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列哪一项描述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高温天气排汗多 B.朵朵葵花向太阳C.机器人吹奏乐器 D.种子萌发成幼苗【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选项:高温天气排汗多,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的特征。B选项: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了生物具有应激性,属于生物的特征。C选项: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机器人吹奏乐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D选项: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故答案为: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面是五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甲:将反光镜正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标本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绘图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A.乙、丁 B.乙、丁、戊 C.乙、戊 D.甲、乙、丙【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科学探究的工具【解析】【解答】甲:将反光镜正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直射的太阳光会过强,导致视野过亮,影响观察,且可能损伤眼睛。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反光镜角度,使光线均匀柔和。乙:观察标本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绘图。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显微镜观察的基本要求,即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可以辅助绘图或记录。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高倍物镜的视野范围小,如果在低倍物镜下都看不到细胞,换高倍物镜更难找到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再换高倍物镜进行详细观察。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焦点,使图像更清晰。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实验绘图应如实反映观察结果,不应为了美观而修改。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是乙和丁,故正确答案为A:乙、丁。故答案为:A。【分析】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包括对光、观察、调整等,其中对光时应避免直射光源,观察时应两眼同时睁开,调整时应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绘图时应如实反映观察结果。3.(2024七上·桂平期末)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细胞→器官→组织→人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D.器官→组织→细胞→人体【答案】B【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解答】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由系统构成人体。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4.(2024七上·桂平期末)冬季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的目的是( )A.白天提高呼吸作用,晚上降低光合作用B.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晚上冷死农作物害虫C.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降低蒸腾作用D.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晚上减弱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答案】D【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光合产物(如糖类)的合成,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得白天积累的有机物得到更好的保存,有利于作物生长。故答案为:D。【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5.(2024七上·桂平期末)“腌萝卜”的盘里会出现许多水,这是因为( )A.萝卜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萝卜细胞内水分渗出B.萝卜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萝卜细胞内水分渗出C.萝卜细胞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D.盘中的萝卜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答案】A【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解析】【解答】在“腌萝卜”的过程中,盘中加入的盐或糖会使得盘中的溶液浓度高于萝卜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因此,萝卜细胞会失水,导致盘中出现许多水。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反之,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吸水。6.(2024七上·桂平期末)移栽幼苗时要剪去一小部分叶片,其主要原因是A.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B.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减少水分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7.(2024七上·桂平期末)从枝瘤的形成,可推断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部位是( )A.由下向上、木质部 B.由下向上、韧皮部C.由上向下、木质部 D.由上向下、韧皮部【答案】D【知识点】茎的结构;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解析】【解答】植物茎中有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形成层是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层分裂旺盛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会发现某些多年的老树的树干上有树瘤,树瘤形成的原因是害虫侵害树干,影响了树内韧皮部内筛管的向下运输功能,营养物质积存在伤口上方所致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由上向下,运输部位是韧皮部。故答案为:D。【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8.(2024七上·桂平期末)万州人喜欢吃炸酱面,在炒“炸酱”时要加豆瓣酱,豆瓣是胡豆种子的哪一部分?( )A.胚轴 B.胚乳 C.子叶 D.胚芽【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解答】胡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由于胡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比较肥厚,吃的豆瓣是胡豆种子的子叶。【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据此答题。9.(2024七上·桂平期末)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现象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仙人掌类的叶特化为刺 B.草履虫吞食细菌用于净化污水C.种植物用来防风固沙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表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B.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净化污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C.植物可以防风固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10.(2024七上·桂平期末)根生长最快和主要的吸水部位分别是( )A.根冠、分生区 B.分生区、成熟区C.伸长区、成熟区 D.成熟区、分生区【答案】C【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生长最快和主要的吸水部位分别是伸长区和成熟区,故答案为:C。【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1.(2024七上·桂平期末)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A.果皮、种皮、胚 B.果皮、种皮、子叶C.果皮、种皮、种子 D.种皮、果皮、胚乳【答案】A【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解答】花生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其中“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指的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白胖子”指的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A符合题意。【分析】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12.(2024七上·桂平期末)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需要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B.过程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产生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D.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B、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B正确。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C正确。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13.(2024七上·桂平期末)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答案】A【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 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 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故选:A【分析】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题目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14.