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苍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苍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资源简介

浙江省苍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七上·苍南期中)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
2.(2024七上·苍南期中)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闻气味 B.加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3.(2024七上·苍南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3米=3米×1000=3000毫米 B.3米=3米×1000毫米=3000毫米
C.3升=3升×1000=3000毫升 D.3升=3×1000毫升=3000毫升
4.(2024七上·苍南期中)红心火龙果汁多味甜,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食用时手指和舌头会被染成红色,这些红色的汁液来自火龙果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
5.(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小球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4七上·苍南期中)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2L
B.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dm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1.65m
7.(2024七上·苍南期中)苍南灵溪塘河生态公园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昆虫→青蛙→蛇 B.草→昆虫→食虫鸟
C.鲫鱼→水蚤→藻类 D.阳光→藻类→鲫鱼
8.(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为酒店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具有迎宾、引领、配送、自主充电、自主乘坐电梯等功能。下列能作为判断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否乘坐电梯 B.能否和客户对话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9.(2024七上·苍南期中)“伸筋草”是一种中药植物(如图),叶片披针形;匍匐茎在地面横向生长,侧枝直立达40cm;根为须状根;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孢子在7、8月间成熟。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0.(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在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时,提出“可以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其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查阅资料 D.得出结论
11.(2024七上·苍南期中)“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其表述一致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12.(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圆圈表示家鸽、青蛙和蝗虫三种生物各自具有的特征。它们的共同特征(即W表示的重合部分)是(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体内有脊柱 D.卵生
13.(2024七上·苍南期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平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A.A B.B C.C D.D
14.(2024七上·苍南期中)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其中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右表是它们的分类关系,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
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禾本目 豆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豆科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大豆 C.大豆和小麦 D.无法确定
15.(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用“密绕法”测同一根细铜丝直径。一种是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甲),一种是密绕在粗细不均匀的筷子上(如图乙),分别量出n圈铜丝的长度L,根据便可得出铜丝的直径。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  )
A.乙偏大 B.乙偏小
C.甲、乙结果一样 D.都有可能
16.(2024七上·苍南期中)在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在图乙中温度是   ℃;由图丙的四次测量数据可知,该塑料盒的体积是   cm3。在刻度尺、温度计、量筒三种测量工具中没有零刻度线的是   。
17.(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序号将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2)步骤③所用的试剂是   。
(3)在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   移动,并换用图丙中的   (选填“a”或者“b”)物镜。
18.(2024七上·苍南期中)某兴趣小组到温州三垟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活动。如图是他们为湿地动物中的松鼠、白鹭、鲤鱼、青蛙、中华草龟等制作的一张脊椎动物检索表。
(1)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   。
(2)补充检索表中的“   ”。
(3)白鹭对应图中的字母   。
19.(2024七上·苍南期中)《海错图》是我国清代图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宝库。如图是书中描绘的一些海洋动物:
(1)根据   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该类群具有的感觉功能有   。(列举1种)
20.(2024七上·苍南期中)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小灵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A、B、C三个烧杯的容积。
②将A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烧杯尖嘴口。
③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④换用B、C烧杯重复步骤②和③,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烧杯容积/毫升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020 68 73 69 70
(1)以量筒和水为器材,设计出步骤①中测量烧杯容积的一种方法:   。
(2)除量筒外,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3)小灵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   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21.(2024七上·苍南期中)某校科学小组开展“制作细胞模型”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时,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现象,请你说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2)【制作】小灵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出了植物细胞模型(图乙);小溪同学利用鸡蛋和绿色粘土制作出了动物细胞模型(图丙)。图乙中b细胞结构具有什么功能?   。
(3)【评价】请你帮忙指出小溪同学制作的动物细胞模型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
22.(2024七上·苍南期中)有网友说:“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质期。”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栏目主持人蓓蓓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在三个相同的花瓶里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雪碧、可乐。
(2)在每个花瓶里各插入一支生长情况相同的玫瑰花枝条。
(3)将三只花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记录花朵的保鲜程度。观察、统计结果如下:
时间保鲜程度处理方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A组(清水) 鲜艳 萎蔫 枯萎 枯萎、掉叶
B组(雪碧饮料) 鲜艳 鲜艳 萎蔫 枯萎
C组(可乐饮料) 鲜艳 鲜艳 萎蔫 枯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蓓蓓设计A组(清水)实验的目的是   。
(2)蓓蓓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何不足之处?   。
