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1.4 蚯蚓的选择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科学思维: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蝴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科学态度目标探究实践: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态度责任: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聚焦01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沃土中,没手没脚会劳动,钻来钻去把土松。科学聚焦蚯蚓,又称地龙。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水井旁●家里鸡粪下面●柴草垛底及附近●雨后的路旁●菜园泥土里科学聚焦我们在植物园里观察绿豆苗时发现了蚯蚓生活的痕迹。①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这样吗 ②对于蚯蚓来说,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聚 焦科学聚焦科学探索02温度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阳光土壤潮湿空气1科学探索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推测它喜欢潮湿的环境。蚯蚓生活在地下,推测它喜欢黑暗的环境。1科学探索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实验中我们改变的是什么条件?没改变的又有哪些条件?推测蚯蚓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1科学探索1(1)探究蚯蚓对 的选择2光照相同的条件:温度、湿度等不同的条件:改变亮度科学探索1(2)实验的步骤21.找一个黑色的长方形盒子。2.盒盖的一端剪掉一块,铺上吸水纸。3.将蚯蚓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4.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科学探索21(3)观察并记录蚯蚓对光照选择实验记录表第一小组实验次数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1 0 0 10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喜欢的环境阴暗科学探索在实验中,我们为什么在实验中放10条蚯蚓?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实验?放10条蚯蚓和多次实验目的是为了防止因为蚯蚓本身问题而发生的意外情况,提高数据准确性。21(4)实验的处理科学探索2(1)探究蚯蚓对 的选择2干燥或潮湿环境相同的条件:温度、光照、空气等不同的条件:土壤的湿度科学探索(2)实验的步骤21.在长方形的盒子里分别铺上湿润和干燥的泥土。2.将蚯蚓10条一组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后,打开盒盖观察,做好记录。科学探索实验次数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的蚯蚓数 我们的解释1 0 0 102 0 0 10 3 0 0 10 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选择实验记录表第二小组109211178蚯蚓喜欢的环境潮湿22(3)观察并记录科学探索(1)整理信息我们小组的蚯蚓全待在黑暗的一端。蚯蚓的选择说明什么呢?蚯蚓喜欢阴暗的环境。3科学探索实验小组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1 0 0 102 0 0 103 0 0 104 0 0 105 0 1 9蚯蚓对 光照 选择实验记录表(2)整理信息3科学探索实验小组 待在干燥土壤的蚯蚓数 待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 待在湿润土壤的蚯蚓数1 0 0 102 0 0 103 0 0 104 0 0 105 0 1 9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选择实验记录表(3)整理信息3科学探索科学研讨03适宜蚯蚓生活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潮湿阴暗科学研讨青蛙喜欢生活在潮湿的水洼中, 因为蛙类的皮肤没有保护体内水不散失的组织结构;昼伏夜出,害怕阳光直射,喜欢在阴凉的草丛中栖息。科学研讨你知道哪些动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颈修长,嘴基部高而前端缓平,尾短而圆,蹼宽大。科学研讨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身体呈流线型,趾间有蹼,以便在水里游泳。身体覆有短小的绒毛,腹部脂肪很厚,能抵御南极的寒风。科学研讨蜥蜴喜热怕冷,适当的高温可以刺激它的消化和对营养的吸收,体表覆盖鳞片,视力发达,身体细长,后肢粗壮发达。科学研讨1.善快速及长距离奔跑,多喜群居,常追逐猎食。夜间活动,嗅觉敏锐,听觉很好。2.栖息范围广,栖息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针叶林、草地。科学研讨科学拓展04不同的动物选择怎样的生活环境呢?请你与家人分享你的想法。科学拓展课堂总结05课堂总结课堂练习06一、判断题。1.用干湿不同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把蚯蚓围起来,蚯蚓会钻进黏土里。( )×2.强强在湿润、黑暗的地方找到许多蚯蚓。( )√3.我们在做完研究蚯蚓的实验后应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4.在探究蚯蚓是否适宜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时,我们只需要做一次实验。( )×课堂练习二、选择题。1.丽丽抓了几条蚯蚓,准备继续研究,你觉得她应该为蚯蚓准备的生活环境是( )。A.在盒子里放上干燥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阳台上B.在盒子里放上湿润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阳台上C.在盒子里放上湿润的土壤,再把盒子放在阴暗的角落里C2.取一个盒子,如右图所示放入蚯蚓,盖好盖子,过1小时后,会发现( )。BA.在土壤较干的地方蚯蚓多B.在土壤较湿的地方蚯蚓多C.两端蚯蚓一样多课堂练习3.在做蚯蚓对光照的选择实验时,蚯蚓总是会向黑暗的一端爬去,这是蚯蚓对( )因素的一种适应。A.温度 B.光照 C.空气B4.雷雨过后,宁宁看到一些蚯蚓爬到地面上,这是因为蚯蚓要( )。A.呼吸新鲜空气 B.晒太阳 C.到地面上喝水A5.据研究,蚯蚓具有处理垃圾的能力。如果让你帮蚯蚓选择,那么下列的“垃圾”中,最适合蚯蚓的是( )。A.埋在地下的城市生活垃圾B.可供回收的纸张、塑料垃圾C.堆在地面的厨余垃圾C课堂练习三、同学们,相信你们肯定见过蚯蚓吧,那么蚯蚓喜欢在哪些地方出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1& .. &2& .课堂练习1.实验用很多条蚯蚓而不是一两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2.一般同样的实验做3次,而不是1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真实可靠课堂练习四、实验题。小明在抓鼠妇(俗称潮虫、西瓜虫)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在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可以找到鼠妇(见右图),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妇。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是光照程度还是潮湿程度呢?课堂练习A 明亮区域 B 中间区域 C黑暗区域为此,他进行了探究。他在一个长方形的铁盘上,布置了A、B、C三个环境区域(如上图),鼠妇可在三个区域之间自由移动;然后在铁盘的中间区域放入15只鼠妇,每隔两分钟统计一次各区域中鼠妇的数量。请完成下列问题。1.小明在探究______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光照2.小明用了15只鼠妇做实验,原因是( )。A.没什么原因,随便拿的B.为了防止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科学性C.小明比较喜欢“15”这个数B课堂练习3.小明在第2分钟统计数据时,发现鼠妇在三个区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结论:“该研究因素对鼠妇的生活没有影响。”这个结论( )。A.科学 B.不科学 C.无法判断B4.经过10分钟,小明发现鼠妇全部集中在C区域,说明( )。A.鼠妇会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B.生活环境对鼠妇没有什么影响C.生活环境决定鼠妇的外形特征A5.如果小明想继续探究另一个因素是否影响鼠妇的分布,A和C区域应该分别设置______和______的环境。干燥潮湿6.实验结束后,应将鼠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回花坛边黑暗、潮湿的石块下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4 蚯蚓的选择 课件.pptx 制作透明盒观察蚯蚓.mp4 蚯蚓的选择.mp4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