(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图,其中的①和④应依次填入的结构是( )A.卵细胞、胚 B.种子、果皮C.卵细胞、果皮 D.胚泡、种子【答案】C【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解答】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①卵细胞,②胚,③种子,④果皮,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卵细胞,②胚,③种子,④果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15.(2024七上·桂平期末)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首选肥料是发酵过的粪便,粪便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答案】C【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发酵过的粪便中富含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水和无机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因此,粪便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16.(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 ,该过程表示的是 作用。(2)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 作用。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3)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 作用。(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种。【答案】(1)有机物;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蒸腾作用(4)2【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有机物,该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因此,当A为二氧化碳时,B为有机物,C为氧气,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种,即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夜晚较弱,主要是呼吸作用。【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有机物,该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2)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种,即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夜晚较弱,主要是呼吸作用。17.(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填编号)(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填写编号及名称)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填写编号及名称) 中含有大量的糖分。(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填写编号及名称)。(5)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填写编号及名称) 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答案】(1)乙;A 、E、F(2)F叶绿体(3)E液泡(4)C细胞核(5)B细胞膜【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乙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A细胞壁、E液泡、F叶绿体。甲图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F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E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如糖类、有机酸、生物碱、色素等。(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C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性状。(5) 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B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分析】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F是叶绿体。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1)乙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A细胞壁、E液泡、F叶绿体。甲图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F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E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如糖类、有机酸、生物碱、色素等。(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C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性状。(5) 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B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18.(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和⑤属于 组织。(2)② 组织和④海绵组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3)③是 ,它包含两种管道,其中的导管能输导 。(4)⑥是 ,是 和水分散失的门户。【答案】(1)保护(2)栅栏(3)叶脉;水和无机盐(4)气孔;气体交换【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解析】【解答】(1)①和⑤分别是上表皮和下表皮,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叶片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病虫害侵袭。(2)②是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下方,细胞排列紧密,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④是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细胞排列疏松,也含有叶绿体,但数量少于栅栏组织,同样参与光合作用。(3)③是叶脉,它包含两种管道,即导管和筛管。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能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是由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有筛板,上面有筛孔,能输导有机物。(4)⑥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1)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2)叶肉包括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含有的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这两种组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如淀粉等。(3)③是叶脉,它包含两种管道,即导管和筛管。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能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是由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有筛板,上面有筛孔,能输导有机物。(4)⑥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19.(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①④⑤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 ,从乙所示阶段到丙图所示阶段,必须经历 和 两个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⑥] 发育来。(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它是由 (填写图中序号)这几部分组成的。【答案】(1)雌蕊;传粉;受精(2)胚珠(3)胚;①②③④【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图乙中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雌蕊。从乙所示阶段(花)到丙图所示阶段(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⑥] 胚珠发育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这几部分组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分析】甲图中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乙图中①是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丙图中①是果肉,②是种子。丁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绿色植物要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在适官的条件下萌发,长成新的植株,知道开花结果,这就是植物的一生。(1)图乙中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雌蕊。从乙所示阶段(花)到丙图所示阶段(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⑥] 胚珠发育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这几部分组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20.(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当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时,该细胞被放大了 倍。(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 (亮或暗),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 。(4)向 移动玻片可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答案】(1)600(2)细准焦螺旋(3)暗;遮光器(4)右上方(5)“9”【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目镜放大15倍、物镜放大40倍,该细胞被放大了15×40 = 600倍。(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暗,因为高倍镜下进入的光线少。