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线条的魅力》教学目标1. 从不同角度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线条的不同姿态,体会其中的美感特征。 2. 感受线条的节奏美,了解线条的组合排列方式,理解线条组合体现的黑、白、灰层次关系,提高感知、表现力。 3. 以线抒情,从艺术家笔下感受线条的张力和赋予的情感。能够尝试运用各种线条来表现自然、生活,组合成一幅有韵律的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对线的感知力,善于发现自然、生活中多样的线条,感受不同线条传递的视觉感受。尝试不同线条的组合排列。 教学难点: 表现线条的节奏和韵律,尝试对画面中线条的黑、白、灰层次进行组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线的趣味发现 同学们,你们了解线条吗?简单的线条里藏着许多有趣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线条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线条对学生来讲不陌生,先在学生的心里打上一个问号,让学生有好奇心想要去发现线条中的秘密。 (1)线的“漫步”,发现多样线条 师:“德国艺术家保罗·克利曾说过:‘用一根线条去散步’。我们就跟着线条去瞧一瞧!在生活中、大自然里发现多样的线条。”(播放关于线条轨迹的广告影片) 问1:你发现其中的线条了吗?这里边的线条有什么不一样?(过山车的轨道与飞机的尾迹云呈现的线条相比) 问2:你还能在生活中发现“隐藏”的线条吗? 【设计意图】由一根线一直牵动着学生的视觉,跟随着线条,游走了许多生活中的场景,不断刷新视觉感受。能带着兴奋以自己趣味化的视角去发现。 (2)线的不同形态,发现“看不见”的线条 师:“线条在我们生活中形态多样,长短、粗细、曲直不一。那么是不是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线条?”(带领学生欣赏东京艺术大学教授佐藤雅彦创意作品《ballet rotoscop》和恒星移动轨迹线条)这里的线条又是什么样的? 小结:当芭蕾舞者曼妙的舞姿动态遇上线条,给了我们全新的审美感受。在长时间曝光的图片中,看到了恒星移动的轨迹线条。 【设计意图】线是我们主动从物象的形中概括提取的,拓宽线条存在的形态,只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跃动的线条。感受各种线条的形态美。 (二)感受体验,线的节奏韵律 (1)线的“个性”带来的视觉感受 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直线、曲线在心理上带来的体验。 问1:线条有着自己的个性,这里的线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问2::那当千变万化的线条组合在一起,又会有什么样的视觉趣味?让我们从大自然笔下去找一找。它们的组合排列有什么样的特点? 小结:线条有长短、粗细、疏密变化,不同的组合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节奏与美感。 (2)小练笔:进行3组线条的组合排列。(由学生的练笔中分析线条的疏密与画面的黑、白、灰层次关系) 【设计意图】充分了解线条的表现力与视觉张力,通过对线条的个性化体验到感受不同线条组合传递出的更多美感,增强对线条的感性认知。 (3)艺术作品中线的“张力” 师:展示梵高、克利两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问1:你发现了什么样的线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问2: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线条来表达呢?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让线条在脑海中“动”起来。通过线条去猜测艺术家描绘时的心理,丰富感受层次。联系自身情感,探究自己会怎么去表现,达到情感的延伸 (三)感性发挥,线的组织表现 (1)带着思考进行微课的学习。(观察、思考运用什么样的线条概括表现、探索疏密关系) (2)设置梯度,问题引导。展示海浪图片。 问1;看到这一张海浪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让你联想到了什么?你会用什么样的线条去表达呢? 【设计意图】循序渐进,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激发想要创作的欲望。 (四)创作表现,展现线条的魅力 师:“同学们,线条是我们熟悉的造型语言,是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可以用线来描绘创造物体,更可以用线条来表达情感。你们也来尝试一下吧!” 学习建议: 1.运用粗细、长短、疏密变化的线条来描绘生活中感兴趣的物品或风景。 2.创意表现线条的组合排列。 (五)展示评价 (1)表达自我运用了什么样的线条,如何组织排列的,传达什么样的情感? (2)说一说喜欢同学作品中怎样的线条表现? 【设计意图】重回创作时的热情,让绘画表达更自信,享受创作的乐趣,也让学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 (六)拓展 欣赏运用线条创作表现的大师作品。我们可以继续带着发现的眼睛去生活中、大自然、艺术作品中寻找线条的魅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