(3)根据记录观察统计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3.(2024七上·苍南期中)以下为某校学习小组进行“自制简易温度计”的部分环节,请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并制作简易温度计。
器材:带塞子的玻璃瓶、足够长的吸管、硬纸板、双面胶、红墨水、记号笔等。
(1)该小组设计的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塞上瓶塞,将吸管插入瓶塞。但是对于玻璃瓶的选择,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1:应使用容积为20毫升的玻璃瓶。
观点2:应使用容积为100毫升的玻璃瓶。
从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角度考虑,应选择   。
(2)接着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标出刻度。
①标注100℃刻度:将简易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50厘米,在0℃和100℃之间进行10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3)评价:用自制简易温度计测量39.5℃的温水,显示吸管中液面在距离0℃刻度19.5厘米处。根据以下评价表,请评价此简易温度计属于哪一等级并简要说明原因:   。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温度计的准确性 误差在±1℃以内 误差在±2℃以内 误差在±3℃以内
(4)小灵利用与甲图一样的器材设计了另一种简易温度计(如图乙)。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请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24.(2024七上·苍南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伊犁鼠兔是我国新疆天山独有的山地哺乳动物,目前预估数量不足1000只,主要生活在海拔2850米~4100米的天山高寒草原、裸岩地区。它们主要以红景天、天山雪莲等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珍贵药材为食。尽管高寒地区环境恶劣,但是伊犁鼠兔仍有很多的天敌,如:狐狸、石貂等以肉食为主的猛兽。
目前伊犁鼠兔面临的生境十分严峻。当地牧民的过度放牧,使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进一步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冰川处于衰退状态,这对伊犁鼠兔等耐寒性动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加之人类的捕猎、对雪莲等药用植物的盗采和对环境的破坏,伊犁鼠兔已接近极危的边缘。
(1)请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如图AB两只不同品种的兔子,哪一只是伊犁鼠兔,并说说你的理由。   
(2)伊犁鼠兔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请你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伊犁鼠兔?(至少举2例)   
(3)生物学家在研究高山山地动物时,常利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息的数量,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25.(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同学对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
(1)同学们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盛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盛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   有关。
【证据】
(2)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七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500mL)在同一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
第二步: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500mL)分七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
第二步: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上述两套方案,都可以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是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   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将收集的数据做成如下图线:
【解释】
(3)本实验通过   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
【解答】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说法错误。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说法错误。
故选B。
2.【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B中添加固体的方式很可能将导致试管底部破裂。【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A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夹取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立,故B错误;
C、加热液体时,应用试管夹夹取试管,不能用手拿试管,故C错误;
D、禁止用点燃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结果=数值×进率。
【解答】A.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应为:3米=3×1000毫米=3000毫米,故A错误;
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不存在,应为:3米=3×1000毫米=3000毫米,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应为:3升=3×1000毫升=3000毫升,故C错误;
D.换算过程及单位、结果都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与细胞失水和吸水有关。
【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故A错误;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并且对遗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B错误;
C.细胞质不停地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故C错误;
D.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将手指和舌头染成红色的花青素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应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解答】A、此方法虽然能确定小球的直径,但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小球最下端对齐,故A错误;
B、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小球的直径,故B错误;
C、借助一块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卡住小球,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故C正确;
D、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小球的直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在初中阶段应对常见的质量、体积、长度、温度等能够进行正确的估测。
【解答】A.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是250mL,故A错误;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7cm,故B错误;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0℃左右,故C错误;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cm=1.65m左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A.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昆虫属于消费者,故A错误;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故B正确;
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是鲫鱼的食物,故C错误;
D.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答案】D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生物可以新陈代谢、可以繁殖、生长等,而非生物不能。【解答】判断某物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包括能否进行生长和繁殖。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机器人作为人工制造的机器,不能进行这两项活动。乘坐电梯、和客户对话以及自由移动都不涉及生物特征,只是功能表现。
故答案为:D。
