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奇妙的点彩画》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感知色彩空间混合的视觉效果,简要分析点彩画的基本原理,掌握点彩画的基本技能。 2.转化绘画思维选择合适的色彩,运用正确的点彩方法大胆地尝并创作一幅有趣味的点彩画作品。 3.体验和感悟点彩画的艺术之美,激发对美好事物的表现以及创造的欲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多角度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了解点彩画的原理以及艺术特色,感受点彩画的魅力,引导学生对作品发表个人见解。 教学难点:运用点彩的方法,创作一幅点彩作品,转化固有的绘画思维。教学过程一、故事情景导入 故事发生在法国,我们丽水的小朋友要坐着飞机去到这里,时间倒退到1884年,在塞纳河的大碗岛,一个星期天下午,阳光明媚,人们在岛上悠闲时光,远远的我看到岛上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也在散步,我想去和她打个招呼, 走进一些,我竟然看不清她的脸,再走近一点,更加看不清,最后我只看到什么呢? (1)教师课件播放《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局部图片 (教师课件演示由具体形象——色彩颗粒的推演过程)。 (2)课件展示整幅《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提问:原来这是画家修拉把大碗岛的这个下午时光画了出来,你猜猜看这幅画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3)播放视频:《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作画快进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局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修拉点彩画的“分色主义”的基本依据:从一定的距离上看,放在一起的不同颜色的小点会自动融合成为另外一种颜色。 二、初步感受点彩画特点 1.初步欣赏 (1)教师提问:了解到修拉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再看这幅作品,你有什么 感受或者疑问吗? (2)学生观看作画过程,并从作画过程中谈对作品的初步感受。 2.质疑探究 (1)教师提问:修拉为什么这么画? (2)学生细致观察画中局部细节,感受点彩画的用色。 设计意图:从作画过程的角度了解和欣赏作品,从作品局部去感受点彩派的笔触和用色特点,了解点彩派用色的方法。 对比分析点彩画风格 1.同时期其他画家作品对比 (1)教师提问你认为修拉的作品和莫奈的作品有何不同?说一说你的发现? (提示修拉点的笔触与莫奈画面的笔触的不同?) 学生将作品进行横向对比,比较和感受不同绘画风格。 2.探究风格背后的原因 (1)教师提问:为何画家的绘画风格会不一样呢? (2)学生结合历史背景思考 (3)教师引导画家生活的时代正是科学昌明的时代,画家对光与色之间关系 有了更多的思考,他们看物体的角度不同 ,可见画家画画是有一定思考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同时期其他作品的角度,学会对比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 来加强对点彩作品的感受和印象。结合画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到绘画风格的诞生背后的原因。 四、创意尝试点彩画作品 1.银杏叶点彩画 用点彩画的方法,创作一幅《秋日午后》的风景作品(工具,棉花签、颜料) 五、展示评价 (1)利用展板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2)说一说自己的椅子构成的创作想法,说一说内心感受。 六、拓展 1.创编故事 根据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创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形成对这幅作品的理解 2.致敬修拉 如果你对这幅画有任何的疑问和质疑,你可以通过提问和质疑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猜测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