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年年有余——鱼纹样教学目标1.了解鱼纹装饰的形式与特点,初步掌握鱼纹的绘制方法。 2.运用变形、概括、夸张等方法,绘制出简洁生动的鱼纹,并能将鱼纹运用于装饰生活物品。 3.领会鱼纹装饰的艺术魅力,感受传统鱼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纹样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掌握鱼的基本特征,运用概括、夸张、添加、变形等手法,点线面的形式设计鱼纹样。 教学难点: 用鱼纹样装饰陶罐或其他器皿。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教师提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科学家们发现了32100多种不同种类的鱼,生活中你们也肯定见过鱼,你见过怎样的鱼?人们为什么喜欢用鱼纹? 2.学生活动:思考鱼有哪些相关的吉祥寓意?古人善用谐音的形式,代表了哪些美好的吉祥寓意?从而引出鱼的吉祥寓意。 3.板书《年年有余》——鱼纹样、 (二)深入欣赏 1.教师提问:那什么是鱼纹呢?他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看幻灯片中的这条鱼纹造型,他给你什么感受?他与我们生活中所看到的鱼有什么区别? 2.学生活动:说说自己的感受,以及鱼纹与生活中的鱼的区别。 3.教师总结:概括、变形、添加、夸张等方法设计出了具有装饰味的鱼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鱼纹样,画一画年年有余。 教师活动:出示三个典型时期的鱼纹造型:新时期时代、商周时期、明清时期,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期鱼纹的区别。 学生寻找每个时期鱼纹的特点,并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进行总结概括。 学生寻找每个时期鱼纹的特点,并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进行总结概括。 教师总结:新时期时代具有几何化风格,商周时期简要生动,明清时期自然灵动并结合吉祥寓意。 学生活动:寻找不同时期鱼纹样的共同点。思考分别运用了哪些点线面或组合的形式表现了鱼的哪个部分? (三)小练习 1.作业要求:运用概括、变形、添加等方法,线描的形式设计一条鱼纹样。 2.评价总结:重点1:外形;重点2:哪些点线面可以设计鱼的哪个部分? (四)评价与欣赏 1.教师提问:一个陶罐上放一条小鱼,这样装饰就可以了吗?怎么修改? 2.教师示范:依据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3.教师总结:排版(横竖构图问题)、主体放大、多画几条、添加装饰,如莲花代表年年有余,如瓶口瓶肚添加花边等等。 (五)创作与评价 1.作业要求:运用你设计的鱼纹,装饰一个生活“器皿”。 2.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鱼评价:学生将作品展出来,以学生自评为主,可以说说自己或同学作品,教师评价为辅助。 (五)总结与拓展 结语:今天我们学习了鱼纹样,鱼纹样只是民族纹样中的冰山一角,鱼纹样属于动物物纹样中的一种,还有植物纹样、几何纹样、风景纹样、人物纹样等等。按排列组合分,又可分为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单独纹样又可分为对称纹样、均衡纹样等。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继续深入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