9.【答案】B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孢子植物有根茎叶的是蕨类植物,只有茎和叶的是苔藓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藻类植物。【解答】“伸筋草”具有孢子囊,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且孢子在一定季节成熟,这是蕨类植物常见的特征之一。蕨类植物通常通过孢子繁殖,而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环境,体型较小;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通过种子繁殖。因此,“伸筋草”属于蕨类植物。
故答案为:B。
10.【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与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行交流与讨论。
【解答】可以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这里有可以两个字,表示的是设计实验,如果没有可以两个字的话,就是进行实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错误;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体现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B正确;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捕食关系)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因素(捕食关系)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是否有脊椎骨。【解答】A、青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因此W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故A错误;
B、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家鸽鸟类用肺呼吸,故B错误;
C、青蛙、家鸽体内都有脊柱,蝗虫体内没有脊柱,故C错误;
D、青蛙、家鸽、蝗虫都是卵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A.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相平。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B.木尺受潮膨胀后,刻度间距离将变大,即分度值将偏大;
C.空气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
D.在用积累法测量头发直径时,要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否则测出的头发总直径偏大。
【解答】A.在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点或最高点相平。若俯视读数,则视线将于高于液面最低点或最高点的刻度相交,即读数会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木尺受潮膨胀后,刻度间距离将变大,即分度值将偏大。用这样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在移出沸水中后,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即示数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用积累法测量头发直径时,若没有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则测出的头发总直径偏大,导致求得的头发直径偏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在进行分类时,两种植物的分类单位相同的越小,亲缘关系越近,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水稻与小麦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
水稻和大豆是同门不同纲的植物;
大豆和小麦是同门不同纲的植物;
因此水稻与小麦的亲缘关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5.【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直径较小的物体可以使用密绕法测定其直径。【解答】用密绕法测同一根细铜丝直径,如图所示,甲图是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乙图是密绕在粗细不均匀的筷子上,两种间隙是相同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C。
16.【答案】3.50;-23;6;量筒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温度计刻度下大上小时,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解答】[1]由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在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为5.80cm,终了刻度为9.3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9.30cm-5.80cm=3.50cm
[2]由图乙知,该温度为零下,所以温度为-23℃。
[3]由图3知,金属环和水的总体积为54mL,由图4知,金属环、塑料盒及水的总体积为60mL,所以塑料盒的体积为
V=60mL-54mL=6mL
[4]在刻度尺、温度计、量筒三种测量工具中,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17.【答案】(1)③②①④⑤
(2)生理盐水
(3)左上方;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可使用碘液进行染色。
(2)先在载玻片上滴盛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物像在哪边,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解答】(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吸。图甲中①是涂、②是刮、③是滴、④是盖、⑤是染。故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⑤。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而且物像放大要换用较大倍数物镜,所以需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物镜,图丙中的a为高倍物镜。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吸。图甲中①是涂、②是刮、③是滴、④是盖、⑤是染。故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⑤。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而且物像放大要换用较大倍数物镜,所以需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物镜,图丙中的a为高倍物镜。
18.【答案】(1)生态系统
(2)在水中产卵
(3)Q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2)二歧分类表中数字一样的条目内容一般相反。
(3)白鹭属于鸟类,和哺乳类一样,体温恒定,不同的是鸟类是卵生的。【解答】(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3a是在陆地上产卵,那么3b是在水中产卵。
(3)白鹭属于鸟类,卵生、体温恒定,因此对应图中的字母Q。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3a是在陆地上产卵,那么3b是在水中产卵。
(3)白鹭属于鸟类,卵生、体温恒定,因此对应图中的字母Q。
19.【答案】(1)有无脊椎骨
(2)节肢
(3)触觉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脊椎动物有脊椎骨,而无脊椎动物没有。
(2)图中章鱼属于软体动物,海鲫鱼属于鱼类,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
(3)章鱼的腕有触觉,可以感受周围环境。【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图中章鱼、海葵、螃蟹都是无脊椎动物,海鲫鱼是脊椎动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部分节。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这些属于软体动物的特点,所以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该类群具有触觉、嗅觉等感觉功能。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图中章鱼、海葵、螃蟹都是无脊椎动物,海鲫鱼是脊椎动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部分节。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脊椎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这些属于软体动物的特点,所以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该类群具有触觉、嗅觉等感觉功能。
20.【答案】(1)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合理即可)
(2)秒表
(3)27
(4)减少误差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要测量烧杯的容积,可采用等效替代法,将烧杯灌满水,再测量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等于烧杯的体积。
(2)要测量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第三次实验误差较大,应舍弃,将剩余三组的时间取平均值计算平均时间。
(4)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注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解答】(1)根据题意,以量筒和水为器材,测量烧杯容积的方法为: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
