阳离子
2、下列关于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同  ③中子数相同 ④核内质子数相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现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则该粒子是 (  )
A.原子  B.阳离子  C.阴离子  D.分子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C.原子由原子核、中子、电子构成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5、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固体,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B.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 氯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氯离子
D.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差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第5题图) (第6题图)
6、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氯化钠分子由氯原子和钠原子构成
D.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微观结构相同
7、某元素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A.20 B.23 C.26 D.30
8、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的,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
A. 原子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分子
9、物质是由各种微粒构成的。如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钾等盐类绝大多数是由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三氧化硫等非金属氧化物绝大多数则由分子构成。由此推测,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水 B. 氯化铁 C. 一氧化氮 D. 五氧化二磷
10、如图是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产物氯化钠固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钠离子
C. 该反应的现象之一是产生大量白烟
D. 氯原子和氯离子的差别在于质子数不同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1、图中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12、下列对铁原子(Fe)、亚铁离子(Fe2+)、铁离子(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所含的质子数相等 ④质量几乎相等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
1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科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如图4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氯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
B. 氯化钠是由钠和氯气混合而成的
C. 氯化钠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的
(3)钠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
14、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离子,比如二氧化碳是由______(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_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15、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离子(含阳离子和阴离子)等微粒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____。
(4)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
(6)呈电中性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
(8)在同一原子中数量上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1、失去 正 得到 负 吸引 电中性
2、原子 原子团 阳 阴 离子 离子
3、阳离子 阴离子
4、> <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选项说法正确;B、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C符合题意。
例题2、D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不显电性,则分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B、原子不显电性,故选项错误;C、阴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错误;D、阳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故D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镁离子是阳离子,是镁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2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镁离子核内所含的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镁原子和镁离子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A不符合题意;质量几乎相等,B不符合题意;镁离子是镁原子由于外界作用失去2个电子,使其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C不符合题意;电子数即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镁原子和镁离子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即电子数不同质子数相同,D符合题意。
例题4、A
解析:质了数和核外电子数都相等的粒子可能是不同种分子,也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或者一种分子和一种原子,对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如果质子数相等,那么分子中质子数=电子数,而离子,肯定是得到或失去了电子,质子数和电子数一定不相等,即对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所含的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可能同时相等,A说法不正确。故A符合题意。
例题5、(1)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2)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3)都带电,但电荷数和电性不同
解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才会成为离子,所以由表格数据可知,氯原子变成氯离子后,质子数相同,而电子数不同;镁原子与镁离子的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镁离子与氯离子是不同原子变成的离子,所以质子数不同,但电荷数和电性都是不同的。
三、课后练习:
1、D 2、B 3、C 4、D 5、B 6、A 7、C
8、C 9、B 10、D 11、B 12、A
13、(1)原子 分子 (2)A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4、二氧化碳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原子
15、(1)分子、原子、离子 (2)分子、原子、离子 (3)原子 (4)质子、原子核、阳离子
(5)电子、阴离子 (6)分子、原子、中子 (7)电子 (8)质子、电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共22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

2.3 建构原子模型
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二章
“第3课时”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了解离子的概念;了解离子的形成原因;了解阳离子和阴离子;知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科学思维:运用科学思维方法,理解离子的形成、特性和作用,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氯化钠形成的实验分析,了解离子的性质和变化,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态度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化学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
复习:
1、物质可以由 、 或 构成;
2、分子是由 构成的;原子是由 构成的;
原子核是由 构成的;
3、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原子核内 数量与
数量相等, 相反;而中子 。
4、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是 排布的,一般第一层最多排 个,第二层最多排 个;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而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
分子 原子 离子
原子
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质子和中子
质子所带的正电荷
电子所带的负电荷
电性
不带电
分层
2
8
1
7
新知导入
我们知道,一定条件下很多物质混合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钠在氯 气中点燃就会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
解决问题
探索活动
取一瓶氯气,用镊子夹一小块钠放入燃烧匙中,点燃钠,将燃烧匙伸入氯气瓶中,反应结束后观察瓶内的物质。
实验现象: 。
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热,并生成白烟
视频:钠在氯气中燃烧
探究新知
分析:
(1)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2)燃烧时,钠原子和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
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探究新知
(3)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会重新组合;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呈1个单位正电荷;氯原子因得到1个电子而带1个单位负电荷。电性相反的两种带电荷原子接触而相互吸引,形成稳定结构(氯化钠)。
探究新知
一、氯化钠的形成
1、钠在氯气中燃烧:
(1)条件:点燃,使钠在氯气中燃烧;
(2)产物:氯化钠
(3)表达式:
钠 + 氯气 氯化钠
(4)氯化钠形成的微观过程:
点燃
注:
烟是固体颗粒,钠燃烧产生的白烟,是细小的氯化钠颗粒悬浮在空中。
探究新知
二、离子
1、离子:
(1)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组合称为离子;
①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属于阳离子。如,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了带正电荷的钠离子,钠离子属于阳离子。
②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属于阴离子。如,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了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氯离子属于阴离子。
③不同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不同。如氧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等。
视频:
离子的形成
(点击图片播放)
探究新知
2、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3、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探究新知
4、关于离子的几点说明:
(1)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组合;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取决于得失电子的数目;
(3)阳离子得到一定数量的电子可转变为原子,阴离子失去一定数量的电子可转变为原子;
(4)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
(5)离子一定带电荷,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课堂练习
1、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C.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在不停地运动
C
课堂练习
2、核电荷数大于核外电子数的粒子一定是 (  )
A.分子 B.原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D
课堂练习
3、关于镁原子、镁离子两种粒子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相同 B.质量几乎相等
C.镁离子比镁原子稳定 D.电子数与质子数相同
D
课堂练习
4、有两种粒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也相等,下列关于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
B. 可能是两种不同离子
C. 可能是一种分了和一种原子
D. 可能是两种不同的分子
A
课堂练习
5、请比较氯原子与氯离子、镁原子与镁离子、镁离子与氯离子,把它们的异同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氯原子与氯离子: ;
镁原子与镁离子: 。
镁离子与氯离子: 。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都带电,但电荷数和电性不同
课堂总结
2.3 建构原子模型(3)
……离子
1、离子: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带电的微粒;
阳离子: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荷的微粒;
阴离子:得到电子而带负电荷的微粒;
2、离子的形成(氯化钠的形成为例):
钠离子的形成: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阳离子(Na+);
氯离子的形成: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阴离子(Cl-);
3、离子可构成物质,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4、分子、原子、离子关系:
分层作业
1、复习本课时主要内容;
2、完成学案中的“课后练习”;
3、复习“2.3建构原子模型”全部相关内容。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