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第六章 力与机械第1节 力2025春季新教材版八年级下册沪粤版教学目标新课导入课堂小结力课堂练习力的作用效果目录力的基本概念:明确定义,理解物体间相互作用及改变状态原因。力的作用效果:理解加速、减速、方向改变及形状变化两种效果。力的相互作用性: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力的三要素:掌握大小、方向、作用点,理解其共同决定作用效果。逻辑分析:通过力的作用效果分析,判断物体状态变化。批判性思维:质疑反思传统观念,接受科学定律普适性。模型构建:根据力的三要素构建模型,预测物体行为。实验设计与操作:设计实验,探究力对物体影响及相互作用性。数据收集分析:收集并分析数据,得出力的作用效果结论。问题解决:运用知识解决力相关问题,评估优化方案。尊重科学:尊重实验数据和定律,不信未经证实理论。批判性接受:面对信息保持批判思维,不轻信未经证实观点。社会责任感:认识物理学重要性,愿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教学目标新课导入生活再体验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用力拉会使拉力器的弹簧拉长;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力观察与思考蚂蚁搬运食物运动员举起杠铃起重机提升重物同名磁极相斥使磁环悬浮你还能再举出一些“力的作用”的实例吗?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力的作用。力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符号:力的单位:牛顿 ,简称:牛,符号为N运动员杠铃举蚂蚁食物搬磁铁磁铁排斥起重器重物吊物体物体对作用F力观察教材P2图6-1-1,思考:在这些力的作用的事例中,对应到每个事例,哪个物体是施力物体?哪个物体是受力物体?只有一个物体会有力的作用吗?物体间有力的作用时,一定要接触吗?事例(a), 施力物体是蚂蚁,受力物体是食物;不会;不一定。力思想方法归纳法 所谓归纳推理,就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运动员举杠铃、运动员踢球、压路机压路和推土机推泥土等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物体→作用→物体。因而可以将力的定义归纳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力吗实验现象 磁铁吸引铁钉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带电体吸引小纸屑 苹果会落到地面上结论 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有力 力观察与思考一只蚂蚁的拉力约0.001N打开易拉罐的力约为20N我国“长征八号”火箭的推进力约4.8x106N手托两个鸡蛋的力约1N大型拖拉机的拉力约35000N1N的力有多大?力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蚂蚁食物搬运动员杠铃举人推车推土机推土磁铁吸引铁钉力的特点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至少两个物体)不接触的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活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取一根弹簧和一块海绵,分别用手拉弹簧和捏海绵,观察弹簧和海绵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活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如图 6-1-3(a)所示,将小铁球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磁铁靠近小铁球,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如图 6-1-3(b)所示,让小铁球做直线运动,将磁铁放在小铁球运动路径的一侧,又会观察到什么现象?(a) (b)图 6-1-3 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的作用效果探究活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用手拉弹簧,弹簧伸长了,用手捏海绵,海绵的形状改变了;在图 6-1-3 (a)中,磁铁使静止的小铁球运动了,在图 6-1-3(b)中,磁铁使做直线运动的小铁球发生了偏转。由此可见,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总结归纳:(1)运动状态:物体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2)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改变或者运动方向改变。(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无论是速度大小还是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探究活动推手游戏甲、乙两名同学穿着旱冰鞋,站在平整的水泥地上,两人手掌相对合在一起(图 6-1-4)。先让甲主动用力推乙,甲、乙各自将怎样运动?再让乙主动用力推甲,甲、乙各自又将怎样运动?图 6-1-4 甲、乙两人互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归纳总结活动中,无论甲主动用力推乙,还是乙主动用力推甲,甲、乙都会同时往后退。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用手拍打桌子,手会感到疼痛;用手提起物体,物体也用力把手向下拉……综上所述,可以得到结论: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同时也对甲物体施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要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因此,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我们把其中的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叫做反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归纳总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压弹簧时,感觉到弹簧也在压自己的手 扣球时,手会感到疼 在水平桌面上靠拢的两个小车同时释放,两个小车互相远离 用手推另一艘小船,发现两艘小船同时后退归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三要素阅读思考自主阅读教材P6,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我们称为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阅读思考用扳手拧螺母 时,怎样用力效果会更好?用扳手拧螺母的时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易于把螺母拧紧。力的作用点能够影响它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归纳总结(1)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探究某一因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时,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这一因素,观察力的作用效果。例如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大小关系时,就要控制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相同,改变力的大小,比较力的作用效果。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考点一:力的概念【典型例题1】【答案】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等于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 ,用手轻轻推气球,气球就向一侧飞去,说明力可以 ;气球被推走了而手没有被推走,手对气球的推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球对手的推力。课堂练习【迁移训练1】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产生力的两个物体一定发生了作用B.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能脱离物体而存在D.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的作用【答案】A课堂练习考点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典型例题2】【答案】B 力的作用点 方向如图甲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 (填“A”或“B”)图所示的效果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如图乙所示是某人用大小相同的力作用于弹簧的情景,观察比较C、D两图,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课堂练习【迁移训练2】【答案】B A 作用点用如图所示的水壶提水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把水壶里的水灌到保温瓶中时,手应提在水壶把手的 处(前两空选填“A”或“B”)。出现 这样的差别主要是因为力的 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所导致的。ENDING!2024Thank you for watching!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