(2)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量筒、秒表(测量时间)等。
(3)小明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27秒+28秒+26秒)÷3=27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1)根据题意,以量筒和水为器材,测量烧杯容积的方法为: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
(2)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量筒、秒表(测量时间)等;
(3)小明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27秒+28秒+26秒)÷3=27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21.【答案】(1)原因:气泡太多;对策:在盖玻片一侧加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或重新盖盖玻片)
(2)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图甲中额黑色圆圈是气泡,是在该玻片时操作不当导致的。
(2)植物细胞最外侧是细胞壁,细胞壁内侧是细胞膜。
(3)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最外层是细胞膜。【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丙是动物细胞模型,因此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丙是动物细胞模型,因此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22.【答案】对照;每瓶插入枝条太少;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鲜期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A组未做特殊处理,是对照组。(2)每组只有一只鲜花,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意义。
(3)实验结论即回答探究目的。
【解答】(1)本实验运用对照实验,其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2)在两个相同的花瓶里,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可乐,在每个花瓶里各插入一支生长情况相同的玫瑰花枝条,每一组只用一只鲜花,会造成偶然性偏大,可能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生长在可乐的B组比生长在清水的A组枯萎的更慢,可得出的结论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鲜期。
23.【答案】(1)100毫升的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3)见解析
(4)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液体多,热胀冷缩明显。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3)先计算出每cm表示的温度差,再计算出误差,根据误差大小判断等级。
(4)装入水时,红墨水没有溢出,装入空气时,红墨水溢出,说明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更明显。【解答】(1)因为瓶子的容积越大,液体受热体积膨胀越大,相同温度上升的高度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度就越高,所以应该选择100mL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0℃刻度。
(3)吸管上每厘米刻度线代表的温差为
距离0℃刻度线19.5cm处表示的温度为19.5×2℃=39℃
因此误差为39.5℃-39℃=0.5℃
误差在±1℃以内,属于优秀等级。
(4)图乙中和图甲的区别是,图乙中有一部分空气,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所以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
(1)因为瓶子的容积越大,液体受热体积膨胀越大,相同温度上升的高度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度就越高,所以应该选择100mL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0℃刻度。
(3)吸管上每厘米刻度线代表的温差为
距离0℃刻度线19.5cm处表示的温度为
19.5×2℃=39℃
因此误差为
39.5℃-39℃=0.5℃
误差在±1℃以内,属于优秀等级
(4)图乙中和图甲的区别是,图乙中有一部分空气,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所以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
24.【答案】(1)B兔;B兔耳朵短小,头部裸露的面积小,散热少,适应寒冷环境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1)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所以耳朵小的B是生活在温度较低的高寒地区的伊犁鼠兔。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伊犁鼠兔的有效手段;使伊犁鼠兔有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保护伊犁鼠兔的有效方式。
(3)利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属于调查法。【解答】(1)伊犁鼠兔生活在新疆天山高寒草原和裸岩地区,适应寒冷环境。B兔耳朵短小,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更适合在严寒环境生存。
(2)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为伊犁鼠兔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适当放牧和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对草原和药用植物的破坏,保护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
(3)使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分析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典型的调查法。通过获取详细的数据信息,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了解高山山地动物的生态习性。
(1)伊犁鼠兔生活在新疆天山高寒草原和裸岩地区,适应寒冷环境。B兔耳朵短小,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更适合在严寒环境生存。
(2)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为伊犁鼠兔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适当放牧和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对草原和药用植物的破坏,保护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
(3)使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分析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典型的调查法。通过获取详细的数据信息,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了解高山山地动物的生态习性。
25.【答案】水的体积(盛水量);环境温度;相同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水的温度差);保温瓶的保温性能随着盛水量的增大而先变好后变差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水量不同,保温效果不同,可知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有关。
(2)环境温度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同一天进行实验更合理。
(3)由图可知,实验通过比较水的温度差来反映保温效果。
(4)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温度差越小,保温效果越好。【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方案可知同学们猜想是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水的体积有关。
(2)乙组分五天进行实验,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环境温度完全相同。
(3)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随着盛水量的增大而先变好后变差。
1 / 1浙江省苍南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题
1.(2024七上·苍南期中)修正带涂在纸上可以遮盖错字,但研究发现,修正带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体健康。对此,我们可获得的启示是(  )
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关系
【解析】【分析】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给人类及其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灾难,所以科技是把双刃剑。
【解答】A: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都是便利,说法错误。
B: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们要尽可能减少滥用科技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
