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 第6课《会动的“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美术浙美版六年级下册 第6课《会动的“画”》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会动的“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种不同形式的会动的“画”,掌握视觉暂留原理。能结合利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会动的“画”。 2.在感受、体验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探究使画面“动”起来的方法。 3.了解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加深对艺术的理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尝试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设计连环动作的画面,制作会动的“画”。 教学难点: 探寻连环动作之间的规律和程度的把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视频导入。 学生活动:学生欣赏、讨论。 教师活动:今天我们将来学习制作这种有趣的会动的“画”!”(板书课题) 二、联想“动”画 教师活动: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会动的“画”?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其展示方式有“手翻书式”、“闪闪的星星”、“抽拉式”、“转轮式”等。 三、制作会动的“画”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出会动的“画”的制作步骤。①想好第一张的动作和最后一张的动作。②中间的过渡动作分解要均匀。 学生活动:讨论出多种绘制动画的方法。 教师活动:实践创作,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手绘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平板电脑结合绘图软件等)设计多个动态连续的画面 ②选择适合的方式让画面自然地动起来要求动作自然,效果连贯。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进行创作。任意选取手翻书式、抽拉式、转轮式等方法,团队合作来创作属于自己的小动画。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提醒学生使用刀具时注意安全,鼓励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小组进行创意提示和技法指导。 四、放映动画,交流评议 学生活动:举办“最佳动“画”大赛” 1.其他学生从剧情内容、动画形象、色彩搭配、动作流畅度等方面交流评议。 2.全体学生评选出“最佳动“画”制作奖”。 六、开放实践作业 介绍其他形式会动的画,引出定格动画,为后面的学习做出铺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