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12课《亭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浙美版四年级下册 第12课《亭子》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四年级 学期 (春季/秋季)
课题 亭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亭子的基本造型结构与建筑特色,学会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亭子。 2. 过程与方法:讲解示范;在图片欣赏与分析中,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探究,学会运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亭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知亭子的艺术魅力与趣味,提高对生活的关心与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会用线描的方式表现亭子。 教学难点: 学会用线描的方式个性表达亭子的特征。
教学过程
初识观亭,结构感知 1.1.出示意境画面,引导学生联想添加 师:画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还可以再添加什么? 预设:亭子、...... 阐述:人们来到如此美妙的地方,欣赏着独特的美景。有时候走着走着就累了,智慧的人们便想到了在这里安置“亭子” 2.出示中国具有代表的亭子,引导学生观看欣赏,感受亭子的结构特点。 阐述:亭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亭子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最后成为交通要道为旅途歇息用,同时亭子别致的造型成为山间的一景,亭子的"亭"最早是有单人旁,表示停下、休息的意思。 欣赏品亭,特色妙述 1.1.出示亭子的局部照片,引导学生关注亭子的细节之美。 师:亭子上的飞檐、彩绘皆独具特色。哪一处最让你着迷? 预设:观察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 阐述:中国表达美的方式,总是这么的含蓄而意味深长。人们总是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呈现在亭子的各个细节。我们来看看,坐落在我们校园的桃李亭。 2.出示校园桃李亭,简述亭子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校园亭子的特点。 师:这是我们校园的桃李亭,是2021届六年级毕业生们,在毕业前夕,集合了自己的所有零花钱,为校园赠送了这样一座亭子。这座亭子承载着哥哥姐姐们对校园的感谢与祝福。在这座亭子,你有怎样的发现? 预设:观察亭子,思考交流。 师:一块块木条,都是哥哥姐姐们的心意。接下来,我们也将通过线描的方式,表达我们对校园的情感。 线描画亭,线描写生 1.1.播放微课,引导学生关注写生中的主要要点。 2.组织学生前往校园寻找桃李亭,进行亭子写生。 四、作品抒亭,记忆回想 1.作品反馈,描述记忆中的亭子。 阐释:一个有限的空间,可以创造出视觉无限、具有高度自然精神的环境,同时在文学中也可以成为寄托情感和思想的文化图腾,让我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用画笔记录下属于中国的建筑之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