C:许多科技产品都像修正带一样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影响,人们应绝对禁止使用,说法错误。
D: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可避免,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考虑负面影响,说法错误。
故选B。
2.(2024七上·苍南期中)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闻气味 B.加块状固体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实验操作
【解析】【分析】B中添加固体的方式很可能将导致试管底部破裂。【解答】A、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A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夹取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立,故B错误;
C、加热液体时,应用试管夹夹取试管,不能用手拿试管,故C错误;
D、禁止用点燃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4七上·苍南期中)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  )
A.3米=3米×1000=3000毫米 B.3米=3米×1000毫米=3000毫米
C.3升=3升×1000=3000毫升 D.3升=3×1000毫升=3000毫升
【答案】D
【知识点】单位换算
【解析】【分析】在进行单位换算时,结果=数值×进率。
【解答】A.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应为:3米=3×1000毫米=3000毫米,故A错误;
B.换算过程中的单位不存在,应为:3米=3×1000毫米=3000毫米,故B错误;
C.换算过程中单位错误,应为:3升=3×1000毫升=3000毫升,故C错误;
D.换算过程及单位、结果都正确,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2024七上·苍南期中)红心火龙果汁多味甜,富含花青素、维生素等多种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食用时手指和舌头会被染成红色,这些红色的汁液来自火龙果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液泡
【答案】D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与细胞失水和吸水有关。
【解答】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故A错误;
B.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并且对遗传起着重要的作用,故B错误;
C.细胞质不停地流动,能加快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故C错误;
D.液泡位于成熟的植物细胞的中央,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如将手指和舌头染成红色的花青素等,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5.(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所示为测量一个小球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物体应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解答】A、此方法虽然能确定小球的直径,但刻度尺的0刻度线没有与小球最下端对齐,故A错误;
B、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小球的直径,故B错误;
C、借助一块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卡住小球,且一端对齐,能测出直径,故C正确;
D、此方法不能保证刻度尺测量的就是小球的直径,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6.(2024七上·苍南期中)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2L
B.一支新铅笔的长约为17dm
C.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1.65m
【答案】D
【知识点】估测
【解析】【分析】在初中阶段应对常见的质量、体积、长度、温度等能够进行正确的估测。
【解答】A.日常饮用的袋装牛奶每袋大约是250mL,故A错误;
B.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大约是17cm,故B错误;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0℃左右,故C错误;
D.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165cm=1.65m左右,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7.(2024七上·苍南期中)苍南灵溪塘河生态公园是一个集自然美景和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公园。园内生物种类众多,形成了多条食物链。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
A.昆虫→青蛙→蛇 B.草→昆虫→食虫鸟
C.鲫鱼→水蚤→藻类 D.阳光→藻类→鲫鱼
【答案】B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成分
【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A.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昆虫属于消费者,故A错误;
B.食物链反映的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故B正确;
C.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藻类是水蚤的食物,水蚤是鲫鱼的食物,故C错误;
D.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非生物部分,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8.(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为酒店的智能配送机器人,它具有迎宾、引领、配送、自主充电、自主乘坐电梯等功能。下列能作为判断机器人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是(  )
A.能否乘坐电梯 B.能否和客户对话
C.能否自由移动 D.能否生长和繁殖
【答案】D
【知识点】识别生物与非生物
【解析】【分析】生物与非生物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生物可以新陈代谢、可以繁殖、生长等,而非生物不能。【解答】判断某物是否属于生物的依据包括能否进行生长和繁殖。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机器人作为人工制造的机器,不能进行这两项活动。乘坐电梯、和客户对话以及自由移动都不涉及生物特征,只是功能表现。
故答案为:D。
9.(2024七上·苍南期中)“伸筋草”是一种中药植物(如图),叶片披针形;匍匐茎在地面横向生长,侧枝直立达40cm;根为须状根;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孢子在7、8月间成熟。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答案】B
【知识点】孢子植物
【解析】【分析】孢子植物有根茎叶的是蕨类植物,只有茎和叶的是苔藓类植物,没有根茎叶分化的是藻类植物。【解答】“伸筋草”具有孢子囊,孢子囊生于叶腋基部,且孢子在一定季节成熟,这是蕨类植物常见的特征之一。蕨类植物通常通过孢子繁殖,而苔藓植物一般生活在潮湿环境,体型较小;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则通过种子繁殖。因此,“伸筋草”属于蕨类植物。
故答案为:B。
10.(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在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时,提出“可以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其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个环节(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查阅资料 D.得出结论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环节包括: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记录数据与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进行交流与讨论。
【解答】可以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2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这里有可以两个字,表示的是设计实验,如果没有可以两个字的话,就是进行实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B。
11.(2024七上·苍南期中)“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下列选项中与其表述一致的是(  )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
【答案】B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析】【分析】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的同时,能不断地影响环境并改变环境。
【解答】“干旱使农作物减产”体现非生物因素(水分)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A.蚯蚓的活动使土壤疏松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错误;
B.全球变暖致珊瑚虫死亡,体现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B正确;
