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烟台市芝罘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回答1-3题。1.船队历时三年,航行的行程约为:A.6371千米 B.60000千米 C.5.1亿千米2 D.6378千米2.此次环球航行证实了:A.浑天说 B.日心说 G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位置3.船队航行途中,没有经过的大洋是: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冷天数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甲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乙是九九消寒图。读图,回答4-5题。图甲 图乙4.数九第一天,烟台的昼(空白部分)夜(黑色部分)长短的状况是:A. B. C. D.5.假如图乙中的“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0瓣,此时烟台:A.正午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最长 B.昼短夜长,且黑夜时长越来越短C.春回大地,可以欣赏桃花盛开 D.昼长夜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早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6-8题。6.从王庄到李庄的4条公路中,坡度最小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沿公路②从王庄到李庄行进,其地势变化是:A.高—低—高 B.低—高 C.低—高—低 D.高—低8.对图示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等高距是100米 B.最高处的海拔是950-1000米C.地形类型是山地 D.图中数字标注的是海拔高度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10题。9.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有河流流过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0.若图中④地的气温为22℃,则②地理论上气温应为:A.17.2℃ B.26.8℃ C.19℃ D.25℃新西兰位于大洋洲,由两座主岛及附近小岛组成,多火山和地震。读新西兰位置示意图和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11-15题。11.新西兰所在的半球是:A.南半球、西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西半球12.惠灵顿位于北京(40°N,116°E)的:A.东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13.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C.地处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D.地处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14.当火山、地震发生时,为及时掌握灾害情况方便救援,最适用的地图是: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 C.遥感影像图 D.人口分布图15.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①在室内,迅速躲到墙角 ②在高楼,尽快乘坐电梯下楼③在室外,迅速撤离到高大建筑物附近 ④在野外,避开山崖、陡坡,防止山石滚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云南省普洱市景迈山开展研学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调查,制作了研学记录小卡片,并绘制了景迈山垂直景观示意图。回答16-17题。景迈山研学记录卡 1.位于热带,年平均气温18℃,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酸性土壤。 2.山上古茶林区比山下耕地水田区气温低3—4℃。 3.有1800多公顷千年古茶林。 4.居住着傣族、布朗族等民族。 5.随处可见拍照打卡和喝茶买茶的游客。 6.形成了“山共林、林生茶、茶绕村”的独特景观。 7.2023年9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6.造成景迈山古茶林区与耕地水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经度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海拔高度17.“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当地:①茶文化传承与保护 ②文旅产业发展③景迈山景观形象提升 ④耕地水田开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读某城市连续四天天气状况表,回答18-20题。日期 5月26日 5月27日 5月28日 5月29日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空气质量指数 48 65 76 10518.5月27日的天气状况是: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9-25℃19.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好的是:A.5月26日 B.5月27日 C.5月28日 D.5月29日20.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读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1-23题。21.我们生活在山东省烟台市,我们这里的气候特点是: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全年高温多雨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D.全年温和湿润22.符合烟台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A.甲 B.乙 C.丙 D.丁23.丁地最可能位于: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人口密度能够反映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它是指一定时期内,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分析一个大洲、地区人口密度往往要从自然环境和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入手。图1为世界局部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回答24-25题。图1图224.图1中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人口密度大,其原因的是:A.气候温和,水旱灾害少 B.科技先进,发达国家多C.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好 D.经济发达,跨洲移民多25.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少,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可能会产生相应的人口问题。下列选项与图2内容相符合的是:A.①—就业困难②—鼓励生育 B.①—资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数量C.①—住房紧张②—鼓励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数量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图1),回答26-28题。图126.苏门答腊岛村镇的分布特点是:A.全岛均匀分布 B.多分布在沼泽地C.多分布在西部山区 D.沿海、沿河流分布27.对苏门答腊岛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西部沿海多沼泽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覆盖率低28.聚落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其房屋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无不深深打上自然环境的烙印。图2苏门答腊岛传统民居的建筑结构是为了适应当地:图2A.干旱少雨的气候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寒冷干燥的气候 D.多风沙的环境2024年1月,伊朗、沙特阿拉伯等5国成为金砖国家,成员国数量增加到10个,金砖国家均为发展中国家。读金砖国家分布图,回答29-30题。29.金砖国家大部分位于:A.北美洲和南美洲 B.亚洲和非洲 C.欧洲和南美洲 D.大洋洲和非洲30.下列关于金砖国家叙述,不正确的是:A.埃塞俄比亚是黑种人的故乡 B.纬度最高的国家是俄罗斯C.沙特阿拉伯降水比较多 D.金砖国家间的互助合作属于“南南合作”二、综合题31.读经纬网地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A点的经纬度_________,位于_________(填高、中、低)纬度。(2)D点所在的纬线名称是_________,是_________半球的分界线。经过D点经线的经度是_________,它是_________半球的分界线。(3)A、B两点中,先见到日出的是_________点。在A、B、C、D四点中,一年当中的任意一天都是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_点。(4)当太阳直射C点所在的纬线时,正值北半球的_________(节气)这一天烟台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5)今天(1月7日)地球运行到_________位置(填数字),烟台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_;正午12点时的影子,在未来一个周内将_________(变长,变短)(6)右图,地球运动形式产生的地理现象是_________。A.季节变化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更替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2.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_,图中①处山体部位名称是_________。(2)②处和③处可能有河流发育的是_________;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②处位于③处的_________方向。(3)图中学校的海拔范围是_________米。(4)图中河流的流向是_________。(5)分析聚落分布在该区域西南部的主要自然原因。(答出两点)33.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材料二:为了满足各国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加强中外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建立了孔子学院(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材料三:下图为“一带一路”沿线局部地区示意图、甲地宗教建筑图和丙地居民图。(1)“丝绸之路经济带”主要位于_________(东、西)半球,五带中的_________带,地跨_________洲与_________洲。(2)“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乙地区有丰富的_________资源,该资源运往中国最短海上运输路线需经过B_________洋经过①海峡进入A_________洋沿岸。(3)“一带一路”沿线,甲地居民以_________人种为主,大多信仰_________(宗教);丙地居民以_________人种为主,多信奉_________(宗教)。孔子学院开展教学活动主要使用的语言是_________。(4)②处是_________运河,连接B大洋与C_________洋的便捷通道。初一地理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C D C B A C B C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A B D C D D A D A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C D C B D A B B C二、综合题(共40分)31.16分。(1)(西经20°,北纬40°)(2分) 中(2)赤道 南北 西经20° 东西(3)B D(4)夏至 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5)④ 昼短夜长 变短(6)AB(2分)32.10分。(1)山地 鞍部 (2)③ ② 等高线密集 西北(3)300-325(4)东南向西北流 (5)地形平坦 水源充足33.14分。(1)东 北温带 亚洲 欧洲(2)石油 印度洋 太平洋(3)黄色佛教 白色 基督教 汉语(4)苏伊士 大西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