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4课《安全标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4课《安全标识》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安全标识》
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标识的特征和作用。 2.通过观察、构思、表现等过程,引导学生能运用色彩、形状、图案等元素为复学后的校园设计一个安全标识,为平安校园献计出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疫情背景实际,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安 全防范意识,提升热爱生活热爱学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色彩、图案、形状等元素合理设计校园“防疫”安全标识。 教学难点: 抓住标识造型和颜色特征,设计的安全标识能契合学校实用性且 美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1.教师活动:播放“小黑人”跳舞视频 2.学生活动:提问: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小黑人”呢? 学生回答:标识 3.教师活动:提问:这些标识起到什么作用?在生活中你还看见过哪些安全标识?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 5.教师活动:小结: 安全标识是向人们警示场所或周围环境的危险状况,指导人们采取合理行为标志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并学习安全标识。板书课题:安全标识。 (二)讲授新知,解析标识(预计用时5分钟) 1.教师活动:介绍“小红”“小黄”“小绿”“小蓝”的外形特点,请认识安全标识大家族的外形特征和标识含义。 小红-禁止标识:红色圆脸、黑色简化图案-表示不准或制止人们某些行为 小黄-警告标识:黑色正三角形脸、黄色背,警告人们可能发生的危险 小绿-提示标识-方形绿脑袋、白色图形,示意所在区域的注意事项 小蓝-指令标识-圆形蓝脑袋、白色符号,表示必须遵守的规定和命令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设计的小红、小黄、小蓝、小绿的角色引入较为有趣地为同学们讲解标识通识知识以及基本特征、含义,引导同学们能够学会"图像识读"及“文化理解”. 三、分析特征,深入探究(预计用时5分钟) 提问1:分析标识的差别:实物和造型的问题? 提问2: 分析标识的差别:实物与色彩的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标识与实物的区别,抓住特点,便于后续“美术表现”,故单独拎出照片与学生互动交流,引导他们发现、理解及掌握核心。 四、情境创设,任务驱动(预计用时5分钟) 为学校的复学做准备,请同学们根据防疫安全标识征集令的要求,设计一个安全标识。 微课示范: 场景1:保安室刷卡入园 场景2:阳光亭禁止聚集 场景3:主干道:量体温,做登记 场景4:隔离室:打喷嚏,捂口鼻 【设计意图】:通过小朋友的口吻来有趣呈现示范,共出示4张范画,点到即可。 五、尝试设计,动手时间(预计15分钟) 1.教师活动:请学生帮学校设计一个安全标识,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1)要求:每组确定一个安全主题。组内成员单独设计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选出最佳设计作品。 (2)将选出的最佳安全标识张贴到展板上。 建议:运用合适的视觉语言(色彩、图案、形状等);合适的标识用色:禁止标识用红色和黑色搭配,警告标识用黄色黑色搭配;绿色和蓝色等其他颜色可以用作提示标识。做到醒目、实用和美观。 2.学生活动: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活动:选出最佳作品。 【设计意图】小组内选择—推荐—展示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创作,增强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六、交流展评,总结延伸(预计15分钟) 1.教师活动:请每组学生将设计好的安全标识贴到合适的位置,来提醒更多的人注意安全,同时大家也可以欣赏其他小组的作品。看看谁的作品更能体现安全意识,效果更好。 教师出示校园环境图片展板,请每组同学将选出的最佳安全标识贴到展板相应的区域。 2.学生活动: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最佳作品,说说推荐理由。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点评。 3.教师活动:教师总结点评。 【设计意图】将自己设计的安全标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并让学生通过介绍、推荐,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设计的乐趣。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一起设计了安全标识。相信会有更多的人从大家的作品中明白安全的重要性。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珍惜生命,重视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