C.蚜虫滋生造成小麦减产体现了生物因素(捕食关系)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
D.野兔泛滥加速草场退化体现了生物因素(捕食关系)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2.(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圆圈表示家鸽、青蛙和蝗虫三种生物各自具有的特征。它们的共同特征(即W表示的重合部分)是(  )
A.体温恒定 B.用肺呼吸 C.体内有脊柱 D.卵生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是否有脊椎骨。【解答】A、青蛙体温不恒定,属于变温动物,因此W不可以表示体温恒定,故A错误;
B、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家鸽鸟类用肺呼吸,故B错误;
C、青蛙、家鸽体内都有脊柱,蝗虫体内没有脊柱,故C错误;
D、青蛙、家鸽、蝗虫都是卵生,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2024七上·苍南期中)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平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结果
A 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 偏小
B 木尺受潮膨胀,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偏大
D 在测量头发的直径时,如果把头发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 偏大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A.在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高点或最低点相平。俯视会导致读数偏大,仰视会导致读数偏小;
B.木尺受潮膨胀后,刻度间距离将变大,即分度值将偏大;
C.空气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
D.在用积累法测量头发直径时,要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否则测出的头发总直径偏大。
【解答】A.在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点或最高点相平。若俯视读数,则视线将于高于液面最低点或最高点的刻度相交,即读数会偏大,故A不符合题意;
B.木尺受潮膨胀后,刻度间距离将变大,即分度值将偏大。用这样的刻度尺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会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空气温度低于沸水的温度,所以在移出沸水中后,温度计的示数会降低,即示数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用积累法测量头发直径时,若没有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则测出的头发总直径偏大,导致求得的头发直径偏大,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4.(2024七上·苍南期中)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其中水稻和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大豆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右表是它们的分类关系,其中亲缘关系较近的是(  )
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禾本目 豆目
科 禾本科 禾本科 豆科
属 稻属 小麦属 大豆属
种 水稻 小麦 大豆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大豆 C.大豆和小麦 D.无法确定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
【解析】【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解答】在进行分类时,两种植物的分类单位相同的越小,亲缘关系越近,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水稻与小麦是同科不同属的植物;
水稻和大豆是同门不同纲的植物;
大豆和小麦是同门不同纲的植物;
因此水稻与小麦的亲缘关系最近,故A正确,BCD错误。
故答案为:A。
15.(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用“密绕法”测同一根细铜丝直径。一种是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如图甲),一种是密绕在粗细不均匀的筷子上(如图乙),分别量出n圈铜丝的长度L,根据便可得出铜丝的直径。则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  )
A.乙偏大 B.乙偏小
C.甲、乙结果一样 D.都有可能
【答案】C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特殊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直径较小的物体可以使用密绕法测定其直径。【解答】用密绕法测同一根细铜丝直径,如图所示,甲图是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乙图是密绕在粗细不均匀的筷子上,两种间隙是相同的,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相比较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C。
16.(2024七上·苍南期中)在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在图乙中温度是   ℃;由图丙的四次测量数据可知,该塑料盒的体积是   cm3。在刻度尺、温度计、量筒三种测量工具中没有零刻度线的是   。
【答案】3.50;-23;6;量筒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体积的测量;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在精确值后估读一位;温度计刻度下大上小时,说明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解答】[1]由图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物体在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为5.80cm,终了刻度为9.3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9.30cm-5.80cm=3.50cm
[2]由图乙知,该温度为零下,所以温度为-23℃。
[3]由图3知,金属环和水的总体积为54mL,由图4知,金属环、塑料盒及水的总体积为60mL,所以塑料盒的体积为
V=60mL-54mL=6mL
[4]在刻度尺、温度计、量筒三种测量工具中,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17.(2024七上·苍南期中)如图所示是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进行观察的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用序号将图甲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进行正确排序:   
(2)步骤③所用的试剂是   。
(3)在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往   移动,并换用图丙中的   (选填“a”或者“b”)物镜。
【答案】(1)③②①④⑤
(2)生理盐水
(3)左上方;a
【知识点】显微镜的使用;观察细胞
【解析】【分析】(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可使用碘液进行染色。
(2)先在载玻片上滴盛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3)物像在哪边,就向哪个方向移动玻片。
【解答】(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吸。图甲中①是涂、②是刮、③是滴、④是盖、⑤是染。故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⑤。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而且物像放大要换用较大倍数物镜,所以需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物镜,图丙中的a为高倍物镜。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包括:擦、滴、刮、涂、盖、染、吸。图甲中①是涂、②是刮、③是滴、④是盖、⑤是染。故正确顺序是:③②①④⑤。
(2)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上必须滴加与体液渗透压相同的生理盐水;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3)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乙中从图a到图b,需要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而且物像放大要换用较大倍数物镜,所以需转动显微镜的转换器,换用较大倍数物镜,图丙中的a为高倍物镜。
18.(2024七上·苍南期中)某兴趣小组到温州三垟湿地公园进行研学活动。如图是他们为湿地动物中的松鼠、白鹭、鲤鱼、青蛙、中华草龟等制作的一张脊椎动物检索表。
(1)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   。
(2)补充检索表中的“   ”。
(3)白鹭对应图中的字母   。
【答案】(1)生态系统
(2)在水中产卵
(3)Q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
【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2)二歧分类表中数字一样的条目内容一般相反。
(3)白鹭属于鸟类,和哺乳类一样,体温恒定,不同的是鸟类是卵生的。【解答】(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3a是在陆地上产卵,那么3b是在水中产卵。
