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16课《瓶子变个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16课《瓶子变个样》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美术 年级 4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瓶子变个样
教学目标
1. 比较欣赏古代的瓶子与现代生活的瓶子造型变化,了解从古至今瓶子的材质、设计理念与功能,掌握利用器物外形特点进行创意实践的理念。 2. 充分利用身边的综合材料,以联想、添加、组合的方式,进行瓶子创新造型的设计实践。 3.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瓶子的造型及创意思维的交流,感受艺术美的创造源于生活,建立废旧物再利用的理念,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巧妙运用瓶子外形,用联想、添加、组合等方法创意瓶子新形象。 教学难点:瓶子新生命的思维发散,及瓶子的构造和外形的巧妙利用。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 1.分析瓶子结构。 教师活动:大家今天为这节课准备了一件特殊的材料,谁来介绍一下它?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设计意图】 以学生自己的收集爱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学会发现生活事物的美。以不同形状的瓶子实物作为导入课堂,激发学生美术课兴趣,集中注意力。 2.拥有新生命。 教师活动:如果它没能来到今天的美术课堂,它会去哪里? 教师活动:你觉得哪一种去处更好呢?为什么? 【设计意图】 瓶子本来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废旧物,往往会被投入可回收垃圾箱。但瓶子被邀请到了美术课堂,引导孩子去思考瓶子来到美术课堂的使命,从而去发现它们新的生命。 二、新课初授 1.教师活动:今天就让瓶子拥有新生命,让我们帮帮它,帮它变个样。出示课题《瓶子变个样》 2.教师活动:说到瓶子变个样,古人特别擅长跟大自然中的生物学习,将生物变成瓶子。 (1)部分替换 古埃及内脏瓶 教师活动:以四种神灵造形保佑死者的身体部位。那么古人是如何向大自然学习,将瓶子变个样? 归纳小结:部分替换 辽代凤首瓶 教师活动:辽代的一种瓷器。多作伸颈、敛翼、直立的凤形。花式杯口,凤首张目曲嘴,长颈、宽肩、底足外展。有的花式杯口作凤冠形,有的长颈作竹节状,但也有饰弦纹两道的。凤首有的作曲嘴张口,有和作曲嘴衔珠。古人将瓶子的哪个部分替换成了凤首呢? 播放微课1,(我也向古人学一学,这种部分智换的方式) 【设计意图】 欣赏古代瓶子的变化过程,感受瓶子形状的系列变化。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瓶子形状的多变和功能相关。从而了解变废为宝的生活理念。 (2)添加装饰 同龄人作品欣赏 教师活动:我们身边的同龄人不光向古人学习,还研究出了自己的方法,请你说一说他用了什么方法,让瓶子变个样? 归纳小结:添加装饰 (3)变换方向 作品对比欣赏 教师活动:另一位同学用相同造型的瓶子,创作了另一件作品。在这件作品中,瓶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变成了什么?怎么变得? 归纳小结:变换方向 【设计意图】 以图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从识图(找瓶子的变化)到探究(如何变成大象),以追问的形式激发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形成一种从现象看本质的思维能力。 三、深入探究 1.酒瓶的联想 (1)站立的酒瓶 教师活动:这是生活中常见的啤酒瓶,它的特点是颈部较细长。去大自然中找一找哪些生物的某一个部位也是细长型? (2)平躺的酒瓶 教师活动:让你想到了谁? (3)倒立的酒瓶 教师活动:你会将瓶子变成什么? 出示各种不同的实物瓶子,建议从学生中找。 教师活动:你的瓶子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可以把它想象成什么呢? 2.教师示范 教师活动:播放微课2,老师的瓶子新生命会是怎样的呢? 3.同龄人作品秀 (1)图片对比 教师活动:这是什么?在这件作品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设计得很巧妙? 图片欣赏 教师活动:瓶子变成了什么? 【设计意图】 瓶子变个样的方法多样,重点是从瓶子形状出发,以一个大肚酒瓶为例,用联想和添加的方法变个样,以点带面,教会学生联想添加进行瓶子新造型的创意实践。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想象引导,发散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我很棒】请你向大自然学习,进行“瓶子变个样”的创意制作。 【我更棒】请你根据瓶子的外形特征进行联想装饰,完成“瓶子变个样”。 【设计意图】 设计分层作业,有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想要表现的方式。提倡对自我的肯定,我是很棒的,我可以更棒。从而建立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堂拓展 教师活动:瓶子变个样不光赋予了瓶子新的生命,其实瓶子还有一种吉祥寓意。由于“瓶”和“平”谐音,平平安安。 【设计意图】 原本在孩子们的眼里,瓶子仅仅是牛奶瓶、可乐瓶、啤酒瓶等一系列容器而已,但在古代人们往往喜欢互赠花瓶,以表达美好的祝福。在拓展环节中,向学生们介绍瓶子在古代的寓意,以了解中华文字广博的寓意和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智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