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③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光使视野变亮;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大光圈能使进入的光线多,视野变亮。(4)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实际在左下方,所以要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9”。因为显微镜成倒立的像,“6” 旋转 180 度后得到 “9”。【分析】图1中:1细胞壁、2细胞膜、3液泡、4细胞核、5叶绿体、6线粒体。图2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物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当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时,该细胞被放大了15×40 = 600倍。(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暗,因为高倍镜下进入的光线少。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③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光使视野变亮;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大光圈能使进入的光线多,视野变亮。(4)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实际在左下方,所以要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9”。因为显微镜成倒立的像,“6” 旋转 180 度后得到 “9”。1 / 1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1.(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列哪一项描述不属于生物的特征?( )A.高温天气排汗多 B.朵朵葵花向太阳C.机器人吹奏乐器 D.种子萌发成幼苗2.(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面是五位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甲:将反光镜正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乙:观察标本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绘图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A.乙、丁 B.乙、丁、戊 C.乙、戊 D.甲、乙、丙3.(2024七上·桂平期末)人体的结构层次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细胞→器官→组织→人体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C.细胞→组织→器官→人体D.器官→组织→细胞→人体4.(2024七上·桂平期末)冬季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低温度的目的是( )A.白天提高呼吸作用,晚上降低光合作用B.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晚上冷死农作物害虫C.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晚上降低蒸腾作用D.白天提高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积累量,晚上减弱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5.(2024七上·桂平期末)“腌萝卜”的盘里会出现许多水,这是因为( )A.萝卜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萝卜细胞内水分渗出B.萝卜细胞周围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导致萝卜细胞内水分渗出C.萝卜细胞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D.盘中的萝卜从空气中吸收了较多的水蒸气6.(2024七上·桂平期末)移栽幼苗时要剪去一小部分叶片,其主要原因是A.降低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消耗B.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C.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D.减少水分运输,提高幼苗成活率7.(2024七上·桂平期末)从枝瘤的形成,可推断出有机物的运输方向和运输部位是( )A.由下向上、木质部 B.由下向上、韧皮部C.由上向下、木质部 D.由上向下、韧皮部8.(2024七上·桂平期末)万州人喜欢吃炸酱面,在炒“炸酱”时要加豆瓣酱,豆瓣是胡豆种子的哪一部分?( )A.胚轴 B.胚乳 C.子叶 D.胚芽9.(2024七上·桂平期末)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现象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仙人掌类的叶特化为刺 B.草履虫吞食细菌用于净化污水C.种植物用来防风固沙 D.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10.(2024七上·桂平期末)根生长最快和主要的吸水部位分别是( )A.根冠、分生区 B.分生区、成熟区C.伸长区、成熟区 D.成熟区、分生区11.(2024七上·桂平期末)有一个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头住着白胖子.”其中的麻屋子、红帐子、白胖子分别指的是花生的( )A.果皮、种皮、胚 B.果皮、种皮、子叶C.果皮、种皮、种子 D.种皮、果皮、胚乳12.(2024七上·桂平期末)有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需要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B.过程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C.产生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 D.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13.(2024七上·桂平期末)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14.(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的图,其中的①和④应依次填入的结构是( )A.卵细胞、胚 B.种子、果皮C.卵细胞、果皮 D.胚泡、种子15.(2024七上·桂平期末)某大棚蔬菜生产基地首选肥料是发酵过的粪便,粪便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 )A.水 B.有机物 C.无机盐 D.氧气16.(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表示叶片在阳光下进行的一些生理活动,请据图回答:(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 ,该过程表示的是 作用。(2)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 作用。请写出它的表达式 。(3)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 作用。(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 种。17.(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填编号)(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填写编号及名称) 。(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填写编号及名称) 中含有大量的糖分。(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填写编号及名称)。(5)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填写编号及名称) 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18.(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和⑤属于 组织。(2)② 组织和④海绵组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3)③是 ,它包含两种管道,其中的导管能输导 。(4)⑥是 ,是 和水分散失的门户。19.(2024七上·桂平期末)如图是绿色植物植株、花、果实、种子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乙中的①④⑤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 ,从乙所示阶段到丙图所示阶段,必须经历 和 两个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⑥] 发育来。(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它是由 (填写图中序号)这几部分组成的。20.(2024七上·桂平期末)下图分别为细胞结构和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当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时,该细胞被放大了 倍。(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 (亮或暗),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 。(4)向 移动玻片可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生物的特征【解析】【解答】A选项:高温天气排汗多,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物的特征。B选项:朵朵葵花向太阳,说明了生物具有应激性,属于生物的特征。C选项:机器人不属于生物,机器人吹奏乐器不属于生物的特征。D选项: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故答案为:C。【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答案】A【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科学探究的工具【解析】【解答】甲:将反光镜正对着太阳光以使视野内达到最大亮度。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直射的太阳光会过强,导致视野过亮,影响观察,且可能损伤眼睛。正确的做法是调整反光镜角度,使光线均匀柔和。乙:观察标本时,两眼睁开,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绘图。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显微镜观察的基本要求,即两眼同时睁开,左眼观察,右眼可以辅助绘图或记录。丙:使用低倍物镜看不到细胞,于是换高倍物镜期望能观察到细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高倍物镜的视野范围小,如果在低倍物镜下都看不到细胞,换高倍物镜更难找到目标。正确的做法是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目标,再换高倍物镜进行详细观察。丁:使用低倍物镜已看到有些模糊的细胞,于是试着调细准焦螺旋。这种做法是正确的,细准焦螺旋用于微调焦点,使图像更清晰。戊:根据自己观察的物像绘图以后,发现不够美观,又进行了修改。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实验绘图应如实反映观察结果,不应为了美观而修改。综上所述,正确的操作是乙和丁,故正确答案为A:乙、丁。故答案为:A。