(3)白鹭属于鸟类,卵生、体温恒定,因此对应图中的字母Q。
(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的一个整体。因此公园里所有的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3a是在陆地上产卵,那么3b是在水中产卵。
(3)白鹭属于鸟类,卵生、体温恒定,因此对应图中的字母Q。
19.(2024七上·苍南期中)《海错图》是我国清代图鉴,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一本海洋生物图鉴,也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宝库。如图是书中描绘的一些海洋动物:
(1)根据   可以将上述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2)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该类群具有的感觉功能有   。(列举1种)
【答案】(1)有无脊椎骨
(2)节肢
(3)触觉
【知识点】常见的脊椎动物;常见的无脊椎动物
【解析】【分析】(1)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区别是脊椎动物有脊椎骨,而无脊椎动物没有。
(2)图中章鱼属于软体动物,海鲫鱼属于鱼类,海葵属于腔肠动物,螃蟹属于节肢动物。
(3)章鱼的腕有触觉,可以感受周围环境。【解答】(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图中章鱼、海葵、螃蟹都是无脊椎动物,海鲫鱼是脊椎动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部分节。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这些属于软体动物的特点,所以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该类群具有触觉、嗅觉等感觉功能。
(1)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图中章鱼、海葵、螃蟹都是无脊椎动物,海鲫鱼是脊椎动物。
(2)节肢动物的特征:身体分部,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部分节。螃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它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脊椎动物。
(3)章鱼所属类群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这些属于软体动物的特点,所以章鱼属于软体动物,该类群具有触觉、嗅觉等感觉功能。
20.(2024七上·苍南期中)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小灵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A、B、C三个烧杯的容积。
②将A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烧杯尖嘴口。
③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
④换用B、C烧杯重复步骤②和③,实验结果如表。
组别 烧杯容积/毫升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020 68 73 69 70
(1)以量筒和水为器材,设计出步骤①中测量烧杯容积的一种方法:   。
(2)除量筒外,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   。
(3)小灵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   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   。
【答案】(1)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合理即可)
(2)秒表
(3)27
(4)减少误差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1)要测量烧杯的容积,可采用等效替代法,将烧杯灌满水,再测量出水的体积,水的体积就等于烧杯的体积。
(2)要测量时间,所以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秒表。
(3)第三次实验误差较大,应舍弃,将剩余三组的时间取平均值计算平均时间。
(4)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注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解答】(1)根据题意,以量筒和水为器材,测量烧杯容积的方法为: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
(2)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量筒、秒表(测量时间)等。
(3)小明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27秒+28秒+26秒)÷3=27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1)根据题意,以量筒和水为器材,测量烧杯容积的方法为:先用水装满烧杯,再将水倒入量筒,最后读出水的体积即为烧杯的体积;
(2)本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有量筒、秒表(测量时间)等;
(3)小明发现B组第三次实验时,橡皮泥未完全封住烧杯尖嘴口。为此,增做了第四次实验,测得蜡烛燃烧的时间为26秒,则B组蜡烛燃烧的平均时间为(27秒+28秒+26秒)÷3=27秒;
(4)本实验中,蜡烛燃烧的时间测量三次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21.(2024七上·苍南期中)某校科学小组开展“制作细胞模型”活动,活动包括观察细胞结构、制作细胞模型、评价细胞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1)【观察】制作模型前,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观察时,视野中出现如图甲现象,请你说说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
(2)【制作】小灵同学利用橡皮泥制作出了植物细胞模型(图乙);小溪同学利用鸡蛋和绿色粘土制作出了动物细胞模型(图丙)。图乙中b细胞结构具有什么功能?   。
(3)【评价】请你帮忙指出小溪同学制作的动物细胞模型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   。
【答案】(1)原因:气泡太多;对策:在盖玻片一侧加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或重新盖盖玻片)
(2)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知识点】细胞的结构
【解析】【分析】(1)图甲中额黑色圆圈是气泡,是在该玻片时操作不当导致的。
(2)植物细胞最外侧是细胞壁,细胞壁内侧是细胞膜。
(3)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最外层是细胞膜。【解答】(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丙是动物细胞模型,因此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要的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吸。图甲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盖盖玻片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的,正确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
(2)图中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图丙是动物细胞模型,因此在细胞结构上有两处明显的错误: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22.(2024七上·苍南期中)有网友说:“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质期。”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栏目主持人蓓蓓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在三个相同的花瓶里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雪碧、可乐。
(2)在每个花瓶里各插入一支生长情况相同的玫瑰花枝条。
(3)将三只花瓶放在适宜的环境中,记录花朵的保鲜程度。观察、统计结果如下:
时间保鲜程度处理方法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A组(清水) 鲜艳 萎蔫 枯萎 枯萎、掉叶
B组(雪碧饮料) 鲜艳 鲜艳 萎蔫 枯萎
C组(可乐饮料) 鲜艳 鲜艳 萎蔫 枯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蓓蓓设计A组(清水)实验的目的是   。
(2)蓓蓓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何不足之处?   。
(3)根据记录观察统计结果分析,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答案】对照;每瓶插入枝条太少;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鲜期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解析】【分析】(1)A组未做特殊处理,是对照组。(2)每组只有一只鲜花,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不具有普遍意义。
(3)实验结论即回答探究目的。
【解答】(1)本实验运用对照实验,其中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2)在两个相同的花瓶里,分别加入等量的清水可乐,在每个花瓶里各插入一支生长情况相同的玫瑰花枝条,每一组只用一只鲜花,会造成偶然性偏大,可能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果。
(3)根据实验结果,生长在可乐的B组比生长在清水的A组枯萎的更慢,可得出的结论碳酸饮料可延长鲜花的保鲜期。
23.(2024七上·苍南期中)以下为某校学习小组进行“自制简易温度计”的部分环节,请完成下列问题:
