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课题 《巧妙的包装》教学目标1. 通过欣赏、观察,了解包装设计的外形和功能的关系。 2. 通过绘画设计包装盒,掌握包装盒设计的基本方法。 3. 通过包装的设计,拓宽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绘画设计一个饼干包装盒,体现包装保护和美化商品的功能。 教学难点: 根据饼干的特点进行有创意的巧妙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学校的贸易节快到了,我亲手做了一些饼干想放在集市节上售卖,但是直接拿过去的话,既不卫生也不美观,肯定没有人买,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活动:给它加上包装。 教师活动:太好了!那么就请同学们接受包装设计师挑战,帮助老师设计好看又巧妙的饼干包装吧!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提出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以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本课的主线。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并揭示本课主题。 (二)外形分析,初步探究 教师活动:为了能设计出巧妙的包装,老师还特意去超市实地考察了一番。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饼干都有哪些类型的包装吧! 学生观察:塑料袋装、罐装,纸盒装等。 教师活动:小小的饼干有着多种多样的包装,包装的材质也不同,观察其它商品,你还看见了哪些不同外形和材质的包装? 学生活动:玻璃瓶装的饮料、金属罐装的茶叶、布袋装的农产品、木盒装的酒等。 教师提问:“为什么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包装材料?包装的材料和商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图片,寻找包装材料和商品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考虑到商品的存放安全、便于运输,设计师在设计包装时会根据商品的特点选择材料。那么你认为老师做的饼干适合用什么材料作为包装呢?” 教师示范:饼干包装外形的绘画。 【设计意图】 通过欣赏、分析、探究具有代表性的包装设计,让学生了解商品包装保障商品的安全,便于运输的特点。 (三)图文分析,深入探究 教师提问:“现在包装的外形有了,但是这样还是不够美观,也不能让购买的人知道包装里装的是什么,怎么办呢?” 学生思考:在包装上添加文字和图片。 教师出示商品图片:“包装上主要有哪些文字?这些文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商品名、广告词等。商品名比较醒目,广告词比较简略、有趣。” 教师活动:“包装上有哪些图片?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商品图片、装饰图片等。商品图片大,装饰图案种类比较丰富。” 教师小结:“文字和图片是美化商品、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能突出商品品牌文化,也是顾客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途径。” 教师活动:在设计的包装上示范添加文字和图片。 教师活动:“其实老师做的饼干是有各种口味的,如果我想将各种口味分开包装,又能怎样设计呢?” 学生活动:可以制作一系列的包装,用颜色区分口味。 教师活动:出示以颜色区分口味的商品包装设计:“不同口味的包装上,图文内容会发生一些变化,排版没有改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自主观察明白包装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观察欣赏了解包装盒设计的重要构成要素。 合理设计,创意实践 分层作业要求: 初级设计师:设计一个巧妙的饼干包装。 中级设计师:为饼干设计一系列不同口味的包装。 高级设计师:设计完饼干的包装后,能够举一反三,为自己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巧妙的包装。 温馨提示:写一写设计说明,让你的作品更加专业哦! 【设计意图】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来满足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方向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 (五)知识拓展,内化提升 教师活动:展示立体化的包装设计制作:“绘制包装的平面结构图,将它进行组装,我们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包装啦,大家可以动手试一试哦!” 【设计意图】从平面设计图到包装立体化,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将想法变为现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