【分析】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包括对光、观察、调整等,其中对光时应避免直射光源,观察时应两眼同时睁开,调整时应先用粗准焦螺旋再用细准焦螺旋,绘图时应如实反映观察结果。3.【答案】B【知识点】高等动物体的结构层次【解析】【解答】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由系统构成人体。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4.【答案】D【知识点】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解析】【解答】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光合产物(如糖类)的合成,从而增加有机物的积累。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从而使得白天积累的有机物得到更好的保存,有利于作物生长。故答案为:D。【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等。5.【答案】A【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解析】【解答】在“腌萝卜”的过程中,盘中加入的盐或糖会使得盘中的溶液浓度高于萝卜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根据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因此,萝卜细胞会失水,导致盘中出现许多水。故答案为:A。【分析】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差。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高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反之,当细胞外的溶液浓度低于细胞内的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吸水。6.【答案】B【知识点】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分析】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在阴天或傍晚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7.【答案】D【知识点】茎的结构;筛管及其对有机物的运输【解析】【解答】植物茎中有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形成层是植物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的一层分裂旺盛的细胞,能不断分裂出新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会发现某些多年的老树的树干上有树瘤,树瘤形成的原因是害虫侵害树干,影响了树内韧皮部内筛管的向下运输功能,营养物质积存在伤口上方所致致。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有机物的运输方向是由上向下,运输部位是韧皮部。故答案为:D。【分析】树皮有周皮和韧皮部组成,韧皮部内有筛管和韧皮纤维,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再往里是形成层,形成层细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内产生木质部,向外产生韧皮部,使茎不断的加粗;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储存营养物质。8.【答案】C【知识点】种子的结构【解析】【解答】胡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和两片子叶(储存营养物质)四部分,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由于胡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比较肥厚,吃的豆瓣是胡豆种子的子叶。【分析】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子叶贮存营养物质,据此答题。9.【答案】A【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表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B.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净化污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C.植物可以防风固沙,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不符合题意。D.蚯蚓的活动使得土壤变得肥沃和疏松,是对环境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10.【答案】C【知识点】根尖的结构和功能【解析】【解答】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生长最快和主要的吸水部位分别是伸长区和成熟区,故答案为:C。【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1.【答案】A【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解答】花生的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来,其中“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红帐子”指的是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白胖子”指的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故A符合题意。【分析】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12.【答案】D【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解析】【解答】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A正确。B、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B正确。C、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C正确。D、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故答案为:D。【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有机物和氧。13.【答案】A【知识点】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析】【解答】我们知道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都是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同种生物之间和不 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目的是充分的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如果重叠下面的叶子就无法进 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制造有机物,只会消耗有机物,所以看出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故选:A【分析】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题目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14.【答案】C【知识点】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解析】【解答】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①卵细胞,②胚,③种子,④果皮,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图中:①卵细胞,②胚,③种子,④果皮。果实与种子的形成:15.【答案】C【知识点】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解析】【解答】发酵过的粪便中富含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土壤中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水和无机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因此,粪便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C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量最大的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肥作用:促使作物的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钾肥的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病虫害和倒伏的抵抗能力;促进糖分和淀粉的生成;磷肥的作用:促使作物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提早成熟,穗粒增多,籽粒饱满。16.【答案】(1)有机物;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蒸腾作用(4)2【知识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实质;蒸腾作用及其意义【解析】【解答】(1)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有机物,该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因此,当A为二氧化碳时,B为有机物,C为氧气,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光合作用。(2)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种,即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夜晚较弱,主要是呼吸作用。【分析】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植物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片的气孔将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1)若A表示二氧化碳,则合成的物质B是有机物,该过程表示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2)若A表示氧气,C表示二氧化碳,此过程表示植物正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表达式为:有机物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3)若C表示水,此过程表示叶片正在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4)植物体能进行以上三种生理活动,在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有2种,即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在夜晚较弱,主要是呼吸作用。17.【答案】(1)乙;A 、E、F(2)F叶绿体(3)E液泡(4)C细胞核(5)B细胞膜【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动物细胞主要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在于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乙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A细胞壁、E液泡、F叶绿体。