任务:利用生活中的器材设计并制作简易温度计。
器材:带塞子的玻璃瓶、足够长的吸管、硬纸板、双面胶、红墨水、记号笔等。
(1)该小组设计的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在玻璃瓶中装满液体,塞上瓶塞,将吸管插入瓶塞。但是对于玻璃瓶的选择,同学们有不同的观点:
观点1:应使用容积为20毫升的玻璃瓶。
观点2:应使用容积为100毫升的玻璃瓶。
从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的角度考虑,应选择   。
(2)接着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标出刻度。
①标注100℃刻度:将简易温度计置于沸水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②标注0℃刻度:   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刻度。
③量出0℃和100℃的距离是50厘米,在0℃和100℃之间进行100等分,标定剩余刻度。
(3)评价:用自制简易温度计测量39.5℃的温水,显示吸管中液面在距离0℃刻度19.5厘米处。根据以下评价表,请评价此简易温度计属于哪一等级并简要说明原因:   。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温度计的准确性 误差在±1℃以内 误差在±2℃以内 误差在±3℃以内
(4)小灵利用与甲图一样的器材设计了另一种简易温度计(如图乙)。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请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答案】(1)100毫升的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
(3)见解析
(4)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1)液体多,热胀冷缩明显。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
(3)先计算出每cm表示的温度差,再计算出误差,根据误差大小判断等级。
(4)装入水时,红墨水没有溢出,装入空气时,红墨水溢出,说明空气热胀冷缩的现象更明显。【解答】(1)因为瓶子的容积越大,液体受热体积膨胀越大,相同温度上升的高度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度就越高,所以应该选择100mL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0℃刻度。
(3)吸管上每厘米刻度线代表的温差为
距离0℃刻度线19.5cm处表示的温度为19.5×2℃=39℃
因此误差为39.5℃-39℃=0.5℃
误差在±1℃以内,属于优秀等级。
(4)图乙中和图甲的区别是,图乙中有一部分空气,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所以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
(1)因为瓶子的容积越大,液体受热体积膨胀越大,相同温度上升的高度更大,分度值更小,测量的精度就越高,所以应该选择100mL玻璃瓶。
(2)将简易温度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待液柱稳定后在硬纸上标出0℃刻度。
(3)吸管上每厘米刻度线代表的温差为
距离0℃刻度线19.5cm处表示的温度为
19.5×2℃=39℃
因此误差为
39.5℃-39℃=0.5℃
误差在±1℃以内,属于优秀等级
(4)图乙中和图甲的区别是,图乙中有一部分空气,因为空气的热胀冷缩能力强于水,所以该温度计刚放入沸水中,红墨水就溢出了吸管上端。
24.(2024七上·苍南期中)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伊犁鼠兔是我国新疆天山独有的山地哺乳动物,目前预估数量不足1000只,主要生活在海拔2850米~4100米的天山高寒草原、裸岩地区。它们主要以红景天、天山雪莲等在悬崖峭壁上生长的珍贵药材为食。尽管高寒地区环境恶劣,但是伊犁鼠兔仍有很多的天敌,如:狐狸、石貂等以肉食为主的猛兽。
目前伊犁鼠兔面临的生境十分严峻。当地牧民的过度放牧,使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进一步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天山冰川处于衰退状态,这对伊犁鼠兔等耐寒性动物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加之人类的捕猎、对雪莲等药用植物的盗采和对环境的破坏,伊犁鼠兔已接近极危的边缘。
(1)请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如图AB两只不同品种的兔子,哪一只是伊犁鼠兔,并说说你的理由。   
(2)伊犁鼠兔已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请你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伊犁鼠兔?(至少举2例)   
(3)生物学家在研究高山山地动物时,常利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息的数量,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答案】(1)B兔;B兔耳朵短小,头部裸露的面积小,散热少,适应寒冷环境
(2)建立自然保护区
(3)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解析】【分析】(1)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所以耳朵小的B是生活在温度较低的高寒地区的伊犁鼠兔。
(2)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伊犁鼠兔的有效手段;使伊犁鼠兔有丰富的食物来源也是保护伊犁鼠兔的有效方式。
(3)利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属于调查法。【解答】(1)伊犁鼠兔生活在新疆天山高寒草原和裸岩地区,适应寒冷环境。B兔耳朵短小,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更适合在严寒环境生存。
(2)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为伊犁鼠兔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适当放牧和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对草原和药用植物的破坏,保护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
(3)使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分析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典型的调查法。通过获取详细的数据信息,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了解高山山地动物的生态习性。
(1)伊犁鼠兔生活在新疆天山高寒草原和裸岩地区,适应寒冷环境。B兔耳朵短小,有助于减少热量散失,更适合在严寒环境生存。
(2)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助于为伊犁鼠兔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通过适当放牧和植树造林,可以减少对草原和药用植物的破坏,保护伊犁鼠兔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
(3)使用无线电项圈进行跟踪,收集数据并分析动物的活动范围和生活习性,是一种典型的调查法。通过获取详细的数据信息,科学家可以研究和了解高山山地动物的生态习性。
25.(2024七上·苍南期中)小灵同学对保温瓶的保温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如下探究:
【问题】
(1)同学们喜欢用保温瓶带热水到校饮用,使用过程中发现瓶内盛水较多时,保温效果较好;盛水较少时,保温效果较差。据此猜想: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   有关。
【证据】
(2)针对同学们的猜想,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一套方案。
甲组方案:利用七个规格相同的保温瓶(容积为500mL)在同一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同时装入五个保温瓶内;
第二步:下午6:00打开五个保温瓶,同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乙组方案:利用同一保温瓶(容积为500mL)分七天进行实验。
第一步:每天上午8:00将不同体积初温为98℃的热水装入同一保温瓶内;
第二步:每天下午6:00打开保温瓶,测量并记录水温,计算出水降低的温度即温度差。
上述两套方案,都可以控制实验时保温瓶的保温性能完全相同,但是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   完全相同。所以,同学们选择了甲组方案在实验室进行实验。并将收集的数据做成如下图线:
【解释】
(3)本实验通过   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   
【答案】水的体积(盛水量);环境温度;相同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水的温度差);保温瓶的保温性能随着盛水量的增大而先变好后变差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控制变量法
【解析】【分析】(1)水量不同,保温效果不同,可知保温效果与水量多少有关。
(2)环境温度可能会对实验造成干扰,所以同一天进行实验更合理。
(3)由图可知,实验通过比较水的温度差来反映保温效果。
(4)根据图像进行分析,温度差越小,保温效果越好。【解答】(1)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方案可知同学们猜想是保温瓶的保温效果可能与水的体积有关。
(2)乙组分五天进行实验,乙组方案不能保证每天的环境温度完全相同。
(3)本实验通过相同时间内水降低的温度来反映保温瓶的保温效果,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4)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初步结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随着盛水量的增大而先变好后变差。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