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走进微观世界(2)第2章 物质的微观结构复习巩固1、分子是 的一种微粒;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等多种;2、分子间存在 ,分子很小,观察分子不能用普通显微镜,要用 ;3、氧气等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较 ,所以容易被压缩,固体、液体分子间的空隙比较 ,因此难以被压缩。构成物质水、氧气、酒精、二氧化碳、蔗糖空隙扫描隧道显微镜大小引入新课物质由分子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不动地固定在确定的位置上,还是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探索活动一、分子处在不停的运动中活动1.如图2.1-5所示,压一下香水瓶的喷嘴,当你闻到香水味时,请马上举手示意。香水并没有直接喷到后排和旁边的其它同学那里,但也闻到香味,不久整个房间就会充满芳香的气味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一)气体的扩散扩散:不同物质的分子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空隙中的现象叫做扩散。新课教学活动2.如图2.1-6所示,两只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使两个瓶口相互紧贴,观察到什么现象?视频:二氧化氮扩散实验新课教学现象:抽去玻璃板,上方瓶中慢慢由下而上呈现棕色,最后两个瓶中都呈现均匀的棕色。活动2中,为什么将装二氧化氮的瓶子放在下方?能不能发过来放置 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结论: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气体扩散得越快。思考:不能,若将二氧化氮处于空气上方,则即使分子不运动,二氧化氮也会因为重力而向下流动,两种气体也会混合,这样就不能说明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形成的。新课教学气体会扩散,液体和固体能扩散吗?(二)液体的扩散活动3.两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热水和冷水,按图 2.1 - 7所示的方法用注射器慢慢地将红墨水注入两杯水的底部。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一段时间后,两杯水都变逐渐红色,但热水比冷水变红更快些。结论:液体也能发生扩散现象,液体扩散的快慢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快。新课教学视频:红墨水扩散新课教学扩散现象还能在固体与液体之间以及固体与固体之间发生。有人曾经 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 5 年,发现它们结合在一起了。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金分子和铅分子互相渗入了约 1 毫米深。(二)固体的扩散结论:固体同样能发生扩散现象固体之间的扩散现象铅片金片新课教学视频:固体扩散实验新课教学用扩散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1、八月桂花香,为什么能闻到桂花的香味?桂花分子在空气中扩散,当分子运动到鼻子被吸入时,就闻到了香味2、放学了你还没跨入家门,就闻到了妈妈做的菜的香味,为什么?由于分子的扩散运动,香味分子扩散到了门口,被吸入而闻到香味新课教学3、煤气泄漏时,我们可以闻到一股煤气味,这是为什么?煤气分子扩散到空气中形成的气味4、腌制咸菜时,过一段时间菜都会变咸,这是为什么?盐分子会扩散到菜中,使其变咸5、扫地时看到空中尘土飞扬,这是扩散吗?这是固体颗粒在气流作用下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新课教学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说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所以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称为热运动解释生活现象:为什么夏天衣服干的快?温度越高,水分子的热运动越快,在夏天温度高水分子运动加快,所以夏天衣服干的快。科学阅读水分子运动的佐证新课教学那么这些分子为什么能够聚集在一起,构成各种各样的物体,而不会分散开来呢?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而物质是由大量的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构成,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间存在引力原来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正是分子之间的引力,像一只只无形的手,将分子与分子聚集在一起,成为各种固体和液体。(1)同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探索活动(2)两个不同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也存在引力不但物体内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两个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之间同样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取两块铅柱,将它们的端面锉平后,用力将它们压在一起。把它们悬挂起来,并在下方铅柱上挂一个重物,看重物能否将两块铅柱拉开。视频:铅块粘合实验新课教学由于两块铅柱接触面上分子之间有引力,使两块铅柱粘合在一起,并能悬挂重物。思考: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但是固体、液体的体积为什么很难被压缩?因为物质内部的分子之间不但存在引力,同时也存在斥力。由于固体、液体间分子间隙较小,同时还由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使固体、液体内部的分子很难靠得很近,因此固体、液体很难压缩。2、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堂检测1、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B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A当堂检测3、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得到的有关对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蔗糖颗粒溶解在水中后不见了,说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B. 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 将红墨水小心注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 抽去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都变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当堂检测4、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所示。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这个实验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板书设计2.1 走进微观世界(2)一、分子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1) 固体、气体、液体都扩散现象(2)扩散现象表明: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二、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1、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2、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布置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2、完成作业本中相应练习;3、预习“第2节建构分子模型”相关内容。1.1 走进微观世界(2)课后检测班级 姓名1.关于分子,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子间有斥力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3.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4.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这个实验现象说明( )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5.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B.水蒸发为水蒸气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D.长期堆煤的墙角变为黑色6.通常将两个铁块摞在一起也不能使之结合在一起,原因是( )A.分子间没有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距离太大,分子间引力很小D.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原因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是可分的8. 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没有引力 B.铁、水、空气、磁场等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D.物质在固态时体积最小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 9.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某同学通过以下实验得到的有关对分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蔗糖颗粒溶解在水中后不见了,说明蔗糖是由分子构成的B. 黄豆与芝麻混合,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C. 将红墨水小心注入热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变红色,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 抽去玻璃板,过一会儿两瓶都变红棕色,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 )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11.一个厚壁钢瓶内盛有油,对油施加高压后,虽然瓶壁没有裂痕,但瓶内的油会从钢瓶壁渗出。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12.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几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放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3)实验过程中, (填“能”或“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D A B D A C B C D D说明固体钢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控制变量法 ;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走进微观世界(2)课后检测(含答案).doc 1.1走进微观世界(2)(课件22张ppt 视频 课后检测卷(含答案)).pptx 二氧化氮扩散实验.mp4 固体扩散实验.mp4 红墨水扩散.mp4 铅块粘合实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