甲图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F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E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如糖类、有机酸、生物碱、色素等。(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C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性状。(5) 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B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分析】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液泡、F是叶绿体。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1)乙图为植物细胞,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A细胞壁、E液泡、F叶绿体。甲图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2)能利用太阳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是F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3)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是因为西瓜的E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液泡中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如糖类、有机酸、生物碱、色素等。(4)“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C细胞核。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DNA上有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性状。(5) 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B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18.【答案】(1)保护(2)栅栏(3)叶脉;水和无机盐(4)气孔;气体交换【知识点】叶片的结构;气孔【解析】【解答】(1)①和⑤分别是上表皮和下表皮,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叶片内部结构,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病虫害侵袭。(2)②是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下方,细胞排列紧密,含有较多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④是海绵组织,位于栅栏组织下方,细胞排列疏松,也含有叶绿体,但数量少于栅栏组织,同样参与光合作用。(3)③是叶脉,它包含两种管道,即导管和筛管。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能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是由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有筛板,上面有筛孔,能输导有机物。(4)⑥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分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它们都属于保护组织.其外壁有一层透明、不易透的角质层。气孔:它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其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呈圆柱形,排列整齐,有些像栅栏,叫做栅栏组织,细胞里有较多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绵,叫做海绵组织,细胞里含叶绿体较少.所以叶肉属于营养组织。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向上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够向下运送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作用。(1)①上表皮和⑤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具有保护作用。(2)叶肉包括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含有的叶绿体较多;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这两种组织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能制造营养物质,如淀粉等。(3)③是叶脉,它包含两种管道,即导管和筛管。导管是由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的细胞壁已经消失,形成了一根中空的管道,能输导水和无机盐。筛管是由活细胞构成的,上下细胞间有筛板,上面有筛孔,能输导有机物。(4)⑥是气孔,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是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保卫细胞控制着气孔的开闭,从而调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19.【答案】(1)雌蕊;传粉;受精(2)胚珠(3)胚;①②③④【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果实与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解析】【解答】(1)雌蕊包括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子房和柱头;子房:外有子房壁,内有胚珠,产生卵细胞。图乙中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雌蕊。从乙所示阶段(花)到丙图所示阶段(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⑥] 胚珠发育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这几部分组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分析】甲图中①是叶,②是茎,③是根。乙图中①是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是花柱,⑤是子房,⑥是胚珠。丙图中①是果肉,②是种子。丁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种皮。绿色植物要结出果实和种子,必须经历的两个生理过程是传粉和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种子在适官的条件下萌发,长成新的植株,知道开花结果,这就是植物的一生。(1)图乙中的①柱头、④花柱、⑤子房构成了桃花的主要结构之一雌蕊。从乙所示阶段(花)到丙图所示阶段(果实),必须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传粉是指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受精是指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2)图丙中的种子是由图乙中的 [⑥] 胚珠发育来。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3)图丁所示的大豆种子中最重要的结构是胚,它是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这几部分组成的。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将来发育成新的植株。20.【答案】(1)600(2)细准焦螺旋(3)暗;遮光器(4)右上方(5)“9”【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目镜放大15倍、物镜放大40倍,该细胞被放大了15×40 = 600倍。(2)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暗,因为高倍镜下进入的光线少。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③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光使视野变亮;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大光圈能使进入的光线多,视野变亮。(4)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实际在左下方,所以要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9”。因为显微镜成倒立的像,“6” 旋转 180 度后得到 “9”。【分析】图1中:1细胞壁、2细胞膜、3液泡、4细胞核、5叶绿体、6线粒体。图2中:①转换器、②物镜、③遮光器、④物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⑦反光镜。(1)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2)动植物细胞的结构:结构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细胞壁 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无细胞膜 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细胞质 有液泡、线粒体,液泡内溶解着多种物质 有线粒体和多种物质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叶绿体 部分细胞有,光合作用的场所 无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场所液泡 成分有水、无机盐、糖分和色素 无(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 目镜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当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5、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时,该细胞被放大了15×40 = 600倍。(2)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⑥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地升降镜筒,使物像更清晰。(3)低倍镜下换高倍镜观察,视野会发现变暗,因为高倍镜下进入的光线少。用来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的结构是反光镜和③遮光器。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聚光使视野变亮;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大光圈能使进入的光线多,视野变亮。(4)由于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视野右上方的物像实际在左下方,所以要使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5)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 “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9”。因为显微镜成倒立的像,“6” 旋转 180 度后得到 “9”。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西贵港市桂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