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外国传世名作——蒙娜丽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了解画作背后的秘密,初步感知外国绘画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2.学习运用观察分析的欣赏方式对蒙娜丽莎原作进行感悟与理解,同时将原作与改编后的蒙娜丽莎对比分析,提炼美术创作方法,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意思维。尝试运用添加、替换、夸张变形设计一幅创意梦娜丽莎。 3.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中蕴含的创新技法,给后人开创的艺术价值,以及不同画家在原作基础上重新创作带来的视觉冲击,正确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形成大的艺术观,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内容和艺术特色,领会其作品呈现的艺术美感,了解部分作者的生平和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懂得欣赏外国传世名作,对作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探究;并感受外国传世名作带给后人的艺术价值,以及后人运用创意方式新编《蒙娜丽莎》,尊重并理解多元的世界艺术文化;形成较为正确的世界艺术观,提高艺术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提问:你知道卢浮宫的镇馆画作是什么吗? 生回答: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出示课题《外国传世名作——蒙娜丽莎》 二、新授 1.了解《蒙娜丽莎》的画作材质和创作时间 师介绍:原作的尺寸为: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创作时间大约为1503年至1506年。 2.学生观察画面,介绍画作内容 师总结: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 3.了解作者生平和历史北京 (1)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个杰出天才,是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2)他是一名画家、雕塑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堪称史上屈指可数的全能全才。 4.视频了解名画《梦娜丽莎》的三个秘密 (1)秘密一:构图与涂色的创新方法 ①以古罗马建筑学为基础,考虑平衡完成构图。 ②通过观察风景中近树呈现绿色远山呈现蓝色,是由水蒸气导致色彩的变化,开创了“空气远近法”。 ③发现大自然中不存在轮廓线,作画时运用手指磨散轮廓线,创造了“晕涂法” (2)秘密二:画中的女人到底是谁? ①大部分人认为是吉奥康多夫人 ②也有人认为是达·芬奇的自画像 (3)秘密三:《梦娜丽莎》可能是一幅假画! 因为100年前它曾经失窃过,后来虽然被寻回,但是发现画作尺寸比原来小了。 5.欣赏分析他人创作的多样蒙娜丽莎 师:欣赏画家杜尚在画作印刷品上的神来之笔,开创了人们对蒙娜丽莎的创意想象。 学生欣赏各种创意蒙娜丽莎的作品分析其运用创意方法: (1)添加 (2)替换 (3)夸张、变形 (4)组合 6.微课观看创意蒙娜丽莎的制作方法 7.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三、作业完成一幅创意蒙娜丽莎 1.临摹蒙娜丽莎线稿 2.选择喜欢的方法创意设计 四、评价展示 评一评谁创作的蒙娜丽莎,“造型最佳、色彩最佳、创意最佳”。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